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其他小说 > 与君重逢时 > 第605章 娘家的支持

第605章 娘家的支持(2/2)

目录
好书推荐: 问鼎:从一等功臣到权力巅峰 大国工业:你一个民营企业搞航母? 红月重临 末世多子多福,我一天捡一个女神 皇宫太监:我能召唤影子军团! 回到古代当太傅 醉于盛世 红颜法神 穿越之直播大唐 原神:鄙人最擅长献祭,别哭

因为有信心能做好,他任何时候都敢展现自己,即使暂时做不好也不担心被训斥、嘲笑。

这种底气的习得,靠的是父母的鼓励和支持。

如果总盯着孩子的缺点,常用侮辱、挖苦等方式批评他不行,孩子的自尊心就会受到打击。

那些消极负面的评价不断提醒着孩子的不足,他会慢慢变得畏首畏尾,不敢轻易展现自己。

自卑,源于内在的负面自我评价,根植于内在的匮乏与无力。

有远见的父母,懂得赋予孩子强大的底气。

有人托底的孩子,才有勇往直前的勇气。

第四,孩子总是沉浸在阅读里。

犹记得一年级新生开学第一周时,有家长在群里问老师:今天有作业吗?

现在的一、二年级孩子,放学后是不准布置作业的,但老师还是提了一个小建议:培养阅读习惯,每天坚持30分钟。因为,从小就爱阅读的孩子,其优势将在上中学后会明显体现出来。

加拿大国家首席教授基思·斯坦诺维奇指出,阅读也是有“马太效应”的。

越爱阅读的孩子理解能力、学习能力越强,这又进一步刺激了他的求知欲,越发喜欢阅读。

良性循环一段时间之后,爱阅读与不爱阅读的孩子,差距将越来越大。

家庭教育至关重要的一环,就是父母督促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

低年级的孩子识字量有限,父母陪读可以激发他的阅读兴趣。

高年级的孩子能自行阅读了,可为他创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让他养成每天读几页书的习惯。

让孩子“以书为友”,才是他一辈子的财富。

第五,孩子懂得与人为善。

哈佛大学一项研究表明,80%的父母更关心孩子的学习成绩好坏,不关心孩子“是否懂得关心他人”。

所以在录取学生时,更倾向于录取那些“关心他人和社会”的学生。

人品,比能力更能决定孩子的命运。

一个孩子如果没有良善的底线,长大后很可能做出违背道德或者法律的事。

轻则影响人际关系的和谐、危害个人发展,重则伤害他人,危害社会。

与人为善的品质也要从小养成,千万别以为小时候没学过的孩子,长大突然就懂了。

恰恰相反,儿童时期没被教育好的孩子,更容易陷入“自我中心”,自私自利。

所以平常我们要教会孩子热心助人,关心他人,鼓励孩子主动表达善意。

家长也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率先给孩子做好道德的榜样。

人品好的家长,孩子也差不了。

第六,孩子可以想哭就哭。

街上看到一个小姑娘,双眼浸满泪水,明明难过极了却又不敢哭。

因为闹着吃冰激凌,妈妈拒绝了,还吓唬她说:“你再哭,我就不管你了!”说罢掉头就走。

小姑娘虽然吓得不敢再哭,可眼泪还是抑制不住地在她眼眶里打转。

不哭不闹,却让人无比心疼。

如果孩子每次委屈的时候,只会忍着,其实是为人父母的失败。

因为孩子不确定自己是否被爱、被重视,即使心里痛苦也不敢说。不敢哭、不敢闹,即使开心时也做不到完全释放自己,活得自卑又拧巴。

孩子能做到想哭就哭,其实是变好的征兆。

她既不压抑自己,也不讨好别人,始终忠诚于内心真实的自己,才能活得阳光而明朗。

第七,孩子懂得欣赏自己。

把孩子养得自我感觉良好,这其实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

因为他乐观、自信,懂得欣赏自己、悦纳自己。不因成绩不好而自卑,不因比不过其他同学而妄自菲薄,也不因别人的评价影响自己的判断。

这样的孩子自我价值感更高,无论身处何种境地,都能获得快乐和满足。

而这样“高价值感”的孩子,靠的是父母赋予价值。

心理学上有一个“镜中我”概念,即人通过镜子认识自己的外貌,通过他人的评价认识自我。

孩子的价值感,就源于父母这面“镜子”。

父母认为孩子可爱,孩子便觉得自己可爱;父母认为孩子优秀,孩子便觉得自己优秀;父母认为孩子好,孩子便觉得自己好。

父母与孩子的互动方式,决定了孩子与自己的相处方式。

懂得接纳、尊重、欣赏孩子的父母,才能养出同样接纳、尊重、欣赏自己的孩子。

目录
新书推荐: 亿万豪门的替身媳妇 婚后甜爱:腹黑老公小冤家 豪门天宠:别惹重生傲娇妻 逆天王妃:腹黑王爷哪里逃 破茧(恪纯) 权谋之一品凰后 雾散长安 续城之半生浮图 谜情深似海 撒娇妈咪最好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