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魏武挑人(2/2)
只不过没一会又急忙补充道,“山子,我自然是愿意和魏武一起走的,但那里毕竟路途遥远,我媳妇儿和我儿子……”
程理的媳妇儿一直跟小刘氏在米粉店帮忙,他儿子已经考上了秀才,正在京城一个书院念书。
程理这是怕他跟着走了,他媳妇儿和儿子没人照应。
“程大哥,咱们在一起这么多年了,你还不放心我么?”
程理叹气,“我不是不放心你,我就是担心他们俩没地方去。”
现在他是赵家请的西席先生,自然是住在赵府的,若他跟着魏武走了,那他媳妇儿和儿子在京城连个落脚的地方都没有。
赵小山一听就不了乐意了,“程大哥,你这话我就不乐意听,你这不是外道么。”
“都这么多年了,我大哥大嫂啥人你还不知道,你就放心吧,保证照顾好嫂子和侄子。”
“你放心吧,大侄子的学费我都包了,以后他若想回青州考试,我也会安排稳妥的人跟着,保证他的安全,至于嫂子,就还跟着我大嫂。”
听到赵小山如此保证,程理心里最后一丝担忧也消失了。
“行,我也不和你外道,以后就麻烦你们照顾他们娘俩了。”
程理十分激动,恨不得现在就启程出发。
这是一次机会,是以后不可多得的机会。
戎州虽然偏僻,但魏武是去那做县令的,他跟着做幕僚,直接就是师爷,若魏武做的好,他也能成为官身。
想他程理蹉跎半载,以为这辈子无望,没想到峰回路转,有一天竟能混成官身。
一想到这,程理便激动的浑身颤抖,他只等晚上和妻子儿子回来,将这好消息告诉他们。
第一个人选敲定后,剩下的人选便由魏武自己敲定了。
他读了这么多年书,也认识了不少同窗,其中不乏因为各种原因放弃继续科考的,要么弃文从商要么在家乡找一个小私塾教书,亦或者回到家中开办个启蒙私塾。
科举毕竟是大浪淘沙,能从千军万马中走出独木桥的毕竟是少数,这些天之骄子成为了最终的胜利者,被后人铭记。
但那些失败者的数量更多,他们虽然泯然众人,却不乏有德有才之人。
这次魏武便从之前的同窗里挑出来两个这样的人,成为了他的幕僚。
加上程理,魏武一共有了三个幕僚。
赵小山为了保证他的安全,又给他配了两个小厮和四个护卫。
这些事都做完,时间已经滑到了十一月中旬,魏武等不及过年,便匆匆忙忙启程出发,前往巴蜀戎州了。
按理说,像魏武这样的身份赴任,家中主母往往会给安排个妾室通房之类贴身伺候的,但魏武没提,赵娇娘便当没这回事,也装聋作哑的糊弄了过去。
赵小山更不会没事找事给姐姐找不自在,甚至连想都没往那个方向想。
甚至为了避免魏武犯错误,他还拜托程理帮忙看着点,叮嘱他一旦发现魏武什么异常情况一定要第一时间写信告知。
送走了魏武,赵娇娘又领着几个孩子回了赵府,这次她虽然没跟着去,但过完年春暖花开了也要走。
赵大壮一想到妹妹要远行,便心疼的不行,让她现在什么都不用想,就在家享福,想买什么都和大哥说,过年也在这过。
赵娇娘从未觉得自己作为出嫁女便是泼出去的水,她十分享受在娘家的日子,缺了什么少了什么也不客气,小刘氏和赵大壮甚至赵小山都对她十分宠溺。
临近年末,所有人都在为即将到来的春节做准备,赵大壮正算计着米粉铺子开到哪天,小刘氏和赵娇娘正领着两个女娃逛街买首饰。
程理走了,几个年龄小的男娃没了老师,也迎来了一次超长假期。
昌平公主的胎逐渐稳了下来,却开始孕吐了,吐的昏天暗地,整个人都开始瘦了。
昌平不舒服,赵小山的日子也不好过。
有时候赵小山在工部正忙着,公主府的下人便找了过来,说公主不舒服,希望驸马快点回去,搞得赵小山天天家里工部两头忙,每天日子过的十分充实。
正当赵家人都在积极迎接新年之际,李伯玉携妻带子从并州回京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