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双总部(2/2)
当然,佐证不意味着因果关系,毕竟美国和英国,法国同样是世界大国,但是他们并不说德语。
而东非和德国想要做的就是,让其他人相信这就是因果关系,对于任何国家来说,他们必然都希望其他国家将本国语言和“先进”,“文明”等积极词汇挂钩,最好是划等号。
德语国家组织成立的目的性就这里,向全世界输出“德语是先进的”,从而吸引更多的国家和人口学习德语。
所以,弗里德里希说道:“我们东非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比德国更具有代表性,毕竟德国地处欧洲,而欧洲本身就是全世界地理环境条件最好的土地之一,相对而言,非洲就差了许多。”
“但是,东非却能在非洲大陆上崛起,这不正好更能向世界证明德语的优越性么?”
虽然德国的统一的时间也没有长时间,但是这并不代表德国的历史短,而在欧洲,神圣罗马帝国时代,虽然德意志地区四分五裂,可在欧洲也不算弱小,能够和法国,奥斯曼帝国或者俄国竞争。
而同时期的撒哈拉以南非洲,土著人还在草原上追逐野兽,就算到了现在,除了东非以外,撒哈拉以南非洲也没有别的强国。
所以,东非在非洲大陆上的崛起,确实能比欧洲的德国更好的作为展示样板,从而营销德语的作用。
不过,德国在19世纪的励志性也不算差,毕竟从四分五裂到统一,再到真正的成为世界屈指可数的强国,也很具有话题性。
如今世界上很多国家,就以学习德国为荣,就是这个道理,比如被誉为巴尔干普鲁士的保加利亚,学习德国陆军的日本等等。
至少,德国的文化和影响力输出,就有很多值得东非学习的地点,更别说东非早期的学习对象也包括德国。
所以,作为德国人的波因茨豪森,他也有自己身为德国人的骄傲和荣誉感。
他对弗里德里希皇储说道:“我们德国同样,对于世界各国有着莫大的吸引力,毕竟德国崛起本身也是一个不逊色于东非的奇迹,上个世纪,德国同样面临各种内忧外患。”
“而我们通过铁和血,将德国变成世界上最强大的帝国之一,甚至两次击败法国这个曾经的强大敌人。”
“所以,将德语国家组织的总部放在德国,不仅有利于展示我们德意志民族的优越性,同时能够吸引世界上的那些落后国家,以德国为学习的对象和目标。”
“而且,因为德国地缘上的劣势,德国反而对那些夹缝中生存的国家和民族,更有借鉴意义。”
德国逆袭法国,本身就是以弱胜强的典型案例,这也引发了19世纪后期,各国军队对德国陆军的学习热潮,当时,还是一块殖民地的东非也是其中一员。
一时间,弗里德里希皇储和波因茨豪森大使各有各的道理,谁都很难说服谁。
毕竟,同为世界大国,德国和东非都想且有能力主导德语国家组织的建设活动。
所以,弗里德里希皇储干脆说道:“既然我们两国,都有能力,且有推广德语国际化的想法,那不如建设双中心,也就是两座总部。”
“当然,这样一来,我们两座总部的任务也有所不同,可以按照各自国家的影响力,势力范围,经济贸易等现实情况,来确定各自的主要活动区域。”
“就比如我们东非在南美的影响力更强,所以,南美的德语推广工作,主要由东非来进行,而德国对北美的影响力比我们更深,所以你们负责北美的推广。”
“这样我们就可以明确分工,且两国共同出力,也可以更大程度的推动德语的推广工作。”
毕竟,东非和德国推广德语的目标都是一致的,德语在全世界的推广,所有德语国家都可以获利。
这有利于两国对外贸易的开展,文化的交流和推广,以及对人才和技术向德语国家的聚集等等。
而毫无疑问,东非和德国就很看重后者,也就是通过德语推广,从而推动全世界人才向德语国家移民,或者是增强德语在学术等领域的地位。
人才这方面很简单,学习了德语的人才,自然更容易向德语国家流动,这就像前世英语一样,英语作为世界语言,各国学习英语的人占了主流,这极大增强了英语国家吸收全世界人才的优势。
而反面例子,也就是前世的德语和日语等语言,因为他们作为相对弱势语言,所以很难和英语形成竞争,这很大程度上导致他们人才外流大于人才流入,更直白来说,前世英语的霸权地位,使得英语国家可以白嫖很多非英语国家辛辛苦苦培养出来的人才。
在学术领域,如今德语本身就占据优势,加上东非和德国的共同推动,是有可能让德语彻底成为全世界最重要的学术交流语言工具的。
这样一来,就更方便德语国家,低成本的共享全世界的前沿学术研究。
就像前世,很多非英语国家的科研人员,他们发表学术论文,采用英语一样,这无疑大大方便了英语国家对新知识的吸收和提取灵感,从而让本国科研文化竞争更具有优势。
德语如果做到这一点的话,未来一些其他国家的理论研究成果,甚至都不需要费功夫翻译,就可以白嫖到,而且能开拓东非科研和文化领域人员的思维和灵感,助推本国科研文化事业的发展。
当然,德国人打的也是这个主意,不过好在东非和德国的目标都是一致的,虽然东非德语和德国德语有细微的不同,但是这并不影响大局,而且等到德语国家组织成立后。
势必会对德语标准进行重塑和调整,这个问题日后也就不复存在。
终于,弗里德里希皇储和波因茨豪森大使达成了共识,那就是设置双总部,两个总部共享情报和信息,且定期进行协商,在全世界分区进行推广德语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