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香火要断了(2/2)
她想过闺女会回来闹。但是没想过她会直接成被告。
“我凭什么不告你们?现在我还没报官。半个小时内要是谈不拢。我就去衙门口。“向巧玲冷声说到。然后扭过头不看黄丽萍。
“你……”黄丽萍没想到向巧玲居然来真的。心慌之下只好赶紧给向有志打电话。把他从牌桌上叫回来。
向有志就在村里的一户人家的家里打牌,听到电话里黄丽萍的哭诉,立马就赶了过来。
看到向巧玲叉着手站在一旁,一名西装革履的男青年在一旁口若悬河的背诵法条,黄丽萍已经面如土色的瘫坐在地上,向有志怒气腾的一下就上来了。冲过去就想扇向巧玲一巴掌。
结果手到半空中就被拦截住了。文质彬彬的男青年捏着向有志的手腕,笑眯眯的说到
“如果你们不想讲法律。那我也略通一些拳脚。”
手上一使劲,向有志脉门就被捏得生疼。哎哟着往后退。结果被律师大哥一把推出去,重心不稳一下坐到了地上。
“打人啦。快来人呐。”黄丽萍看到向有志也没讨到好。立马扯开嗓子嚎了起来。
午后的村子,原本就静谧。而且都是排屋,左邻右舍住得很近。没一会就有四五户人家都都拉开门出来看热闹了。
不过大多是在家的妇女。从18岁到80岁的都有。
黄丽萍看到来了人。瞬间戏精附体,一把鼻涕一把眼泪开始跟众人哭诉。
“我是造了什么孽啊。生了个讨债鬼。离家出走不说,现在还带人上门来逼讨我们的房子。还打人!大家快来评评理!”
众人听到黄丽萍的话,全都你一言我一语的对着律师大哥指指点点的起来。有些凶猛的,还回屋拿了炒菜的铁勺出来。
律师大哥看到有人拿了家伙,脸色有些变了。他是律师,不是法师。没办法群A。
眼看人越来越多。即便是律师大哥也有些麻爪。在这些妇女面前,他可是弱势群体。人家如果群起而攻,他也无法全身而退。
只能拿眼神跟向巧玲求助。
“各位婶婶评评理。我掏钱买的房子,被我爸妈偷偷冒充我的签字去把房子过给了我弟弟。难道我不该来要回来?”向巧玲问到。
“你胡说。你才工作几年,哪里有钱买房子,明明就是家里的钱。”黄丽萍狡辩道。
“……家里的钱?我们家什么情况,你当大家不清楚?”向巧玲听到黄丽萍的话反而不慌了。
她最怕黄丽萍打苦情牌。因为这些阿姨婶子就吃这一套。现在如果跟她争论购买房屋的资金来源,那向巧玲是一点都不怕了。他们家什么光景,瞒得住谁啊?
