第24章 忽冷忽热(2/2)
美晨把头凑上去笑道:“要不俺两个回避?”
一郎把头收回来,挠挠脑袋羞涩得笑,美惠子笑道:“嗯,继续讲故事。”
我们都正襟危坐,惠子便继续说道:“话说上回,明智光秀带兵出征,路上越想越冤枉,于是勒住马头,命令部队调转方向,前去织田信长所在的本能寺,要去找他说个清楚。谁想织田信长见他大兵所指,却认定他是要兵变——就是造反的意思啦,于是调集军队和明智光秀打了起来。结果织田信长被乱兵杀死,这就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本能寺之变’。”
“一顿晚饭引发的血案。”美晨呵呵得笑。
“如果我是织田信长,我也会觉得明智光秀要造反。”我笑道。
“在那种情况下,如果要保住性命,必须要先打赢。哪怕打赢之后再说。如果没有战争上的胜利,即使说清楚了,明智光秀也很可能因为之前受的冤枉,而取消掉织田信长的领导地位,杀掉他也有可能。”一郎分析道。
“嗯,有道理,不愧是正宗的日本人。”美晨点头笑道。
“这种时候,就是秦朝陈胜造反时候说的,‘听话赴任是死,举兵造反也是死’,甭管怎么样,结果都是不好的。也就是所谓的‘这也不是,那也不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不得不这么做了。”我继续说道。
“不得不爱……”美晨哼起了潘玮柏的歌《不得不爱》。
“事后诸葛亮,咋说都在行。”美惠子看着我们这头头是道的点评,笑道。
“那明智光秀后来怎样?”美晨问道。
“丰臣秀吉打着‘为主公报仇’的口号,起兵攻打明智光秀,不仅将他斩首,而且进一步继承了织田信长的势力,成为日本新一代的摄关。”美惠子笑道。
“摄关是摄政和关白两个官职的合称,相当于中国古代的“摄政王”,代表天皇掌握日本的实权。”纯一郎解释道。
“这家伙那天也去织田信长的夜宴了。”美晨说道。
“所以,有人认为,夜宴上的人肉,很可能是丰臣秀吉假借明智光秀的名义送去的。然后吃到一半让织田信长到后厨发现这个可怕的事情,使他生气而怪罪明智光秀,然后提议给织田信长让他派明智光秀外出带兵,再派人继续在光秀耳边絮叨,让他回兵本能寺,在织田信长身边安插的奸细就趁机说光秀造反,从而使得织田信长和光秀开战,这时候信长身边兵力不多,极可能兵败,接着丰臣秀吉就可以借口为信长报仇而杀掉光秀,趁机取代信长,获得日本的大权。”山口纯一郎分析道。
“哇,套路好深。”美晨咂咂嘴,睁大眼睛感叹道。
“所以说官匪一家嘛,你以为这些权贵人物哪个不是阴谋家?”我笑道。
“不是阴谋家,就是阳谋家。”美晨笑道。
“算计呀,这想想都是算计呀,真是机关算尽。”美晨摇摇头,继续感叹。
“资本赤(啥)裸(也)裸(没)得(穿)来到这个世界上,每一寸皮肤,每一个毛孔里都滴着血污。”美惠子笑道,“资本是这样,你以为权力不是么?”
“这么一想,忽然觉得无产阶级挺好的。起码很干净。”美晨长出一口气,如释重负得说。
“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一郎脱口而出。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我笑道。
“般若波罗蜜!”美晨把手上扬,头也上扬,作出要飞的样子。
“哈哈,这个我看过,《大话西游》!”美惠子指着美晨,另一只手捂着嘴巴笑道。
“其实佛教的东西很简单啦,一句话,放弃幸福,自然就免了痛苦了。不花钱,自然用不着赚钱了。”美晨笑道。
“一郎觉得佛教是一个很博大的东西,未必能够一句话概括的,甚至‘佛教’这个词也不能完全概括它所指的那个宗教。”一郎笑道,说得却仿佛很谨慎,让人感觉他对佛教还是满尊重的。
佛教在日本具有很大的影响力,日本战国时代,佛教本愿寺派还成为一家诸侯,参与各位大名(日本官职名,相当于中国的诸侯王。)的战争,获得了天皇的承认。现代日本本愿寺派依然很有影响力,日本很著名的几所大学在内的很大一部分资源,都是本愿寺控制的。所以,日本的僧人,有钱有权,而且有老婆,绝不是唐僧那样的“贫僧”。
我想一郎的这种态度,就是因此而来的。
“咦,我们不是讲御厨山家的故事吗?这位大神怎么样了?”美晨忽然想起什么的样子,问道。
美惠子笑道:“这位大神,当然是码字去了呀!”
我大笑起来,美晨萌萌得问:“码字什么意思?”
“对呀,第一次听说,只听过打字。”纯一郎也完全不懂。
“码字是现在作家们对写作的调侃,‘码’是‘搬运,堆砌’的意思,‘码字’就是‘搬运文字,堆砌词藻’。因为现在网络文学界很浮夸,往往要求作家的作品字数要很多,一部小说动辄几十万字几百万字甚至上千万字。结果作家们不得不没有思想没有感情得堆砌文字,写作变成了一件很低级的事情,本来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的作家们,变成了搬砖砌墙的建筑工——当然建筑工也可以很高尚,只是现在的房市太浮躁。”我笑道。
“谁说作家就得高尚?写作变成码字,好像小孩子玩积木,不也很可爱吗?”美晨探着脑袋说道。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chap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