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剩余不多的私产(2/2)
说到这里,林岚玉讥讽的看了看贾母,又转头看了看一旁的贾政。
“我养父原想着有这些产业在,再加上这笔银子,即便日后贾家没落了,但总归日子还是能安安稳稳的过下去的。
本郡主虽不乐意沾上你们家,但看在我养父与姐姐的面子上,只要本郡主还在京中,这京中也无人敢欺辱到你们头上去。
奈何……谁曾想,本郡主让人去查的时候才知晓,这些年下来,莫说产出了,昔年我养母名下的这些产业,不知何时早已易主,成了贵府王夫人的私产。
本郡主费尽心思,也只拿回来这两处庄子,并这仨瓜俩枣的东西。
别的那些,却是都随着你们家二太太名下的财产一并,被朝廷罚没了。
你们总不能指望我再去给你们强抢回来吧?本郡主虽是郡主,却也是守法的。”
更何况,以她和他们贾家的关系,可不值当她为他们做到那等地步。
林如海的意思很明白,贾敏的嫁妆,他林家不会动。
当年带走的那些,不管还剩下多少,日后都会留给林黛玉,毕竟林黛玉是贾敏的亲生女儿,这些东西贾家就不要肖想了。
原本留在京中的这些,几乎占据了贾敏嫁妆的三分之一,原本应该成为贾家日后安稳生活的依仗,但谁让贾母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放任王夫人私吞自己女儿的嫁妆?
如今不管能拿回来多少,都已经是她们尽了全力的结果。
要怪,就怪贾家自己作死,怪不得旁人半点儿。
日后贾家众人也别指望做什么富家翁了,到乡下去守着这两处庄子和名下的田产过日子吧。
不管是佃出去,还是自己耕种,他林如海管不着,也别指望他会管他们。
反正理论上来说,林如海就算是看在贾敏的面子上,也只需要顾着贾母就好。
若非他不愿自己的女儿坏了名声,又更不愿再被贾家沾上,便是这两处庄子,贾家众人也不要想。
对于林如海这样的安排,贾母整个人脸色张红,还没说得出什么话来,邢夫人先不干了。
毕竟林如海的意思很明白,两处庄子都给贾母,要分给谁,怎么分,她们贾家人自己决定,他是不管的。
可这怎么分?
林岚玉才不关心贾家接下来要怎么窝里斗。
反正当初与她和姐姐有交情的三个姑娘,两个已经出嫁的出嫁,远走的远走,另一个如今改了名字,寄住在庙中,一心青灯古佛,她且还愁着呢。
王熙凤跟贾琏夫妇这些年在林岚玉的影响下,虽然仍然算不得什么大好人,但也积攒了一些银子,在北疆过自己的小日子,还是可以的。
所以他们倒是没有要跟二房抢的意思,大房二房各分了一套庄子,即便贾母这个时候再偏心贾宝玉,但谁让如今之所以只落得这些东西,全都是贾母跟王夫人自己造的孽?
就算是二房脸皮厚想占便宜选大一点的那个,也得邢夫人能答应才行。
最后,贾母和贾政要了一套稍微小一些的庄子,
大房人多,且贾母也知晓此事二房对不住大房良多,是而在邢夫人跳起来争抢的时候,贾母什么都没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任由邢夫人选走了大一些的那处田庄。
至于李纨?她是守寡的节妇,即便是抄家,也没有动她的嫁妆,自然是早早的就带着儿子贾兰远离了贾家。
处理完贾家这些事情,林岚玉又让贾家众人在自己的院子里好好休整了两天,便让人雇了马车,送贾家众人离开了。
临走之前,将邢岫烟也给邢夫人送了回去。
好在邢夫人虽说臭着一张脸,到底没有赶邢岫烟走,得知贾家被下了大牢的这一个月,邢岫烟一直都被林岚玉安置在北静王府,她还戳着这姑娘的脑门儿,好一阵骂邢岫烟沾了福气。
林岚玉没去管这家人,等白露回来送消息,说贾家众人全都离开京城,日后短时间内,怕是都不会再京中出现了,她便点点头,准备将这事儿去信给林如海一封,而后便算在她这里落幕了。
却不曾想,白露犹豫了一下,又补了一句。
“奴婢瞧见贾家离开前,薛家姑娘身边的贴身丫鬟,曾去送过一次东西。”
只是白露毕竟只是负责去帮忙的,又只是丫鬟,并不方便近身,也不知道薛宝钗让自己的丫鬟去究竟都做些什么。
只知道那丫鬟手上是拎着东西的,且瞧着十分有分量的模样。
林岚玉闻言,倒是惊诧了一下。
她本以为薛宝钗对贾家众人,应该是十分深恶痛绝才对。
就算是不到深恶痛绝的地步,但是给贾家送银子什么的,似乎,也不符合薛宝钗对贾家人的感情?
“可看清楚是送给大房的,还是二房的?”
“奴婢隐约瞧着,是给宝二爷的……”
林岚玉:……
有点儿意思。
这姑娘该不会是绕不开剧情线,突然脑子一热,又对贾宝玉生出了几分愧疚或者是什么情绪来吧?
那可万万要不得!
这般想着,林岚玉又想到自己已经许久不曾与薛宝钗有联系了。
想了想,便给薛宝钗下了一封帖子,请她过府一叙。
薛宝钗接到林岚玉的帖子后,倒是表现的十分镇定模样。
第二天不仅早早的便来赴约,甚至还带来了一份喜饼,说是她家大嫂产子,虽说如今特殊时期,不便张扬,但自家人私底下沾沾喜气,却还是无妨的。
林岚玉对这些东西兴趣不大,但对薛宝钗给贾宝玉“礼轻情意重”这事儿,十分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