“……那……那钱是我跟我弟弟借的。”黄丽萍继续撒谎。
“行,那就交给衙门口来查清楚吧。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了。“向巧玲扭头就要走。
她知道,这对父母已经魔怔了。跟他们讲道理是没有用的。只能让公权力介入,否则最后只会变成糊涂账。
“站住!闺女你真要如此狠心?”向有志听到向巧玲要去报官。急了。他可不想去苦窑里。
“到底是我狠心还是你们狠心?你们自己心里清楚。要么,把房子还给我。要么,咱们法庭见。“向巧玲冷声到。
“不行。你弟弟都25了。再没房子,怎么结婚。你就当这套房子卖给你弟弟了。以后我们每个月给你钱。可以吧?“向有志打算先稳住向巧玲。
向巧玲见向有志冥顽不灵。也不多废话了。扭头就走。任凭向有志和黄丽萍怎么呼号也不停。
上车后,直接就去衙门口报案了。
有律师陪着,衙役也不敢怠慢。立马就派人去房管局取证。然后立案了。
衙役上门拘走向有志和黄丽萍的时候,村里邻居全都看到了。他们没想到向巧玲居然真的这么狠。亲生父母说拘就拘了。回到家里好一阵嘀咕。
向有志被拘来橘子的路上怎么也没想明白,为什么亲生闺女会这么对自己。提出想要跟向巧玲谈一谈。结果向巧玲压根就不见他们。全权委托给律师处理。
摆在向有志和黄丽萍面前的只有两条路:要么,把房子还回去。还能达成和解。
要么,以诈骗罪被起诉。如果房子能追回来,没造成严重后果的话,就是3年以下。如果房子追回来比较麻烦。那就3年以上了
另一边,律师也向房屋产权管理部门提起了冻结申请。等法院判了之后再按法院判决结果处置。
可以说,向有志夫妻两完全就是竹篮打水一场空。还白白惹了一宗官司。
原本还寄希望于村里的舆论压力让向巧玲高抬贵手的夫妻俩,却没想到村里的舆论情况却是势均力敌。
有些人认为向巧玲太过分。自己家里内部的矛盾,没必要让强力机关介入。搞得家不成家。
有些人则认为,向有志夫妻俩心太偏。巧玲如果不快到斩乱麻的话,最后只会吃这个暗亏。
这个暗亏。一百多万。放在许多人还在靠作花来补贴家用的村里,这简直就是一笔天文数字。
其中发声最欢快的,就是村里那些养和的员工了。
因为养和,又加福利了。产线员工都能获得一辆最新款的电动车。两个轮的。销售价3500元的那款。并且在厂区划了一块区域,安装了换电柜。员工可以免费换电。方便通勤。
这是实打实的福利。毕竟在浦林这样的小城,一辆电动车就能解决大部分出行需求了。
当村里几十号人骑着统一款式的电动车下班回家时。村里人羡慕的目光是做不了假的。羡慕的对象从养和的员工,弥漫到了养和这间公司,最后全都汇聚到了向巧玲这个养和高管的身上。
许多人都托人打听养和什么时候招工。想要进去上班。不过很可惜,养和并没有招聘计划,哪怕已经扩产了2条产线,但是自动化智能化程度更高的产线,反而不需要那么多的人手。
于是有些人就把注意打到了向巧玲的头上。
十七叔,是目前村里老人组辈分最高的老人。跟向巧玲的太爷爷是一辈的。德高望重。
十七叔拄着拐杖踱步到向巧玲的家,发现大门紧锁,老人的眉头皱得都不能看了。
好不容易通过一名养和的员工跟向巧玲转达的十七叔的托请:他的小孙子,想要进养和上班。求个稳当。
向巧玲得到别人的转达,想到颜浩说的话,没二话就答应了。打了个招呼,那位向巧玲20岁的族叔第二天就领到了工服。到车间上班了。负责到炮制车间烧锅炉。
属于拉上闸就能下班的那种。清闲无比。待遇还不比别人差。
这下村里的舆论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再也没人把不孝挂在嘴上了。而是说向有志和黄丽萍两口子脑子坏掉了。有这么个出息的闺女居然不好好哄着,供着。居然搞到现在这个局面,都是自找的。
开完庭,向有志把责任大部分都扛了下来。换来的是黄丽萍的缓刑。黄丽萍回到村里原本还想着跟人诉苦。结果发现往日那些邻居全都避而远之。没辙,只好回娘家村里去寻求安慰。结果人刚进门,弟媳就开炮了。
“大姑姐,当初你可是说只借一个月的。现在一个月眼看就要到了。你啥时候还钱啊?”
“……这钱,暂时没办法还了。房子被法院判回去了。”黄丽萍解释到。
“……那不行,那我们家的新房子还等着钱开工呢。我不管,你去偷也好抢也罢。不能耽误了我们家建房子。否则,到时候你外甥娶不到媳妇儿,断了你们老黄家的香火,你担不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