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世俗帝国的建80(2/2)
牛大力看着徒弟递来的宝刀,心中满是欣慰。他本不太在意这刀是否名贵,可这是徒弟的一片心意,意义非凡。他伸手接过宝刀,缓缓抽出,刀身反射出的寒光映照着他满是血污却坚毅的脸庞。周围的骑兵见状,齐声高喝:“恭贺两位百夫长!”声音响彻云霄,在空旷的战场上久久回荡。
韩三郎连忙抬手止住众人的恭贺,神色凝重地低声说道:“让警戒的人回来,咱们赶快回营!”众人立刻行动起来,将地上的人头一个个捡起,挂满了腰间,又四处搜寻能找到的战马,将它们一一拴好,随着警戒三骑回来。
一行人浩浩荡荡地朝着营地的方向行进,夕阳的余晖像是被稀释的血水,淡淡地涂抹在他们身上,在干涩的土地上拉出一道道狭长而又略显疲惫的影子,好似一幅透着悲壮与豪迈的画卷。
韩三郎与师父牛大力骑着高头大马,神色冷峻地殿后。一路上,韩三郎的目光如鹰隼般锐利,时刻警惕着周围的风吹草动,尤其是后方的动静。他们此前多次遭到赵军的埋伏,谁也不敢保证,狡猾的敌人会不会在靠近新国这一侧再次设下陷阱。
韩三郎时不时地回头张望,见后面暂时没有异常动静,心中稍安,却不敢有丝毫懈怠。他催马向前,追上负责警戒的六骑。此时,四周静谧得有些诡异,只有马蹄踏在土地上发出的沉闷声响。韩三郎深吸一口气,缓缓闭上双眼,放开心神去感悟。
忽然,他捕捉到一丝异样。前方转弯之处,有风悄然拂过,可那风行林间的声音却极为古怪,不是正常穿过树林的簌簌声,而是从两边绕过的细微动静,中间仿佛有巨兽一般,风儿也避开了。
韩三郎心中一凛,意识到这个转弯处暗藏杀机。此处距离新国大营已近,骑兵们经过一场恶战后,精神难免放松,正是敌人最有可能设伏的地方。
韩三郎立刻警觉起来,他深知此时必须冷静应对。他策马靠近前面的两骑,神色凝重地叮嘱道:“你们快速通过这个转弯,千万不要减速。记住,仅仅是两骑一次通过,如果前方有埋伏,对方为了获取更大战果,应该不会马上攻击。”
那两骑重重点头,握紧缰绳,双腿一夹马腹,如离弦之箭般冲了出去。韩三郎想要认证一下,三次通过的骑兵,一定会让伏兵有点动作。
看着两骑顺利通过转弯处,韩三郎稍稍松了口气。紧接着,又安排了两组四骑依次通过。此时,埋伏在暗处的赵军看着两骑又两骑从眼皮底下经过,心里直痒痒。
他们本打算等对方大队人马进入包围圈后再发动攻击,尤其是那位手持大斧、高大威猛的牛大力。他们想着,哪怕只能削减对方几十骑,这场埋伏也算大功告成,因此强忍着按捺住了动手的冲动,不过手下士兵还是有沉不住气的,举弓要射,被拦下来。
韩三郎望着前方看似平静却暗藏危机的转弯处,里面终于有了杂音和人的急速心跳,弓弦绷紧的声响。心中暗自思量:“绝不能让他们得逞,一定要平安将兄弟们带回营地。”他的手紧紧握住刀柄,指节因用力而泛白,目光坚定地注视着前方,时刻准备应对随时可能爆发的战斗。
陷入黑暗的树林披上了一层神秘而又危险的面纱,仿佛张着大嘴的黑暗怪兽。韩三郎紧紧盯着前方转弯处,当看到最后两骑通过时,那原本静谧的树林中隐隐传来一阵轻微的异动,他的心脏猛地一缩。多年的战场经验告诉他,危险就在眼前。他立刻派了一名亲兵,快马加鞭回去通知师父牛大力:前方有埋伏!
牛大力得知消息后,神色冷峻,没有丝毫慌乱。他大手一挥,命令五十骑迅速下马,手持利刃,悄无声息地跟着他潜入树林。他们的脚步轻盈而又坚定,如同暗夜中的幽灵,朝着转弯处悄然摸去。牛大力的眼神如猎鹰般锐利,时刻留意着周围的动静,他深知,在这片暗藏杀机的树林里,任何一点疏忽都可能带来致命的后果。
与此同时,韩三郎也在紧张地布置着。他让剩余的骑兵大声交谈,试图麻痹敌人。
“要到家了,终于可以放松了!”一名骑兵扯着嗓子喊道,声音在寂静的夜空中显得格外响亮。
“这次积累军功,每个人都可以从大头兵升军头,军头升百夫长了!”另一个声音带着掩饰不住的兴奋。
“大人,那您不就是千夫长了……”有人笑着打趣道。
“那牛大人也该升到将军了!”众人哄笑起来,笑声在树林中回荡,仿佛真的沉浸在即将凯旋的喜悦之中。
然而,在这看似轻松的氛围下,每个人的手都紧紧握着武器,神经绷得如满弓之弦。一大群空坐骑驮着大量人头在前面缓缓走着,发出沉闷的蹄声。骑兵们则悄悄地将手弓准备好,左手紧紧举着盾牌,做好了随时冲锋的准备,他们的目光坚定而又警惕,紧紧盯着前方那片黑暗的树林。
树林中的赵军早已潜伏多时,他们趴在草丛里,躲在大树后,屏住呼吸,眼睛死死地盯着外面的动静。当看到韩三郎他们出现时,心中一阵狂喜,终于等到了这条“大鱼”,而且看样子对方还来了两名将领,尤其是那个姓牛的,可是上头点名要留下的重要人物。
不过,当他们看到韩三郎等人摆出的阵型时,心中不禁泛起一丝疑惑。这分明是进攻的阵型,难道被发现了?一时间,赵军内部出现了短暂的犹豫。但仅仅三秒钟后,他们看到骑兵们的速度逐渐起来,意识到不能再等了。
“放箭,别让他们回去!”一名赵军将领大声嘶吼道。
刹那间,原本静谧的树林中响起一阵尖锐的弓弦声,如同一群夜枭在黑暗中嘶鸣。赵国士兵在黑夜中,只看到一群马影冲了过来,便毫不犹豫地射出了手中的箭。
三十人的箭雨如飞蝗般朝着前方的空坐骑射去,前方驮东西的战马纷纷中箭,顿时,马群一阵慌乱。中箭的战马嘶鸣着,痛苦地挣扎着,有的前蹄高高扬起,有的在原地疯狂地打转,驮着的东西纷纷掉落,在地上发出“咚咚”的沉闷声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