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郫都(1/2)
伍天绍到了郫都,只觉得这个都城果然名不虚传,不知比绥山城繁华多少倍。
只见郫都道路宽阔,街上车水马龙,亭台楼阁,深宅大院鳞次栉比。都城之人似乎并没有受到兵败的影响,人来人往,歌照唱,酒照喝,青楼柳巷,生意兴隆。伍天绍在空中神识一扫,就感觉一处府邸中隐隐的邪气,当下金光一闪,已落到了一僻静之处,运功把容貌稍作改变,走到那大院门前一看,竟然就就是吕府。
伍天绍找到附近一家豪华酒楼,到了楼上临窗之处,要了一壶酒,几个小菜,一个人自斟自酌。
这家酒楼生意颇好,因伍天绍来得早,所以能够占到靠窗位置,逐渐客人越来越多,几乎再难找到空位。伍天绍自己占了一桌,显得有点与众不同。
邻桌有几个人衣着打扮光鲜靓丽,一边喝酒一边肆无忌惮高谈阔论。只听得一个斯文的白袍中年人道:“绥山在梁国占有封地已经过半,看来梁国气数已尽,也该改朝换代了。”
另一青袍中年人道:“李兄,在下不敢苟同。那绥山郡王也是梁国王族旁支,说来说去都是一家人,就算那绥山郡王得了整个梁国,也还是姬家的梁国,不算改朝换代。不似如今的梁国,倒像是吕家的梁国。”
白袍中年人笑道:“陈兄所言有点道理。只不过现如今小梁王仍是姬姓,却不能说是吕家的梁国。梁国数千年来都是大夏皇朝封国,梁王这一脉才是正统。绥山郡王若是取而代之,终归是以下犯上,谋朝篡位。”
青袍人道:“李兄此言差矣。那绥山郡王仁政爱民,众口皆碑,不似这小梁王多年来只是一个傀儡,吕太后和相国把持朝政,人心尽失。自古得人心者得天下,梁国王室衰微多年,各封地郡王各自攻伐兼并,梁国早已无力管束,因而战乱四起。如今梁国人心思定,如果有如绥山郡王之人做了梁国之君,平定梁国,乃是万民之福,就算是以下犯上,也是人心所向。此次梁国讨伐绥山,落得全军覆没,看来也是天意。传说绥山郡王得了神灵保佑,以弱胜强,也是所言非虚,若非有神仙相助,那绥山城危在旦夕,怎么可能忽然之间反败为胜。”
白袍人道:“神灵之说,虚无缥缈,只不过梁国如今确实已无一战之力。不过无论如何,绥山郡王如今也师出无名,暂时不会攻打梁国。再说了,就算绥山郡王能够攻占整个梁国,也还要过大夏皇朝这一关,才能名正言顺。”
青袍人道:“好一个名正言顺。李兄难道没听说过传言如今的小梁王并非先王亲生?如果传言属实,梁国王室这一支所谓正统早已断绝,绥山郡王作为王室旁支继位,继承大统也是名正言顺了。”
白袍人一时无言以对,伍天绍闻言也暗暗惊奇。
正谈论间,又见三个人上了酒楼,其中一个中年人衣服丽都,一脸傲然之色,上得楼来,瞟了伍天绍一眼,其中一个年轻壮汉马上走了过来,满脸蛮横,毫不客气地对伍天绍道:“这个位置我家大人要了,你滚吧。”
伍天绍微微一笑,两人对视,两眼金光一闪,那年轻壮汉一个激灵,马上变得笑容满面,对着伍天绍施了一礼,恭恭敬敬道:“原来是吴先生,在下失礼了。”
那华服中年人满脸愕然之色,正要发作,那年轻壮汉赶忙跑了过来,在他耳边耳语一会儿,华服中年人脸色稍霁,却面露疑惑,走到伍天绍跟前,道:“相见不如偶遇,既然有缘得遇吴先生,不如一起喝杯酒如何?”说完径自在伍天绍对面坐了下来,其余两人也不客气,各自在旁坐定。
那几个邻桌的两位中年人赶紧过来恭敬见礼:“见过总管大人。”华服中年人起身还礼,却不答话。那两人识趣,各自了退回去,不多时几个人匆匆结账走人。
伍天绍其实见这几人无礼,本是存心想戏弄一番,胡乱编排了自己吴半仙的身份,用迷幻咒植入那年轻壮汉脑中。此时见这华服中年人被人尊称总管大人,定然地位非同一般,赶紧起身施礼,道:“吴某见过总管大人。”
“不必多礼。”那总管大人倒也爽快,示意伍天绍就坐,吩咐店家再上些好酒好菜。
酒过三巡,那总管大人道:“听小安子说吴先生号称吴半仙,有未卜先知之能,先生可否为本官卜上一卦,提示一二。”
伍天绍故意盯了华服中年人一小会儿,装模作样掐了掐指头,正色道:“总管大人印堂发黑,眼有忧色,十日之内必有血光之灾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