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铁血西军:大宋杨家将后传 > 第116章 抄词1章

第116章 抄词1章(1/2)

目录
好书推荐: 幻想游戏:无限之城 提交污点公诉 职业杀鬼子赚钱 科幻:从零开始打造超级文明 农女致富带上某宝来穿越 藏迷探秘 穿成懒蠢小姑子,带着全家奔小康 废武魂?我,逆天进化,震惊世界 游戏王:从零开始的决斗王之旅! 我,修仙从凡人开始

船过洞庭湖。

苏轼和杨元奇不约而同要船靠岸,这里有岳阳楼,有范仲淹范公留下的千古名篇。

自宋代起,文人对死后谥号追求无过于“文正”,很多人喜欢分析来分析去,文正这个谥号为什么尊崇,“正”字涵盖什么含义!这个风气到明清两代达到顶峰。其实不用那么复杂,只因为一个人,范仲淹!只说文正公你想到的一定是“范文正公”,不会有其他人!司马光是文正,曾国藩也是谥号文正,说文正公会想到他们么?!倒是曾国藩一生把范仲淹当偶像!这还算有名的,其他人还有不少。不是“文正”抬高范仲淹什么,而是范仲淹让“文正”二字成为读书人永恒的丰碑,一生至高的评价。是他让“文正”二字在历史上熠熠生辉。

(省略前面一段,本来想通篇摘过来,想想字数太多,算了!)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苏轼一字一句的念着,这是他能倒背如流的一篇文章,只是此时此景,范公的名篇就挂在墙上,苏轼又如何不触景伤怀。

杨元奇和李清照静静地站在后面,李清照一个小女子见着这场景眼中盈盈已有泪光。杨元奇脑袋瓜子转的却是怎么把这真迹弄走,给后人留点钱财,后悔没想办法把时迁弄到手。

杨元奇把远处的朱武喊过来,这会子朱武也在念着《岳阳楼记》,杨元奇小声说:“这个笔迹你能不能模仿出来?”

朱武回:“我不行!箫让萧大人或许可以。”

箫让也还再发愣。(水浒传中他不就会模仿笔迹么?!)

杨元奇拍了拍朱武,又一起走到后面:“萧叔,要不,你模仿这个笔迹写一篇?”

箫让:“回头好好写写。”

杨元奇解释道:“我是说按着这个大小写一篇。”

箫让和朱武这才懂了这货要干嘛。

箫让和朱武赶紧劝道:“少爷,这不行,此篇不容亵渎。”

杨元奇怒了,两个武职装什么文人?!要不是自己写不出来,这事自己就干了。就是他怎么说,箫让都是摇头。

李清照过来,朱武赶紧喊这个小娘子劝下杨元奇。

李清照笑了:“这也是别人一笔一笔模仿着挂上去的,哪有这么大字。”

杨元奇拍大腿:“亏大发了,上次去范纯仁范相公家该换这个!”

李清照嘟囔:“你今儿也穿了文衫,想这个有辱斯文吧。”

杨元奇更气:“我不穿这个,站苏老头子边上别人把我当侍卫,我是他的弟子,弟子,懂不?”这不跟老头子走一趟,好歹给自己脸上贴点金啊。

苏轼转头怒道:“安静点!”

杨元奇一脸讪笑的说:“老头子,读完了?!”

苏轼看这货贼头贼脑的样子,更怒:“你好歹朝廷命官,好好看看这篇文章,贼眉鼠眼的别得污了这地方。”

杨元奇道:“我读过了啊,我就是来看看这岳阳楼,怎么看都比不上顔楼。”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最强医道 斗罗:青鸾长鸣,风啸破空 斗罗:武魂帝皇铠甲,肃清诸邪 穿越萧炎舅舅,我获得二郎神模板 都重生了肯定靠校花养活啊 心术 重生:我老婆是天后 华娱浪子,怎么被天仙改造了? 人在东京,抽卡化身大妖魔 华娱:从忽悠山西首富开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