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7章 新旧理念的碰撞,刘玄德请战西进(1/2)
在一方势力下,面对一些选择时出现分歧,这是极正常的现象,不出现反倒不正常了,因为那就成一潭死水了。
围绕青州所展开的攻略,夏侯惇是想从快解决袁谭、刘备所部,这样夺取青州的消息传至官渡,势必能提振己部士气与军心,重挫袁绍麾下斗志,甚至还能抽调部分精锐驰援,如张辽、张绣所领两部精骑,这样此消彼长下,所部势力必能在官渡一带战胜袁绍,取得这一阶段的最终胜利。
而曹昂呢,他想的是将青州拿下的前提,能够尽可能增强实控青州的根基,让青州治下诸族知晓曹氏之威,叫各方小割据群体纳归曹氏麾下,使臧霸、吴敦、孙观、孙康、董袭、邓当等将悉数知晓背叛的严重后果。
一种结果下存有两种想法。
关键谁还都没有错。
夏侯惇更多考虑的是官渡前线,因为夏侯惇清楚的知道,曹操一旦出现任何意外,那么曹氏基业就必生动荡。
哪怕曹昂历练出来了,但在很多时候啊,曹昂取代不了曹操,因为曹操有今日,是过去十余载打拼沉淀下才凝聚起来了。
跟曹操比起来,曹昂还是太嫩了!
而曹昂更多考虑的是曹袁之战结束后,袁绍麾下一旦兵败官渡等地,袁绍调集的精锐势必受损严重。
甚至此战的惨败,会使袁绍所控诸州各郡动荡起来,如此千载难逢的机会,不把青州实控起来,曹昂是不甘心的。
这就跟当初征伐荆州一样。
曹昂发动伐荆一役的前提是什么?
是荆南诸郡会在长沙太守张羡的推动下,掀起对刘表的彻底反叛,以此荆南浪潮一旦出现,势必会牵制住刘表麾下部分精锐。
紧密围绕这一前提下,曹昂携参与讨袁之战大捷之威,继而掀起了席卷荆北诸郡的战事,这才最终拿下了荆北之地。
现在又有了类似的契机。
这如何能让曹昂舍弃啊。
甚至随着袁绍的惨败,在解决了青州诸郡各国后,甚至还有机会横跨黄河,夺取部分黄河以北的城池地盘。
如果真能促成此事的话,那么紧密围绕青兖两州之地,再加上司隶校尉部,会同一条天险般的黄河,构建起的防线就更加稳固了!!
“子修,你到底是怎样想的?!”
“适才人多,某给你面子!!”
“但现在帐内就咱们叔侄在,索性把话都挑明讲开,你是不是不想驰援官渡啊!!”
是夜,中军所在。
把守帅帐的典满、许仪二将,还有值守的天策卫,听到帅帐内响起的声音,无不警惕的看向各处,以避免有外人靠近。
不过夏侯惇的话,在所难免的叫一些人多想。
“叔父有句话说的没错,侄儿的确没有想过驰援官渡前线。”彼时,在帅帐之内,迎着夏侯惇的注视,曹昂表情正色道。
“你说什么?!”
夏侯惇难以置信的看向曹昂。
他想到无数种可能,可唯独没有想到曹昂会讲这些话,而且还是当着他的面,这由不得夏侯惇不多想。
“叔父觉得依着我父的脾性,会愿意看到侄儿率部去驰援吗?”曹昂表情没有变化,反倒是问起夏侯惇。
“作为当朝司空,曹氏族长,还是侄儿的父亲,在曹袁之战如此重要一战下,围绕黄河两岸与那国贼袁绍斡旋激战,今下是与袁军对峙许久不假,但您难道不知我父的脾性吗?”
夏侯惇沉默了。
理性战胜了感性。
曹昂的话,让夏侯惇仔细琢磨下,这心底生出了认可。
的确。
就曹孟德这样骄傲的人,如何能接受自家儿子的驰援。
“那某……”
想到这里,夏侯惇皱眉道。
“叔父,您万不能离开青州。”
可夏侯惇的话还没讲完,曹昂就出言打断了,“我军大费周折下,围绕青州展开的攻势与谋划,为的是什么?”
“不就是想从汝南袁氏的手里,将整个青州给夺回来吗?”
“这件事,哪怕是父亲知晓了,也肯定不会让您离开青州的。”
“青州治下如此复杂,除了叔父您率部在此坐镇,能够确保万无一失外,换作是谁来都不好使!”
曹昂的话,让夏侯惇一时不知该怎样说。
曹昂如此捧着,他总不能否定吧?
这要是否定了,岂不是在否定他自己?
可要是不否定,他所担心的事,又该如何解决?
“叔父,侄儿说句掏心窝子的话。”
见夏侯惇不言,曹昂上前,郑重朝夏侯惇一礼道:“您觉得我父跟那袁本初比起来,孰强孰弱?”
“自然是乃父!!”
夏侯惇不假思索道:“那袁本初也就是仗着四世三公的名号,不然就他那优柔寡断,患得患失的脾性,如何能够雄踞河北之地啊!!”
不同年龄段,对不同人的看法,是完全不一样的。
尤其是评价的,还是所熟悉的人。
夏侯惇不是没见过袁绍,对此人是怎样的脾性,做派,夏侯惇全都看在眼里,哪怕抛开曹氏、夏侯两族的紧密关系,就脾性桀骜的夏侯惇,也瞧不上虚伪的袁绍。
“既然是这样,那叔父为何要担心官渡前线?”
曹昂顺势反问道:“叔父别忘了,除了我父以外,还有奉孝、公达君他们随军,更有子廉叔父等将参战。”
“最最重要的一点,是子和叔父统辖的虎豹骑,还有吕奉先帮着执掌,如此规模难道还战不胜袁绍?”
“子修啊!!某虽瞧不上那袁绍,可其麾下的兵马却远超乃父所辖啊!”夏侯惇听后,皱眉对曹昂道。
“这不是差一两万,这是差了很多,此等悬殊的仗,子修你没有打过,所以你根本不知其中的难啊。”
这也是夏侯惇一再强调,想尽快结束青州之战,以此帮到官渡前线的原因所在。
当初在徐州时,那是没有办法。
领兵初至青州时,那也是形势所迫。
可现在不一样了,青州时局彻底扭转了,此等态势下,叫夏侯惇眼睁睁的看着,那根本不符合他的脾性。
“可历朝历代,以少胜多的战绩可不少!”
迎着夏侯惇的注视,曹昂语气铿锵道:“别人既能做到,那侄儿相信我父也能做到!!因为我父乃是当朝司空,是百年难遇的一代豪杰!!”
夏侯惇沉默了。
看着曹昂那坚毅的眼神,夏侯惇有些恍惚。
像。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