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凤阳会战(1/2)
马超对多尔衮的忠诚并无太多担忧,因为他早有布局,不仅将原清国皇室成员安置在河套,还安排乞活军负责安置那些失去武装的几十万满人。
如此一来,无论是跟随自己出征的多尔衮,还是与高杰一同前往朝鲜的济尔哈朗,即便心中有反叛的念头,也会因顾及族人的安危而投鼠忌器。
多尔衮所部皆是精锐骑兵,军令一下,他们如离弦之箭,一昼夜便行军两百里。
第二日,他们便与倭寇的一千先锋部队相遇,多尔衮一声令下,满军将士们便骑马端枪,蜂拥着冲向敌人,瞬间就将倭寇先锋击溃。
初战告捷后,多尔衮没有丝毫懈怠,立即展开兵力,在当地大肆破坏道路、桥梁、隘口,意图迟滞倭寇部队的通行。
可好景不长,随着倭寇大股部队如潮水般涌来,两军武器差距上的悬殊,很快就造成了战场态势的逆转。
倭寇装备着先进的新式枪炮,而满军却仍然是冷热武器混装,双方的战斗仅仅持续了一个时辰,三千满军先锋便折损过半。
多尔衮心急如焚,但为了能完成佯攻任务,他红着眼睛,咬牙下达了分兵命令。
两万多满军被分成十支小股部队,他们如灵动的游蛇,绕过倭寇军队主力,向着滁州境内继续突击深入。
既然正面打不过,那就避其锋芒,攻击敌人薄弱的部位,截断敌人的补给线,占领敌人统治区内的城池要塞,迫使敌人也跟着分散兵力反身回援。
可倭寇军队接下来的举动,却大大出乎了多尔衮的意料。
他们非但没有回身救援,反而加快了行军速度,向着马超所在的凤阳府方向而去。
倭寇有着清晰的战略目标,他们并不在意土地的得失,而是把消灭人民军主力作为首要任务,根本就没有把快马弯刀的满人放在心上。
因为他们深知,人民军才是中华大地上最能打的军队,只要能消灭了人民军,满军和旧明军之类的军阀势力,将很快就会被他们所征服。
与此同时,马超在距离凤阳都城三十里处,也与倭寇主力军团狭路相逢,一场激烈的战斗就此爆发。
特战混成旅凭借着强大的火力输出,在战场上占尽了优势。倭寇军队不敢集结,只得撤向了凤阳都城。
然而马超所不知道的是,随着第一军团和多尔衮的战败,南方的倭寇军队正如同饥饿的狼群,向着他所在的位置迅速包围而来。
王小强的第三军团,被刘佳率领的大宋军队死死缠住,双方陷入了更为惨烈的胶着战,无法脱身前来支援。
中路军经过几日的攻防大战后,马超终于踏入了满目疮痍的凤阳城。
城内一片死寂,不见百姓的身影,粮食储备更是空空如也,甚至连干净的水源都难以寻觅,这让马超的心中不禁感觉沮丧。
可随着越来越多的倭寇和大宋军队抵达,凤阳很快就成了一座孤城。双方不分昼夜,战斗的喊杀声、枪炮声此起彼伏。
马超通过望远镜,看见周边尽是倭寇军队的营地,随处可见的膏药旗和大宋国三辰旗,在深秋的寒风中肆意飘动,仿佛在向城内的人民军发起的示威。
“倭寇哪里来的这么多军队?”马超心有不甘的喃喃自语,声音中带着一丝疲惫与困惑。
站在一旁的王朝,前几日在战斗中负伤,一只手臂被用纱布包裹着吊在脖子上,回应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