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8章 起火(2/2)
一个三十来岁的短发干练中年女人走过来,无视于明,先同曹保坪点头示意,随后向他汇报。
“陆总,4号棚的损失还在统计中,5号棚的损失已经统计完毕,包括35件警服、电筒、摄影机以及3个scubapro牌潜水呼吸器,合计损失60万。”
听完她的汇报后,陆远瞟了眼于明,意味深长地朝曹保坪说道。
“曹导,还好只是个意外,要是有人故意纵火,即便不考虑5号棚的损失,六十万的金额也足够把对方送进监狱了。就是不知道这样会判几年。”
于明面不改色。
曹保坪尴尬地笑了笑:“故意放火的可能性不大,正值八月,这几天温度确实高,全国各地都有火灾新闻。烈日灼心,心还没来得及灼呢,帐篷就先给灼了,这也算是个好寓意吧。”
他确实尴尬,陆远放权给他,他却弄成这样,摆明自己无能。
陆远摆摆手,面上呵呵一笑。
“既然呼吸器坏了,那待会儿的戏估计是拍不成。等拍完这条,我就回酒店。后面的事得麻烦曹导来处理。”
“行!”曹保坪连忙答应。
陆远说完,不咸不淡的瞥了道具组组长一眼,径直朝4号棚的位置走去。
开机第一天,群演钱没赚到,手机衣服搭进去了。
身为投资人,他得去安抚一下。
于明望着他离开的背影,想起他最后的那个眼神,张了张嘴,却说不出话来,此刻已是汗流浃背。
为什么陆远要特意提起呼吸器他是不是知道什么会不会送我进监狱,不会的!我没有留下任何证据……他在心里不断安慰自己。
曹保坪见他脸色一阵变幻,再结合陆远刚才的话,基本上可以确定于明在背后搞了小动作。
他厌恶地瞪了对方一眼。
猪队友啊,简直愚蠢至极。
剧组之内,山头林立,各自为营。
制片人有自己的一群人,导演也拥有属于自己的团队。
一个好的导演会懂得如何平衡各方利益,允许身边的人捞钱。
天下熙熙,皆为利往,无利可图,谁还愿意跟他混。
拿盒饭来举例。
一份看似平常的盒饭,绝不仅仅是用来填饱肚子那么简单,更反映了剧组内部复杂的人际关系和经济利益。
一般而言,生活制片负责盒饭的供应,但其中的门道却远不止于此。
选择哪家餐馆、每顿饭的价格该如何设定,这里面大有油水可捞。
直白来说,为期三个月的电影拍摄,生活制片与餐馆合作,通过以次充好,用成本7块的盒饭报价20等手段。
当电影杀青,他黑掉的资金少则几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
当然了,在餐饮方面,陆远抓得很严,开机前就三令五申,禁止任何人在这件事上动脑筋,搞小动作。
他也当过群演,是从底部爬上来的,知道这帮人的不容易。
但不算上餐饮,剧组里类似能捞油水的职位还有许多。
这些甜美的蛋糕,又该如何分配
曹保坪作为导演,他或许自己可以不吃这其中的回扣。
但他必须为手下的团队成员争取利益,这是维系团队凝聚力的关键。
如果他过于清高,那么底下的人便会心生不满。
轻则导致拍摄进度放缓,重则让整个剧组陷入瘫痪。
资方一旦怪罪下来,导演的位置恐怕就难保,甚至断送自己的职业生涯。
在这个社会中,坚持所谓的原则,很容易被大家集体排斥。
同一个阵营的人,要么你上车一起走,风景最好的位置你来坐,要么你下车。
如果你站在门口,不上也不下,那无论车下的人,还是车上的人,都会直接把你踢开。
因此,很多时候,导演并非真的贪图那点小利。
而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不得不为之。
上面不拿,
陈址曦作为制片人,同样希望远方传媒的团队能够从中分一杯羹。
这也是她当初拒绝曹保坪在关键位置上安插自己人的原因。
自从吴朗负责公司大方向的把控后,近两年,陈址曦在业内风头无两。
远方传媒的几部爆款影片都由她担任制片人,江湖人送外号,最美女制片,三十亿姐。
而陆远,作为远方传媒的掌舵人。
在这件事上,心理层面毫无疑问更倾向于照顾自家公司的员工。
但于他而言,拍摄效率的高低,是一切的前提。
一个熟悉的团队能够缩短导演曹保坪与各部门之间的磨合期,从而提高拍摄速度,降低拍摄成本。
因而,在这场利益的争夺中,他选择了站在曹保坪的一边。
这势必会让远方传媒的员工心生不满。
不过,这股怨气会转移到陈址曦的身上。
表面上看似普通的一餐,实则背后是利益关系和权力的激烈斗争。
道具组的情况也是如此。
于明作为曹保坪的亲信,以往在其它剧组没少捞钱。
只是曹保平自己也没想到,对方这次做的如此过分。
“老曹,我……”于明心怀忐忑,想要解释,顺带问问意见。
曹保坪却冷哼一声,没有给他这个机会,毫不犹豫的转身离去。
陆远不到三十,在演员这行已然登顶,成就太突出。
以至于业内许多人忽视了他背后的远方传媒,以及他作为资本的身份。
甚至也有部分人将他与李彬彬,范彬彬,黄小明等由演员转型制片或自己开工作室的同行相比。
但在曹保坪看来,这帮人与陆远没有可比性。
于明自以为做得天衣无缝,殊不知他的一举一动可能都在对方的掌握之中。
道具损失60万,再加上群演的物品损失,合计高达百万之巨。
别看陆远方才的话说得客气。
但曹保坪深知,自己若不能给出一个合理的解决方案。
那么别说让跟着他的人捞钱,他自己恐怕也难以在这个剧组中立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