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兵败如山倒(1/2)
却说郭云知道事情紧急,兵贵神速,又担心父王安危,大军一路不敢多作歇息,直奔郫都而来,一面派人快马加鞭,先行到郫都打探消息。
却不料刚过了梁国国境,在飞来峡中了埋伏,折损不少兵马,只好退后驻扎,心知情况不妙,梁国似已有所准备,父王危矣。
正在焦躁不安之际,之前派出的探子回来报告,却是郭不疑已被定叛国之罪,斩首示众。郭云听到噩耗,放声大哭,一时气急攻心,大叫一声晕倒在地。众将官急忙扶起救治,半晌才缓过劲来。一时间又泪如雨下,发誓要攻入郫都,为父王报仇雪恨,一面派人通知二弟郭雷,水陆并进,两面夹攻。
第二日,东河全军缟素。郭不疑在东河郡深得人心,如今蒙冤被杀,众将士同仇敌忾,杀气冲天,便来攻打飞来峡。
只见峡谷口平地处一彪军马,早已列好阵势,严阵以待。一员老将一马当先,郭云认得是北山郡王,梁国老国丈,吕太后之父吕敬业。
郭云心里咯噔一下,他本就怀疑父王让他率军前来郫都之事蹊跷,此时见了吕敬业领军在此,可见早有预谋,恐怕从头到尾都是吕家的奸计。但如今刘平一死,却是死无对证。
事已至此,不反都反了,还哪里有那么多顾忌。郭云心中悲愤,大吼一声:“老贼,纳命来。”把手中长槊一挥,身后大军呼喊着掩杀过去,自己拍马舞槊,直取吕敬业。
吕敬业舞动长刀敌住郭云,槊来刀往,战到一处。一个是年轻气盛,报仇心切,一个是宝刀未老,经验老到,两人竟然势均力敌。
两军混战,一时杀得天昏地暗,日月无光,死伤无数。从中午一直杀到天色向晚,残阳如血,一时不分胜负,只好各自鸣金,只等来日再战。
自此几日双方交战,互有胜负,东河军却被阻于峡谷前不能寸进,双方僵持不下。
适逢天降暴雨,道路泥泞,峡谷前地势低洼,多处积水成潭,北山军退守峡谷口,筑起寨栅,更加易守难攻。
郭云受阻多日,无计可施,又报仇心切,正在焦躁不安,忽然后方信使急报东河郡城突受袭击,危在旦夕。
原来北山郡世子吕洪率三千精兵,借道河阳郡,趁东河郡精兵尽出,后方空虚,想趁机攻占东河郡城。
郭云闻讯大惊,想那东河郡城位于东河北岸,临河而建,敌军从北方来袭,城中只剩弱兵,怎么能守得住?想不到河阳郡与东河郡向来交好,如今竟然落井下石,借道给北山军,实在可恶。
郭云顿时乱了方寸,左右为难。如今前路受阻,想要报仇已是急不来了。东河军将士家眷都在东河,如若郡城不保,众将士心有顾忌,哪里还有心恋战?纵算是郭云自己,也不免担忧留在东河郡城的郭家一门老小。父王已遭毒手,东河郭家却不容再有闪失。
郭云此时已顾不得为父报仇了,急忙拔了营寨,匆匆退兵回来救援东河郡城。吕敬业早已得到消息,率军急追而来。天降大雨,道路泥泞,东河军行动迟缓,苦不堪言。走得三天,兵马已经散失三成。
东河军匆匆东撤,好不容易摆脱北山军纠缠,眼看距离东河郡城只有数十里,却已人困马乏,退到一山坡歇息。郭云派出哨探,去打探郡城情况。
郭云数日来都没曾怎么合过眼,匆匆吃过一点干粮,正迷迷糊糊打了个盹,忽然听得马蹄声由远而近,一声马嘶,让他蓦然惊醒。只见一名哨探策马到了帐前,翻身下马,慌慌张张冲到郭云跟前,跪下拜见,拱手道:“世子,不好了,我东河郡城已被攻破,落入敌手。”
郭云闻言心都凉了,忙问道:“可有我郭家人的消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