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魏国风云(上)(2/2)
曹丕缓缓开口,语气低沉,“江东之败,虽以曹真为主责,但你亦有失职之责。朕念你多年来忠心耿耿,功勋卓着,即日起,降为平东将军,迁为青州刺史,徙封良成侯。”
“陛下……”
臧霸闻言,猛然抬头,脸上满是震惊与难以置信的神色。他万万没有想到,曹丕竟然会对他做出如此处置。
要知道,此前臧霸虽为徐州刺史,但青徐二州的军政大权,皆由其一手掌控,青徐二州,更可称得上是他臧霸的一言堂。
而如今,迁为青州刺史,徙封良成侯,明显是将他臧霸彻底剥离出了徐州的统治圈。
青州与徐州,虽仅一州之隔,但其地位与实力,却不可同日而语。
徐州乃是魏国东部重镇,兵精粮足,而青州却相对贫瘠,兵力薄弱。迁臧霸为青州刺史,实乃釜底抽薪之计,将臧霸一手经营的徐州军,彻底与他剥离开来。
到时曹丕只要再派一名都督,坐镇徐州,便可彻底架空臧霸,将其兵权剥夺,玩弄于股掌之中。
这对一生戎马,视兵权如生命的臧霸而言,无疑是致命的打击。
臧霸回想起之前甘宁所言,又想起曹真让孙观断后之举,心中如同压了一块巨石,沉重得喘不过气来,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十岁……
他心中明白,曹丕此举,并非完全是因为江东之败,更是因为忌惮他臧霸在徐州军中的威望,忌惮徐州军的实力。兔死狗烹,鸟尽弓藏,自古以来,功高震主者,往往难逃此劫。
可是如今,汉国大敌在侧,魏国正值危难之际,曹丕却依然不肯放过他臧霸,依然要对他痛下杀手,削弱他的兵权。
但或许,也正是因为汉国大敌当前,曹丕才只是将他贬为青州刺史,而没有彻底将他罢黜,而是留给他一线生机,让他继续为魏国效力,毕竟他已经无路可去……
“臣谢陛下恩典!”
臧霸谢恩之后,身躯僵硬地转身,缓缓走回自己的位置之上,他的背影,显得格外落寞而萧瑟,如同被抽去了脊梁骨一般,所有的言语,都哽咽在喉咙里,再也无法说出口。
那么在处置了曹真和臧霸后,曹丕便开始封赏那些在共县之战中与自己一起围杀典韦的诸将,这些人参与了围杀典韦,就不可能再投降刘瑁,这便是他们交给曹丕的投名状!
“曹仁听旨!”
曹仁连忙上前一步,躬身道:“臣曹仁,听候陛下旨意。”
“曹仁将军。”
曹丕看着曹仁,眼中终于流露出一丝真诚的欣赏之色,“你劳苦功高,又随先皇征战沙场,功勋卓着,今日朕便晋封你为大都督,总统诸州兵马!
如今我军在冀州、豫州先后失陷数郡之地,之后的土地,绝不容有失,你要好好布置防线,接下来的战斗,至关重要!”
“臣,领旨!”曹仁沉声应诺,神情肃穆。
大都督之位,责任重大,亦是荣耀之极。曹仁深知,此番受命,乃是曹丕对他的信任与重托,他只有竭尽全力,才能不负君恩。
如今魏国剩下的地盘已然不多,仅余豫、冀、兖、青、徐、幽、平七州之地,曹仁所要做的,就是用兵力和河道堆出几道防线来,阻止汉军继续南下,决不能让汉军轻易踏过边境。
“儁乂!”曹丕又说道。
“张合在此。”
“豫兖二州,乃我大魏腹心之地,人口密集,沃野千里,这二州的得失,关乎社稷安危,朕命你为豫兖二州都督,总督二州兵马,协助大都督统领二州防务,不得有失!”
“臣,领旨!”
张合亦是沉声应诺,神情凝重。豫兖二州,乃是魏国粮仓所在,若失豫兖,则魏国国力必将一蹶不振,再无翻身之可能。
“子廉!”
曹丕又看向曹洪,声音放缓,带着一丝温和之意。
“臣在!”
曹洪连忙上前一步,躬身应道。
“此次冀州战场,你的表现不错,成功拖延住了赵云的注意,为围杀典韦创造了机会,即日起,朕便封你为冀州都督,统领冀州兵马,镇守北方边境,防范常山、并州来犯之敌!”
“臣领旨谢恩!”
曹洪闻言,顿时喜出望外,连忙叩首谢恩,感激涕零。
自从被曹丕放逐巨鹿之后,他本以为此生再无出头之日,没想到曹丕竟然愿意再次启用他,并委以重任,这让他感激万分,心中的芥蒂一下子少了大半。
随后,曹丕又依次任命曹休为青徐二州都督,高览为幽州都督,戍守京畿。
同时,他令诸将各自统领麾下兵马,屯兵备战,屯田积粮,抓紧时间,积蓄力量,恢复兵力。
在一番恩威并施,论功行赏后,曹丕总算是勉强稳住了朝堂人心。
但曹丕心中清楚,丹阳、吴郡、颍川、汝南、中山五郡的失陷,远非表面上看到的那么简单。
如今魏国国力大衰,士气低落,人心浮动,想要恢复元气,绝非一朝一夕之功。
接下来,如何拖住刘瑁的精力,阻止汉军继续与魏军缠斗,才是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