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刮“台风”(1/2)
酒水这东西,虽然没有艺术品的价值高,但优点在于这东西是瘾品。
这年代喜好的人广泛,而且影响健康和酒驾事故的问题还没有摆上台面,大家都以一种放纵的态度在消费。
此外高度白酒还能长期储存,随着年份的增长而升值,甚至具有“口红效应”的特殊属性。
所谓“口红效应”,其实是指一种有趣的经济现象,也叫“低价产品偏爱趋势”。
这个理论是美国人最早提出的。
他们发现每当在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
由此,在经济学中,“口红效应”经济理论指的是在经济不景气的时候,人们倾向于购买口红等较为廉价的非生活必需品,借此给自己带来心理慰藉。
实际上,确实如此。
因为即使是在几十年后的共和国,虽然很多消费者会觉得高端白酒动辄上千元,飞天茅台成交价更是超过两千元。
但白酒作为大陆内地市场独有的消费品,与我们不惜欠下一屁股债,也要购买的车子、房子以及其他奢侈品相比,白酒的价格显得并不高。
同时,除去商务接待,公务宴请场合,大量的白酒消费依然属于日常快消范畴。
因此,白酒行业消费特性与“口红效应”理论不谋而合。
如果不考虑“健康”和“酒驾”对市场的干扰,大陆市场的白酒消费几乎是穿越经济周期的牛B存在。
所以宁卫民从一开始就没打算把自己好不容易积攒的库存在抢购风潮中全部抛售,他甚至存有不小的惜售心理。
毕竟中高端白酒的行情是长期的,如今的价格只是暴利的起点,而不是终点。
甚至连中继都算不上。
尤其他还打算把餐饮业当成一个长期经营的事业,这就让他拥有一个庞大的私藏酒库成为了必然。
他今后在这方面的规划就是,根据情况,逐年继续买入存储茅台和五粮液。
同时看看有没有机会成为两家酒水企业地位较高的代理,以此来增大规模,节省成本。
然后把买进的货,一边靠自己的餐饮企业和烟酒店以高溢价卖出,另一边每年也要保证一定数量,有意识地进行囤积。
好等着吃进的酒随着时间的流逝成为珍品老酒,实现质量和价格的双重酦酵。
如果等到茅台和五粮液的股票上市之后,他还要以资金优势出手购入这两家企业的股票,最终完成坐庄白酒的良性循环,亲手打造出一个可以从中轻松长久收获暴利的完美闭环。
人人都说既当裁判,又当运动员是极大的违反了公平原则的作弊行为。
那像他这样,连主办方的位置都占据了,又算作什么?
好好想想吧,白酒消费那在国内可是每年上万亿的庞大市场啊。
而且由于建国之后新的饮酒习惯的养成,原本只是“苦大累”才喜欢的白酒,已经彻底把原本的酒中贵族黄酒踹翻在地,达到了极其扭曲的价格高度。
再加上宁卫民他穿越之前,大A市场的茅台和五粮液的股票正在主升浪中,一直在创新高,当时市值加起来已经超过两万亿。
那他还有什么顾虑?
说实话,即使经营上获取的好处都不算,就是股票都能让他成为巨富。
也别搞多了,即使卡着百分之五的红线,他按照这个标准囤积的股票就能值上千亿啊!
相当于一百多亿美元的资产白给他一样,想想都来劲。
于是乎,宁卫民在抢购风之后,也仍然让张士慧用前段时间抛售套利的钱,继续在市场上吃进茅台和五粮液。
即使当经济进入疲软期,对于京城高端市场的餐饮局面造成了不小的冲击,连坛宫饭庄的生意都一下子都冷清了三成,马克西姆餐厅降低了两成的营业额,宁卫民也丝毫不慌。
因为他看到了未来的长期市场的变化,这完全就是随便躺平,没有任何风险的暴利生意模式啊。
更何况东边不亮西边亮,低迷的经济周期里,高端消费不吃香了,还有低端消费呢。
这个时候的京城社会,反而姜饼人的高性价比越发突出了。
同样的“口红效应”,在姜饼人的经营上似乎比白酒展现的还要淋漓尽致。
无论是沈存还是宁卫民都没想到,本来姜饼人每天就很高营业额居然又提高了将近两成。
营业额奇迹般的逆势走高,持续性保持着刚开业时,请明星们来助战时候的满负荷营业高峰。
实际上许多顾客在享受完之后,不知是因为用餐一次排队太长的原因,还是因为姜饼人的价格太实惠,打包带走的数量大大增加。
不,不应该说是满负荷了,而是超量在负荷。
这直接让沈存和宁卫民再一次意识到供应链的问题,除了进一步把中央厨房进行扩大规模之外,也有必要在多种货源供应上下下功夫了。
否则这个问题要不解决,姜饼人连晚餐都快不能保证了,还何谈继续扩大规模?
而这也让宁卫民更清晰的意识到,商业中的高性价比才是永远的王道。
毕竟这个世界能实现财务自由的人是少数,大多数劳苦大众只有精打细算过日子。
而薄利多销所带来便宜实惠才是一个企业长盛不败,扩大规模的基础,除此无他。
至于他作为一个商人,最明智的做法,当然就是手握两张牌,在赚富人钱的同时,也要关照大众的需要。
否则就要忍受经济周期大循环和突然发生的“黑天鹅事件”,所带来的不确定性和财富减值风险。
至于说到不确定性,有几件事还不免要再谈一谈。
第一件事,就是此时内地娱乐业的风向有了显著的变化,除了逐步升温的美国影视剧、动画片之外,内地娱乐业还全面迎来了东南方向的“台风”。
这件事的起因还是1987年的年底,由于宝岛当局宣布开放人民赴大陆探亲的重大举措后,许多宝岛上的老兵开始返乡回大陆老家寻亲。
随后1988年1月13日,掌控宝岛地区二十年大权的领导人蒋某国因病去世。
由大陆拍摄实景的影片《笑声泪影大陆行》在岛内公开上映。
1988年3月,共和国最高法律机关发布赦令,不再追究建国前某些人的历史罪行。
于是由此,两岸民间和文化互动交流开始急速提升温度,直接进入了蜜月期。
这一年的春节后,大陆内地第一次引进了海外流行歌曲——宝岛歌手齐秦的专辑《狼》,然后就是苏芮的《跟着感觉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