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小说 > 历史排行榜,万朝皇帝卷起来了 > 第232章 安史之乱,老郭的表演舞台

第232章 安史之乱,老郭的表演舞台(1/2)

目录
好书推荐: 看见血条的我,选择打爆世界 娘娘套路深,三千宠爱集一身 我!概念神!镇压万古奇迹! 朔九晨星 春来江山笑 从放牛娃开始的古代生活 风徐徐且行 快穿之宿主是个反骨崽 星河征途 万人迷属性爆表,表小姐逆袭团宠

视频继续直播,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农历十一月初九日深夜,

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

联合同罗、奚、契丹、室韦、突厥等胡兵组成十五万大军(号称二十万),

催动渔阳鼙鼓,

掀起了震动史册的‘安史之乱’!

天下承平日久,

百姓累世未经兵灾。

因此,当他们看到叛军那‘烟尘千里、鼓噪震地’的威势时,

顿时便吓得六神无主、心胆俱裂。

沿途地方官或望风而降,或挂冠远遁,或被叛军擒杀,

无一能对安禄山的兵锋造成一丝有效的迟滞。

焦头烂额的老皇帝李隆基,

急忙发布勤王诏书,命令各地不惜一切代价阻止叛军攻入长安。”

“在此危急关头,

由于曾经长期负责北疆防务,

所以已年近六十岁的郭子仪被紧急召回。

他被朝廷任命为代理朔方节度使,负责从东面袭击叛军的侧翼。

这位本已退居二线的老同志,

竟然因此迎来了他‘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的开挂时刻!”

“提到‘安史之乱’,不得不再多提两句。

‘安史之乱’源于唐玄宗李隆基对杨贵妃的专宠,对奸臣的信任,以及对朝政的忽视,结果导致了大唐朝廷的腐败。

而唐玄宗李隆基又在边镇设立了十个节度使,

总兵力近五十万,

但中央禁军却仅有十余万人。

随着时间的推移,

节度使逐渐获得了行政和财政权力,

形成了尾大不掉之势,最终引发了安史之乱。”

“在安禄山造反之前,

皇太子和宰相,其实都已察觉到安禄山有造反的苗头。

杨国忠(算是干了一件人事)多次上疏揭示安禄山的野心,

这使得唐玄宗李隆基,也终于开始感到不安。

为了试探安禄山的真实意图,

杨国忠向李隆基建议召其进京,认为如果他有意造反,就会因心虚而不敢前来;

反之,如果他心怀坦荡,就一定会应邀前来。

李隆基采纳了这个建议,下旨召见安禄山。

不久,安禄山竟然真的如期进京,

这让李隆基心中的大石落地,

他庆幸自已没有错怪安禄山,于是在华清宫设宴款待。”

“酒酣耳热之际,安禄山突然在唐玄宗面前放声大哭。

一边哭,他还一边抱怨自已作为蕃人,受到了歧视。

虽然他没有什么学识,

但唐玄宗并不嫌弃,还不断地提拔他,

可杨国忠等人却对他无端仇恨,

于是请求唐玄宗为他主持公道。

这一番动人的哭诉,

让唐玄宗对安禄山产生了更深的同情和信任,

甚至最后还授予他左仆射的高位。”

这时候,就连狄仁杰都忍不住诧异道,

“这安禄山竟然还真的敢去京城?看来是我小瞧了他啊。”

武则天沉吟片刻后,说道:“安禄山奸雄之资,看来安史之乱,不简单啊!”

与此同时,

上了昏庸皇帝榜单的李隆基,此刻正咬牙切齿的问道:“安禄山找到了吗?”

姚崇躬身行礼道:“回陛下,尚无消息传来。恐怕还需要一段时间。”

“继续找!不把他碎尸万段,朕誓不罢休!”

“微臣领命!”

……

视频继续播放,苏治解说道,

“安禄山离开京城后,这才显露出他内心的胆怯。

他担心杨国忠在路上设有埋伏,

因此以最快的速度,返回了范阳老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天上掉下个炼丹炉 乱世修仙,从当兵发媳妇开始 百度西游 开局采花大盗,我靠恶名值逆袭 剑来与雪中:剑心刀魂 十年风雨刃含霜 少白观影少歌:魅力之赏 修仙从养蛊开始 白眉十三剑 武运昌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