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主角心声剧透我是暴君20(1/2)
第451章主角心声剧透我是暴君20
关于在各府建立玻璃工坊,选拔管事一事,最后经过六部协商,章程还是和京城工坊一样,管账的不收钱,收钱的不出货,出货的不管账,三者互相独立,争取不留漏洞可以钻。
若真是三者狼狈为奸在一起去了,那也只能在最后查账的时候一起收拾了。
政令一发下去,各府就风风火火开始选址建立工坊了。
此政令由中央直达地方,地方官员也不敢懈怠,对待此事差不多也是亲力亲为了,生怕出现一点儿差错,太子的刀就伸过来了。
大历与过往每个朝代一样,有着百姓服劳役的传统,即成年男丁每年替朝廷无偿服力役二十日,若不想服役,也可用银子或是物品折抵役期。
建立工坊的消息散开,百姓又知,这是又要开始服役了,不免怨声载道。
可哪知今年这修建工坊根本就不需要百姓服役,而是官府出钱招人,出的工钱比市场价还要高上一二。
不少得知消息的百姓,一早就开始张望了,只等到招工那日就去试试,看是否有机会去做工。
玻璃工坊这边进展的井井有条,宋沛年又投入了其他差事中。
盐司将宋沛年需要的盐全都运回来了,盐运使禀道,“禀告太子,这批海盐经过几番工艺制作,与我们平时吃的井矿盐,并无什么区别。”
说着还呈给了宋沛年一罐用琉璃瓶子装的海盐。
宋沛年接过,微微晃了晃,盐粒流动,里面几乎没有杂质。
盐运使又道,“这海盐制作流程比井矿盐更加复杂,耗费的人力财力也更为多,有井矿盐作对比,若是推广海盐的话...”
怕是得不偿失。
宋沛年明了,点了点头,表示知晓。
又吩咐道,“继续大力晒制海盐,没我的命令,不要停。”
盐运使虽不解,但是太子的话堪比圣旨,于是恭恭敬敬接旨去办事了。
宋沛年亲眼看着那些海盐入库,这才折身返回,又问了一旁的待诏,“成也那队人最近可有来信?”
成也为首的一队人,是除开钟洋那队人以外,出海的预备役,不过最近被宋沛年下发了新的秘密任务,正在紧锣密鼓为他干活呢。
待诏回道,“回殿下的话,目前还没有来信。”
“你去信去问问。”
“遵旨。”
旁边的待诏刚一退下,张内侍就急急忙忙小跑了过来,行礼道,“太子,皇上让您去养心殿商议要事。”
刚一进去就看到历宗帝在大发雷霆,“这律国简直欺人太甚,就没有这么恶心人的!这也不是一次两次了,此番非给他们一个教训不可。”
同在殿内的还有六部尚书,左右丞相,以及被右丞相给带上的林祯。
除此之外,九皇子竟也在场。
宋沛年接过一旁兵部尚书安江河递过来的折子,大致翻阅了一二,就知晓了事情的来龙去脉。
原是律国那边利用他们国家的死刑犯来骚扰我朝边境的百姓,律国人被守边的将士抓住之后,那边直接放话犯人出逃,砍了即可。
可是对于边境百姓的损失伤亡却是一点儿都不提,上一次的问题还没有解决,下一次又放了犯人过来,边境百姓不胜其烦。
若将士向律国讨要说法,那边也选择性装聋作哑,左右都是一句‘不关我们的事儿,下次我们将人看好即可,你们不会这么小气吧’来恶心人。
恶心人的事儿还不止这么一桩,之前宋沛年也批过几封折子,大意便是律国那边的士兵装劫匪,劫获我朝向周边部落售卖的布匹粮食等物。
除此之外,没少抢占大历对外的生意。
同时,宋沛年这边料理律国奸细盗取玻璃方子都料理了好几起。
如今天下三分,除开三个大国之外,周边还有不少的部落,若是细算的话,大大小小的算下来差不多有三四十个。
大历不会因为此情况就贸然向律国开战,除开大历现在国策方针是‘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最根本的原因便是,一旁还有一个雁国虎视眈眈盯着。
雁国人剽悍,善骑射,一不小心就会在他们手上吃亏,正面对上,胜算颇小。
目前大历还没有征战律国的底气,可是恶心他们一二还是可行的。
宋沛年双眼微眯,说道,“据调查,律国国库第二收入便是向周边部落兜售食盐,你们说,大历要是劫了他这条财路如何?”
历宗帝皱眉,虽知晓太子最近在囤积海盐,可是向周边部落兜售谈何容易?
律国有着最大的盐湖,产出来的食盐,量多价低,甚至比大历本国卖给百姓的食盐价格更低。
想要劫他们这条财路,谈何容易?
宋沛年见周边众人欲言又止的模样,直言道,“巴木、塞列、哈基这几个大部落,他们有一个共同的毛病,诸位可知晓?”
毛病?
众人纷纷表示疑惑。
倒是见多识广的右丞相思索一二后说道,“可是大脖子病?”
宋沛年点头,肯定道,“而我们卖的盐,能治疗他们的大脖子病,这断律国的财路,有何不可?”
“???”
【宿主,来了来了,历史的一个小高潮终于来了,应天帝朝律国用的第一招便是断他们的财路。】
【据历史记载,应天帝在三岁的时候,那时候历宗帝还是个王爷,后院伺候的就有一位巴木人,那人身患瘿瘤,也就是传说中的大脖子病,后世名为‘甲亢’。】
【那段时间王府送来了海鱼,可由于不善保管,海鱼腐烂,管事的不愿浪费,便接连给下人煮了当伙食,哪想到,那巴木人吃了,他的大脖子竟然慢慢消下去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