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1章 他的八辈祖宗得感谢朕(2/2)
“父皇明鉴,儿臣遵旨。”
三个皇子赶紧跪倒磕头谢恩,顺者为孝,哪个在爹面前也不敢说半个不字。
这样的儿子都是有教养的儿子。
只有那些没教养的子女,才会对父母长辈吹胡子瞪眼。
最高兴的当然是永王和定王,听说父皇要带他们远征福建,这次可以到疆场上一展身手了。
刻苦学习,努力练武,这三年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一展才华和抱负吗?如今机会终于来了!
三太子和四皇子忍不住心中的狂喜,来到后宫之中,围着苏浅月,跟个小孩子一样,欢呼雀跃,拉胳膊的,搂脖子的。
把苏浅月弄的娇嗔道:“看把你们高兴的!”
“父皇明鉴,这一次终于可以到江场上杀敌了!”两个人满脸的兴奋,急不可待。
苏浅月又叮嘱了这两个弟子一番,疆场不比寻常,刀枪无眼,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一定要戒骄戒躁,有事多多向父皇请教,唯旨而行,唯令是从,切不可刚愎自用,一意孤行铸成大错,云云。
……
半个月之后一切准备就绪。
正好是公元1648年的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温度回升,正好适合疆场厮杀。
这一次崇祯在上京准备了大军30万,命李定国为兵马大元帅,又从陕西把宋献策和郝摇旗调过来了,这一文一武原本是李自成手下的精干,现在全都投降了大明武帝。
命令宋献策为李定国的军师,命令郝摇旗为先锋。
让刘文秀统帅水师,因为这一次远征福建离不了海战,随时b区的出征不顾随时,崇祯没有从上京调度,而是传旨让,让南京抽调10万水师,在南京待命,到时候归刘文秀统领。
因为刘文秀水性特别好,又经常指挥千军万马,经验极其丰富,正好适合统领水师,这叫量才使用。
命黄得功提督京营,带手下大将翁之琪和张杰,统二十万守护京畿,不能棋胜不顾家。
因为崇祯知道这一次南征福建,不是短时间内就能班师的。保卫大明上京,必须得留下精兵强将。
其他的不说,满清鞑子韬光养晦的事情,崇祯当然是知道的。吴三桂如果逃回大清,必然搅动明清再起风云。
孝庄和顺治,岂是池中之物?
山海关之战割地赔款是他们的耻辱,每年向大明朝送粮食送银子,他们难道心甘情愿?况且多尔衮和鳌拜还在大明狱中蹲着,一旦他们有了机会,岂能够善罢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