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0章 联军千里大溃败,哥萨克果断斩首沙(1/2)
上尉不敢回答。
斯当东语调平淡:
“上尉先生,我现在是以个人名义询问,你尽可畅所欲言。向上帝起誓,你的回答无需承担任何责任。现在,回答我,联军还有救吗”
老上尉黯然,左右摇头。
斯当东点点头。
……
伦敦街头依旧熙熙攘攘。
脏兮兮的工人们穿梭在工厂和破烂的住处之间,为工业革命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感谢爱民如子的乔治三世没有在国内大举征兵
否则的话,这些人大概率来不及病死累死,就要被吴军打死在第聂伯河东岸了。
此时的第聂伯河大会战正值巅峰对决。
李郁频繁四处露面,敦促各部转入反攻。
陆军大臣林淮生拉来了不少于一百万的临时组建的民兵,忙着掩埋尸体。
……
“老乡们,都听好了,打扫战场得到的所有东西全部归你们个人。但是,尸体要掩埋,不然臭了烂了,大家都得遭殃。”
“加把劲,好好干。”
“陛下有令,即日起,民兵出征缴获所得财物,全部归个人。惟一的要求是,听从军令”
骑兵沿途高呼,将命令传达下去。
口口相传。
精髓就8个字:“战利归私,军令第一”。
民兵们头一次踏上如此恐怖的战场,手脚哆嗦,挖坑埋人。但,一两天过去,他们就不抖了。
在尸体堆里忙的不亦乐乎,大呼小叫。
好多财物哎。随便捡哎
……
打扫完战场之后,民兵们也没闲着。
一名野战军团士兵至少指挥500名民兵,现场粗略下达一道军令,然后带着这些人去执行。
第聂伯平原,烽烟四起。
到处都在打仗。
到处都是枪炮声。
吴军在拼命的分割,穿插,进攻!再进攻!
第2军团意外的咬住了沙皇亚历山大和他的5万精锐士兵,展开了反复进攻。
胡之晃透过硝烟望着敌军中间那一杆精致奢华的大纛,上面绣着双头鹰图案,意识到可能碰到了大鱼
……
75步兵炮立下了汗马功劳。
罗刹军队好几次刚发起密集的刺刀冲锋就被炮火打断。爆炸威力巨大的苦味酸炮弹对于整齐的步兵方阵是屠杀。
一炮打废小半个连。
两炮下去,一个步兵连就丧失了战斗力。
亚历山大一世有些慌了,脸庞被扭曲,手臂在哆嗦,他从未想过自己有朝一日会深陷战场甚至战死
谢苗诺夫斯基团和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团,出动了。
这两个禁卫团是沙皇的核心部队,成员全部是贵族子弟,绝对的根正苗红。
登基之前,亚历山大在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团担任营级主官。
……
谢苗诺夫斯基团和普列奥布拉任斯基团的编制比较特殊,掷弹兵才是主流,滑膛枪手很少。
此刻,
这帮年轻的贵族子弟们高呼着“乌拉”、“荣耀属于沙皇”,向第2军团发起了反冲锋。
一方是敢玩命的悍卒,一方是敢赌命的勇士。
刺刀对炸弹。
爆炸声中,第2军团冲在最前列的士兵纷纷倒下。
后面的士兵快速穿过烟雾将手中刺刀捅入这些衣着华贵的敌人的匈膛,然后旋转、上挑。
望着敌人在自己的刺刀下痛苦的挣扎是一种极致的享受。
……
这俩团也是硬骨头,死战不退。
同归于尽的例子比比皆是。
一名年轻的圣彼得堡贵族子弟从腰侧抽出短剑,拼着最后一丝力气挥向对面那个眼神嗜血的东方士兵。
剑锋掠过其额头,划开一道浅浅的伤口。
随即,他被一脚踹翻。
他望着那名愤怒的士兵从地上捡起短剑一剑戳穿了自己的咽喉,然后,抬起一双沾满红泥的军靴狠狠跺下。
剑格入喉。
……
一名参谋匆匆找上胡之晃。
“司令官,那边可能是沙皇。”
“杀什么”
“沙皇,就是罗刹的皇帝。”
“你确定吗”
“不是很确定。”
胡之晃浑身热血沸腾,狂性大作,抽出佩剑:
“擂鼓,第2军团,冲锋”
“抓住罗刹皇帝,奇功一件。”
鼓声大作,大纛旗左右剧烈摇晃,司令官领头,所有人好似疯魔冲向敌军。
一刻钟,击破罗刹人连续4层线列步兵防线。
两刻钟,双方数万人纠缠在一起。
在一眼看不到头的黑土地上,数万名语言不通的士兵们殊死搏杀。
在更广袤的上千平方公里的战场上,数百人各自为战,双方都失去了统一指挥,
……
兵败如山倒
亚历山大一世在忠心侍卫的搀扶下爬上战马,拼命逃跑。
身后是一败涂地的战场。
胡之晃缴获了亚历山大的大纛旗,但没能找到人,漫山遍野都是敌人,沙皇又不穿明黄龙袍,实在是不好辨识。
分割,围歼。
驭马牵引的75步兵炮四处游击,遇到原地据守的敌军空心方阵就默默开一炮。
一炮下去,遍地是挣扎惨叫的罗刹士兵。
……
一招鲜,吃遍天。
吴军炮兵爱死了苦味酸开弹,逢战必用,炮弹开路,步兵分割。
上百万吴军向西北、向西、向北各个方向发起进攻,好似热刀子切黄油
一天,两天。
慢慢的,李郁身边只剩下近卫军团。
他已经完全丧失了对整个战场的指挥权,糟糕的通信技术、糟糕的道路情况,糟糕的时代。
只能靠各个军团发挥主观能动性了。
反正,民兵的主观能动性很积极,成群结队的踩着泥泞的黑土地走向未知远方。
一种盲目的信心充斥着这百万乌合之众的内心。
他们笃定:
一定赢,肯定赢。
前方财物堆积如山,脚快有,脚慢无。
……
李郁集中了所有的轻骑兵,告诉他们向四面八方传令:
“收缩兵力,尽量向东靠近北顿涅河,方便后勤补充粮弹。敌军已被切断后勤,溃败只是时间问题,攻击可暂缓。”
“命令海军,务必频繁巡航,封锁第聂伯河。”
“告诉奥斯曼人,复国就在眼前,但他们此刻最应该做的不是收复失地,而是在赫尔松登陆之后,立即向西展开进攻,把恐慌烧到欧陆腹地。”
骑兵一队队离开,消失在平原尽头。
李郁极目远眺,感慨:世界和平,还得自己来守护啊
……
第聂伯河入海口,西岸,赫尔松城外
联军丢弃了5000多具尸体。
4个负责进攻步兵师见势不妙,一哄而散,回家!
这仗已经输了,没继续努力的意义了,保命要紧,赶紧走,往西走的越远越安全。
稍有经验的老兵都知道,东岸很快就是人间地狱
都不用打。
断了后勤,饿都饿死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