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6章 开始辩论了(2/2)
旁边周主任也兴奋的点头。
这大家伙,要是造出来真能飞起来。
那就厉害了!
一次性可以给前线运送不知道多少物资!
赵大帅看见这个大家伙,那还不得激动的跳起来?
参观结束后,张院长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他原本以为运20项目会面临诸多困难和挑战,甚至可能无法达到预期的目标。
但通过这次实地参观,他亲眼目睹了运20项目团队的实力和努力,看到了那些先进的技术和精湛的工艺。
他意识到,龙晨带领的这个团队正在创造一个奇迹,他们不仅打破了传统观念的束缚,更让大夏国的航空工业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
从基地出来。
周主任问张院长的心情怎么样。
张院长有些惭愧的说,“看来我真的是小看了龙晨和他的团队,运20项目必将成为我们大夏国航空事业的一座里程碑……”
“但是,就目前眼下的需要,运20这种摸着石头过河的大型运输机,恐怕并不能做到随时都可以起飞,甚至在战场上使用的效果,我们的伊尔-14仿制机项目,依旧要正常进行。”
周主任点点头。
他也是这个想法。
虽说龙晨从来没有让他失望过。
但凡事都不能靠赌,前线运输能力告急,后方必须马上想办法解决。
运20固然是个很美好的期望,可一旦到时候无法正常起飞,或者无法在战场上使用,那将会对前线的战况造成很大的延误。
所以原创机型和仿制机型必须两步走。
……
张院长回到航空工程院学院后,继续带着人对伊尔-14的仿制工作却全力以赴。
他亲自坐镇指挥,组织专家团队对每一个技术细节进行反复研究和打磨。
“我们要确保仿制机的性能与原版无异,这是我们追赶国际先进水平的重要一步。”
张院长在项目会议上强调道。
日子一天天过去,伊尔-14的样机建造工作都进入了关键阶段。
这期间,两个项目团队都被中部地区的大领导们叫过去,因为现在双方都在搞运输机,可是谁的更厉害,大领导们很想知道,而且大领导们还叫了不少专家过来。
运20和伊尔-14仿制机两个项目团队齐聚一堂。
林朵朵胎体龙晨出息,首先介绍了运20的设计理念和目前的进展情况。
“运20采用了全新的气动布局和先进的材料技术,旨在实现更大的运载能力和更远的航程。”
她的讲解清晰明了,引起了不少专家的兴趣,但也有一些人面露怀疑之色。
随后,航空工程院的专家介绍了伊尔-14仿制机的情况。
“我们严格按照原版图纸进行仿制,对每一个零部件都进行了精细加工和质量检测。”
他们展示的成果确实令人瞩目,伊尔-14仿制机的各项性能指标都与预期相符。
会议进入讨论环节,双方就技术难点、创新点等问题展开了激烈争论。
支持运20的专家认为,虽然风险高,但一旦成功,将使大夏国航空事业实现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