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5章 再来(1/2)
送走刘姐,蔡韵韵神色带着几分狐疑,几步走到王景行身边,小声说道:“老板,我感觉这个女人很奇怪。”
王景行正低头看着刚入手的五彩花鸟纹盘,闻言抬起头,眼中闪过一丝疑惑,反问道:“怎么奇怪了?”
蔡韵韵微微皱着眉,回想着刚才的场景,说道:“您瞧她那模样,看咱们店里的古玩,眼神里全是陌生,一点行家的感觉都没有,怎么看都不像个收藏家。”
她一边说,一边比划着刘姐刚才进店时的样子,“而且啊,她走进店里,戴着个大墨镜,遮了半张脸,左顾右盼的,那鬼鬼祟祟的劲儿,好像生怕被别人发现,我瞧着心里直发毛,您说,她该不会是小偷吧?还有她拿来的那个瓷盘,别是赃物啊!”
王景行听着蔡韵韵的一番分析,轻轻摇了摇头,语气笃定地说:“应该不是小偷,这女的虽然行为有点古怪,但举手投足间那股子气质,更像在机关单位上班的。”
“在机关里待久了,行事风格难免会谨慎些,可能她对古玩这行不熟,又怕露怯,才会表现得小心翼翼。”
听老板这么说,蔡韵韵也没话说,反正交易已经完了,以后也不会有交集。
谁能想到,仅仅一个星期后,刘姐的身影再度出现在古玩店门口。
刘姐走进店里,径直走到王景行面前,神色平静,像上次一样,礼貌地开口:“老板,帮我看看这两件古董什么价格。”
说着,她从随身的包里小心翼翼地拿出一个长条形包裹和一个精致的小盒子。
王景行放下手中正在擦拭的古董摆件,接过刘姐递来的东西。
他先打开长条形包裹,一幅古画缓缓展露在眼前。
随着画卷展开,王景行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脱口而出:“居然是郑板桥的《墨竹图》立轴!”
这幅画尺寸不算大,高约66厘米,宽大概40厘米。
画面中,几竿修长的竹子挺拔而立,枝叶疏密有致,疏朗间透着一股空灵之气。
郑板桥那独树一帜的笔法在这幅画上展现得淋漓尽致,苍劲有力却又不失洒脱之意。
墨色的浓淡处理得恰到好处,“瘦劲孤高”的艺术风格跃然纸上。
竹叶的画法十分讲究,以“个”字、“介”字巧妙组合,笔势连贯流畅,自然天成。
王景行双手轻轻摩挲着纸张,感受着纸张独特的质感。
他一下就判断出这是清代中期典型竹纸的质地,纸张微微泛黄,却韧性十足。
接着,他开启透视,仔细观察墨色,只见墨色沉厚均匀,深入纸背,毫无后加笔墨的痕迹,显然是历经岁月沉淀的结果。
画的上方,题有一首诗:“一枝瘦竹傲风霜,不学群芳斗艳妆。老干横生天地气,任他桃李闹春光。”
法笔力雄浑大气,又不失灵动之美,结体欹侧多变,充满了郑板桥自创“六分半书”的独特魅力。
再看款署“乾隆壬午秋日,板桥郑燮写于潍县署中”。
钤印“郑燮印”、“七品官耳”,无论是印色的陈旧感,还是印文的风格,都与郑板桥所处时代的特征高度相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