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我,孙山,科举 > 第297章 回漳州府府学读书

第297章 回漳州府府学读书(2/2)

目录
好书推荐: 重生留校躺平,我真不想再卷啊! 好莱坞的香瓜人 重生之道修今生 我在三国骑砍无双 进入神秘世界后,真千金全能了 驴二的风流往事 重回八零,我破了命案九千宗 朕的后宫里面个个都是人才 孤身带妹,我的小吃摊火爆全球 开局化婴,父母是黄毛太妹?

休息了几天,到十二月中旬陆陆续续地出成绩。

孙山以为一流的四大书院落榜已经够难堪了,可如今二流的几间书院全都落榜,或许不能说全都落榜。

免学费的考不上,考上的都要收高价费用。

对他最友好书院属于三益书院。

这是一家广州府的江、何、黎合族祠。

向江氏,何氏,黎氏招收学子,同时也招收少量的外姓学子。

而孙山刚巧就考上他们的书院。

书院的学费50两一年,住宿费、生活费,纸墨笔砚费另外算。

对比一下四大书院之一的越华书院学费便宜了一半,算得上孙山被招录的几所书院最便宜的。

江家,何家(并不是大表哥何书瑜的何家),黎家三家是小家族,不是大家族。

三家先祖是好友兼同窗并且一起考上举人,等老了都回到老家后,三家先祖合计了一下,凑钱出来办书院。

三益书院的“三”表示由三家人一起来创办。

慢慢地书院越办越好,从小小的私塾到书院,最后挤进广州府的前十名。

一开始只向三家子弟招生,后来觉得三家子弟的生源太单一了,慢慢地向外姓人招生。

招生规则和四大书院大差不大,优秀的学子免费读书,资质偏上的交钱读书,最差等的学子用钱买名额。

而孙山算得上三益书院眼中的资质还凑合,可以给机会上学的情况。

三益书院在新朝出了三位进士,十位举人,至于秀才更是无数。

新朝短短的三十一年,出了三位进士,整体来看,还是不错的书院。

听说三位进士在朝中颇有实力,所以有好多学子去报考。

或许有人觉得只不过出来三位进士有什么了不起。

但漳州府自从新朝以来,一个进士都没有。

等于一间小小的三益书院完胜漳州府所有的书院。

孙山可不会小瞧三益书院的实力。

要说50两一年,孙家能负担得起。

可孙山还是非常犹豫,50两一年的学费对于孙家来说还是偏贵,加上住宿,生活,笔墨纸砚,人情世故的费用,一年起码要120两。

就算孙大姑和何姑丈愿意支出孙山读书,孙家负责日常的开支也难。

孙山叹了一口气,最终决定不读,回漳州府府学读书。

他从农村出来,读太贵的书,不值得读。

他不想因为自己的读书,让本来小日子过得去的日子变得很难过得去。

孙伯民和苏氏年岁不小了,不应该继续熬苦日子。

孙山有想过一边读书一边搞钱。

但他不是能一心两用的人,读书需要最纯粹地读书,他本来资质就一般,如果再被纷乱的事打扰,他真的可能读不下去。

他需要心无旁骛地只读书,一边工作一边读书,他真得好难做到。

孙山想着会他现在才13岁,过完年才14岁,离23岁“大学毕业”还远。

还有十年让他全心全意地投入读书。

想到一开始的目标就是23岁前考上秀才,如今的他整整提前十年,所以不需要那么着急赚钱。

孙山想着他去府学读书,能纯粹地读书,家里生活水平也没降低,并且会比他未考上秀才时还好。

孙山想着他应该量力而为,不是尽力而为。

目录
新书推荐: 明朝的现代化改造 赵匡胤重生韩信,刘邦急疯了! 军阀,抗战:纨绔子弟的崛起 抗日:从北上抗日第二先遣队开始 大明:我洪武爷亲弟! 大秦世子之首富老婆是反派 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 刷视频给老祖宗们看新时代 棘圜志 清末:新秩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