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两千骑兵(2/2)
军议后回到房间。
扈三娘说:“燕小乙要是知道你组骑兵没他份,估计要叫屈吧。”
杨元奇道:“党项一族善骑,不能舍去这个优势。本意上我不想要成建制骑兵,倒不是骑兵不行,而是在杨家军这个体系下,他们人数不足不好成势,就先这么办着。主要还是做个盐州其他人看!”
张小娘说:“调一营医疗营来吧,这里伤员极多,也能做个表率,让这里的人看到杨家的好。”
杨元奇点头:“嗯!不仅是这个,我从仁多保忠那里搞来盐州的地皮,他以为我要挣钱,这里现在有啥钱好挣的。把学司匠司安乐坊的人搬一些过来,先照顾李云这一系的族人,特别是那些加入杨家军的人的亲戚家属。”
张小娘微笑:“人心!仁多保忠自持势大,却不知人心这东西最难捉摸又容易捉摸。谁能带来安定更好的生活,他们就会向着谁!”
杨元奇说:“那是!三娘和小娘不就这么向着我!”
一屋春色!
……
仁多保忠几番和杨元奇交流,觉得这人虽然讨厌,却也是可谈的,尽管他少了不少东西,却都没超自己心里底线。
仁多保忠最在意的是他保住了两万精锐,对比在西夏,他还增加了不少养兵之资。除去名声不好听,他觉得为自己家族找到了活路。杨家并没有过于压制他,甚至双方除去吵架,联手也算稳住盐州的局势。
不过他的好心情就到此为此,仁多阿南在塞北遇袭,虽然一场战下来赶走了对方,损失却不少。
仁多保忠发现自己忽略了最大一个问题,盐州能守护的周边只在南面,北面对仁多家族最重要的区域他却力有不逮。杨家是不可能派兵越过那片小沙漠的,那会是以己之短攻敌所长。朱勔都不会答应。他要利用北面那块草场就得自己来。
仁多保忠陷入深思。
当北边骚扰时不时发生,仁多保忠不得不求救于朱勔和杨元奇。这一次他得不到自己想要的答案,朱勔和杨元奇都劝他放弃塞北,盐定路组织不起这种力量越过沙漠,哪怕枢密院做这个决策都得慎之又慎。短期或许仁多保忠能撑着,长期呢?丧失了马场的骑兵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仁多保忠发现宋廷的银子支撑不起他维持两万骑兵这个庞大的编制。要知道,大西北宋军骑兵编制都很少,成建制的也就折可适、郭成、刘法等寥寥几支,还都是以千人为单位。
西夏没有攻击盐州,也不会让盐州叛军拥有牧场,这是一种绞杀战略。他们对盐州牧民也给出优容政策,只要脱离盐州,不视他们为叛军。兴庆府只需轮流派出精锐来这一区域扫荡两年,盐州就面临骑兵战力衰退的问题。
仁多保忠面临又一个困境。
……
盐州杨家骑兵,杨元奇也高估了自己的能力。李云、朱贵和杨震定编是两千,真正骑兵却只有一千五,这已是杨家的极限。他们把官司打到盐定路军司都没用,没银子也没那么多马!
杨元奇最后只能按这个先编着,其他人做点辅助事务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