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4章 三百斤官银(2/2)
宋家老太爷?不是说宋家是靠饭店起的家吗?难道从上一辈就开始做这买卖了?
不过想想也挺合理的,如果宋家老爷子没接触这些东西,那宋家怎么会靠这些发家?
看到宋老太爷和刘援朝父亲的合照,一切也都清晰明了了。
刘援朝的父亲做过青蚨门的账房,宋家跟青蚨门有关联就正常不过了。
“张大爷,我有一事不明,宋家为啥要在郊区盖阴宅呢?难道院子里葬的是宋老太爷?”
张聋子用裁纸刀瞧了瞧桌子,嘴角露出一丝微笑,这笑表达的情绪太多,好像有羡慕,嫉妒,恨。
“甲申年,李闯王埋银,暗渠改道。宋家二十年前刨出三百斤官银,拿朱砂填了坑,说是镇邪。”
啥玩意?三百斤官银?
宋家挖到闯王埋的银子了?这特么是什么狗屎运气?
怪不得宋家起来的那么快,原来是靠的这些官银。
张聋子刚才的笑,明显是对宋家的狗屎运的羡慕。
二十年前,三百斤官银,是什么概念?
我想不通。
见我们如此吃惊,张聋子咧开缺牙的嘴,说道:“宋老二找人配的火药方子,说是炸山采石,结果把李闯王的藏兵洞给炸出来了,要不然他们现在凭啥在黑白两道都有话语权?”
张聋子说着,颤颤巍巍的掀开炕席,露出一个地窖口。
“下去瞧瞧?比宋家院子精彩。”
包子举着蜡烛打头阵,刚下到第三步就踩到团软乎乎的东西。
烛光一晃,满墙的青铜器x光片泛着幽幽绿光,地上散落着石膏模具,最里头还摆着一台裹满泥浆的真空铸造机。
这特么是做青铜器赝品的流水线!
“当年宋家还找我仿司母戊鼎,说是要给博物馆捐个复制品。”
张聋子用裁纸刀戳了戳墙角的木箱,箱盖“吱呀”一声掀开,满满一箱崇祯通宝哗啦哗啦流淌出来。
“他们用这批钱雇人挖地道,从铜驼巷直通他们西郊老宅。”
我突然想起荒院里那些满血的镇魂瓮,敢情宋家养阴宅不是为了镇邪,是特么给盗掘地道打掩护,那些陶瓮封着的黄裱纸,怕不是用来标记地下宝藏的坐标?
想到这里,我掏出夹层铜钱在张聋子眼前晃了晃,老头的瞳孔猛然收缩。
“你们砸了镇魂瓮?”
包子点点头,说不小心踢碎的。
“哈哈哈,宋老二要郁闷了,别看他官做的不小,但对这些迷信的很。”
张聋子好像对宋家很熟悉,我犹豫了半天,还是问出了心中那个问题。
“张老爷,您老知道九鼎图吗?这东西真的存在吗?”
张聋子闻言,不自觉的握紧了手中的裁纸刀。
沉吟片刻后,他缓缓坐在凳子上说道:“关于九鼎图,有很多传说,有的说九鼎图在三种同源不同形的玉上,有的说九鼎图是活图,需要借助天象才能看到,还有的说九鼎图就藏在某个鼎中,对应的是某种纹路。”
张聋子顿了顿,手指敲击在桌子上,发出很有节奏的声响。
“但我觉得,九鼎图或许真的存于世上,但具体在哪,没人知道,青蚨门寻了几十年,应该有些眉目,但可不可靠就是令一说了,至于宋家,知道的应该不比青蚨门多。”
张聋子说完,突然掀开八仙桌,藏在桌底的机关“咔咔”转动。
整面墙的x光片奇奇翻面,背面居然是朱砂描的洛邑地脉图,九条红线凝成一个鼎形图案,鼎耳位置标注着“牧野”二字。
这是什么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