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私欲作祟,高骈误叛形势(1/1)
广明元年(880年)正月,眼看着黄巢起义已有六年之久,不仅没有半点消亡迹象,反而有愈演愈烈之势!
在内外交困的严峻局面下,小皇帝僖宗依然活得非常滋润,躲在深宫里继续着金山银海的奢靡生活。
僖宗继承了他父亲懿宗的“优秀”基因,精通骑射、剑槊、音律、赌博等各种技艺,球踢得尤其精妙。他曾对身边戏子石野猪说:“朕如果要是参加踢球进士的考核,肯定会高中头名!”
左拾遗侯昌业眼见盗贼横行关东,皇帝不问政事,整日只知大肆挥霍,毫无限度;权阉田令孜又专权横行,目无君上。照此趋势发展下去江山必危,痛心疾首之下上疏力谏,不料却因此惹恼了僖宗,将他召入内廷赐死。
自古以天地相否、言路断绝为极凶之兆!
皇帝高高在上,被身边小人佞臣所阻,无法了解民间疾苦。黎民百姓活着的唯一价值就是被搜刮压榨,用羸弱之躯养活这些脑满肥肠的吸血官僚。
在这种无度的花销下,让本就捉襟见肘的财政出现亏空。朝廷度支(供财赋供应的官员)实在没钱再供小皇帝玩乐,只得奏请向全国富商和胡人商户摊派借钱。
淮南节度使高骈,因兼任着国家盐铁专卖使一职,上奏劝谏:“如今天下可就只有富商与胡商还没造反了!”
言下之意就是你们朝廷别太过分,把他们也逼反了。僖宗这才勉强作罢。
三月份,高骈派将领张璘进击黄巢,屡次将其打败。宰相卢携奏请任命高骈为诸道行营都统,主管剿匪事宜。
高骈接到任命,发布檄文征募士卒,在很短的时间内便征募到了七万余人,声威大振。
朝廷百官总算看到了一点希望,无论皇帝亦或权臣对高骈都十分倚重。
四月,张璘渡江击败并招降了黄巢所部大将王重霸。此人在唐亡后,成了朱温治下后梁的省部级高官。其子王彦超是北宋开国名将,辅佐赵匡胤平定了南唐。
王重霸,以及之前归顺的毕师铎等人,这些未来的人杰纷纷投靠高骈,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高骈当时的声望之隆。
只是人在面对名誉时,如果不能始终保持清醒,同样也会失去理智,最终为名所累!
百战百胜的黄巢斗不过高骈,退保饶州(江西上饶市鄱阳县),义军将领常宏带所部数万人降于张璘。张璘乘胜进占饶州,黄巢逃遁而去。
五月,原王铎将领刘汉宏,从江陵一路抢到了鲁豫交界,为害宋(河南商丘范县)、兖(山东济宁兖州区)等州,朝廷只得抽调兵力征讨。
黄巢被高骈打得躲入信州(江西上饶市信州区)不敢出来,加之军中又生瘟疫,士兵大量死亡。张璘趁机率军猛攻,高骈抵挡不住,让人携重金贿赂张璘,并向高骈上书请降。
高骈想把黄巢骗来生擒,成就“活捉黄匪,大唐名将”的名声,假意承诺替黄巢求取节度使节钺。
当时朝廷的昭义(山西永济)、感化(江苏徐州)、义武(河北易县)等军也相继赶到淮南境内集结。
高骈被黄巢近期屡战屡败,上书请降的假象所惑,产生了严重误判,认为义军此时已然穷途末路。他担心被各军抢走自己的风头与功劳,便向朝廷奏报:“黄巢势蹙,不日将平,请各军返回!”朝廷允准了他的请求。
当义军侦知这一情况,看到各路援军相继北渡淮水,当即与高骈绝交,并递交战书求战。
高骈被放了鸽子恼怒异常,命令张璘出战往死里打,但蹊跷的是往常战无不胜的张璘,这次却兵败被杀。
黄巢这个打不死的“小强”,靠着他的坚忍再次满血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