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4章 这事你怎么解释?(2/2)
两人一来二去讨论了许多细节问题,在一番激烈争论中,王老最后总结道:“总之,我们的目的还是希望多分配给我们些合金资源,其他方面的事情暂时先不说。”
这次王老显然是有所求而来,所以林小飞也不好太过强硬拒绝,便提出折衷方案——增加一半成,而最终二人在这一点达成一致,各自保留一点空间让对方有台阶可下,避免彻底谈崩。
最后在愉快而又带有几分幽默意味的氛围下结束了这段充满博弈的对话。
然后一行人进了办公楼,走进一间会议室商议具体的实施方案和未来合作计划,同时享受着片刻轻松的时刻。
大概因为大家都意识到,在这种局面里既要坚持原则,又要维持良好的合作与人际关系。
这并不是为了那点提升,而是谈到了核心问题。
确实,他这次前来,是为了宋明华发明的航空发动机所用的新材料而来。
准确来说,是宋明华研制的新型合金材料。七机部最近研发火箭发动机时遇到了瓶颈,要将卫星送上太空,发动机的质量必须过硬。
没有高性能材料支持,航天技术根本无法进展。
尽管七机部上下拼搏大半年,依旧进展迟缓,特别是各种金属合金的研发屡屡受挫。
而上面对此事高度重视,多次催促。
他也清楚其中的利害关系。尽管国内已经掌握了一些先进军事技术,但在国际上的地位还需进一步提升。希望通过这个项目提高国际知名度与声望。
当前全球只有三个国家掌握了发射人造卫星的技术,即苏联、美国以及法国。听说英国和日本也在尝试争抢这一荣誉。
这两个国家曾经给我国制造了不小的困扰,尤其是在关键技术领域竞争激烈,绝不容许对方占据上风。因此,必须在这些竞争对手之前成功发射卫星,争一口气。
在此背景下,七机部研究团队夜以继日寻找适配材料。
后来,一位姓沈的专家透露了一个线索,提到一个新厂生产的轻量级合金。钱老了解到这种新材料,并对其性能指标进行了评估,发现其潜力巨大,可能极大提升发动机性能,减轻发动机重量并携带更多燃料。
但问题是这种新型合金材料产量有限,大部分被分配给了其他重要项目,供给到他们手里的很少,只够做一些初步实验。
王教授得知情况后,不得不亲自登门拜会,希望获得所需资源,特别是为了利用宋明华团队的技术突破。
为了争取利益空间,王老决定采用一些策略进行交涉。
";发动机?对了,你这里搞的是航空发动机!要不这样,咱们一起合作,说不定能搞出更厉害的东西呢!";
宋明华一眼识破这是套近乎,笑着回答,“首长,两者并不相同。”
“算了吧。”他明白,合作可以,但不能拿走他的核心技术和物资。
王教授继续尝试,“不一样?它们都在天空飞啊,再说我们的经验比您这边多很多。”
“别开玩笑了。”宋明华严肃说道:“我们使用的推力方式截然不同。”见王教授没料到这一点,他又补一句:”喷射方向决定了运行原理。“
无奈下,王教授转移话题:";那你们自己继续吧……但我得提醒你,开发这样的高科技产品非常艰难,你的同行们也遇到很大麻烦。";
宋明华虚心接受建议:“我们会努力的,但我们目前的重点是保证自己的任务完成好。”
随后,两人商议tiG01的分配方案。王教授提出增加比例,并解释背后原因。宋明华思考片刻之后提议,减慢自己的航空项目进程,让一部分合金材料给七机部使用。
双方就此展开详细讨论。宋明华愿意拿出原本应留作内部使用的份额供火箭项目测试;同时为保证公平合理地分配其余合金材料,决定保留部分份额待实际需求明确后再行分配。
王老对此结果表示满意并承诺,若成功发射,将不会忘掉贡献巨大的机械厂,随后杨小涛联系钢铁生产安排新的物资分配计划。
双方很快达成了共识,会议室的气氛立刻变得和谐起来。
张老没料到这么快就能完成任务,内心放松了不少,随后与在场的人闲聊起之前的事。
“你们机械厂这次做得对,别有太多心理压力。”
“那些多管闲事的人,都是心怀鬼胎,不用放在心上。”
李文博和孙建国在一旁专注地聆听着。
别看张老平日里随和大方,不拘小节,可人家既有本事又有背景。他对你和颜悦色、谈笑风生,并不代表没能力,而是因为有实力才不计较这些小地方。
有种说法是,有能力的人往往显得不太计较面子,没能力的人则格外看重面子。
“张老,您知道李涛的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