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1章 下落(1/2)
特勤局深处,局长办公室内,百里晴刚刚启动了房间中的投影装置。
伴随着大量原本隐藏在墙壁、屋顶各处的小型设备发出嗡嗡声响,数十个投影画面瞬间取代了办公室原本的墙壁,那画面上所呈现的,正是“雾中城”各处的情景。
一部分画面上是浓雾弥漫的街道与建筑物,一部分画面上则是那片被诡异紫黑色晶簇覆盖的“污染区域”,还可以看到身穿沉重动力甲的深潜员们正在那片晶簇地块中四处活动,采集样本,设置环境监测装置。
“崇圣隐修会出现在雾中城,这件事让这片本就出现得十分蹊跷的异域显得更加可疑,现在特勤局派出了大量精锐深潜小队,不但要重点检查那座‘高塔’曾经扎根的地块,还在不断扩大对雾中城的探索范围,”百里晴说道,“目前为止,我们仍然没有找到这片浓雾的边界。”
于生则对百里晴办公室里这套黑科技惊叹不已,听到对方的话之后又下意识问了一句:“这都是实时画面?”
“没错,实时传输,一部分来自深潜员动力甲上的记录仪,一部分来自设置在各处的监控装置——通过轮班,现在雾中城二十四小时都有至少三支小队在活动,他们的‘脐带’装置能提供额外带宽,用于维持现实世界和那片异域的实时通讯,”百里晴说道,“下一步,我们打算在浓雾深处设置一套半永久的信号传输装置,用来搭建一条更稳定的现实-异域信道,这样就不需要依靠深潜员们提供带宽了。”
她说到这顿了顿,转头看向于生:“这还应该感谢胡狸小姐的帮助。”
于生:“啊?谢她?为啥?”
“特勤局的‘深潜’技术,只能把拥有灵魂的活人或者拥有机魂的机器送入异域,而用于维持现实-异域通讯的‘脐带’装置,也必须连接在有灵魂或机魂的个体上——这是一种复杂的‘灵能回响’技术,虽然解决了现实与异域之间的通信问题,其使用限制却很大,”百里晴耐心解释着,“而胡狸小姐提供的那些‘玄铁’……解决了其中最麻烦的部分。”
于生一下子就明白过来是怎么回事了。
特勤局的“机魂”……现在可以小规模量产了!
“目前还在测试阶段,”百里晴注意到于生的表情,又继续说道,“如果一切顺利,我们在不久的将来就能批量制造出可以与‘脐带’接驳的‘深潜通讯仪’,到时候,在那些已被探明的异域里就可以有信号了,这不但对特勤局的干员和深潜员意义重大,也能极大降低灵界侦探和调查员们在异域中行动时的风险。”
听着百里晴平静的讲述,于生却感觉这有点不真实,他没想到当初胡狸随手扔出来的“铁坨坨”竟然真的这么快就派上了用场,而且在可以预见的未来,这份用途甚至可能足以改变无数异域探索人员的命运——不过在惊愕感叹之余,他又想到了一个很实际的问题:“她那点产量够么?”
“我们只需要它来激发机魂,理论上,一台装置的用量很少很少,但坦白说……真要大批量生产的话还是不太够,”百里晴坦然说道,“所以我们也在做些别的研究,尝试搞明白那些‘灵狐玄铁’背后的原理。”
于生眨眨眼,感觉这挺不可思议的:“这也能研究出名堂?那玩意儿都有可能跟异世界的黑科技有关了……”
“但它能在我们这个宇宙稳定存在,”百里晴很认真地说道,“存在,就有存在的道理,这世界上没有什么黑科技,只有我们暂时不理解的奥秘。”
“好吧,确实是这么个道理,”于生挠了挠头发,认同了百里晴的说法,随后注意力便又放在了那些监控画面上,“那现在关于‘雾中城’,你们有什么发现吗?”
百里晴点点头:“最大的进展,是我们探明了雾中城的一些安全机制——
“那片异域中的雾气浓度不均,在大部分情况下,雾的浓度和危险度成正比,在能见度二十米以下的任何区域,都有概率遭遇实体,但同一时间同一区域似乎只会出现一种实体,至少目前是这样的;而在雾气最稀薄的几个区域,目前还没有实体的目击报告。据此,我们准备依照危险度来对雾中城的已探明区域进行标注,并且标记出几个‘安全区’和‘禁行区’。
“另外,我们也在尝试搞明白该异域的进入和脱出机制,已经有了些进展。目前基本可以确定,在雾气最稀薄的地方应该是存在能够返回现实的‘安全出口’的,只是出口开启条件还需要谨慎测试,现在只能大致判断跟‘镜面’有关。
“还有一点,就是雾中城的‘范围’——很巨大,截至目前,已探明的区域几乎已经达到了四分之一个界城,而且还没有找到它的边界。所以虽然还不能下定论,但局里不少人都认为那片异域可能真的有一座界城那么大,甚至有整个交界地那么大。”
于生若有所思地开口:“那崇圣隐修会的人跟这座‘雾中城’之间的联系……”
百里晴摇了摇头:“还没有找到线索,目前只能确定他们可能在很久以前就已经潜伏进来了——在那片污染地块采集到的晶簇样本带有长时间生长的痕迹。不过具体他们在那里潜伏了多久,又有着什么目的,还是要看接下来对那些邪教徒的审讯结果。
“总之根据现在掌握的情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们就只是非常低调地潜伏着,甚至可能都没有踏出过那座高塔,再加上异域的阻隔,以至于根本无人察觉他们的存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