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五章 逸哥哥去哪儿了(求订阅)(1/2)
“圣人曰,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轰!
长刀裹挟千钧之力猛地砸在擂台上,崩碎的金石朝两侧掀飞。
洪辰星狼狈躲开,手中君子扇张开,浩然气大盛之间,将迎面击来的碎石、妖气阻隔。
他神情略有慌张,但在谢东安等几位学府天骄的鼓励下,比之前好上不少。
因而此刻,他在躲避之余,眼眸竟也能死死地盯着那头豹妖。
旋即,洪辰星蓦地咬牙,君子扇猛地挥舞两下,周身浩然气凝聚其上,“圣人曰,风起于微末之间,立于天地!”
便见两股方向相反的旋风从他身前拔地而起,内里的浩然气虽然只散发着微弱赤金,但在顷刻间便勾连天地灵气,使得原本只是手臂粗细的旋风,以极快地速度胀大数十上百倍。
竟是眨眼间便形成两道卷风勾连天和地,上抵阴云搅动风云,下达擂台,激荡地金石崩碎一层。
不止于此,两道卷风上面赤金光芒大盛,威势惊人地朝豹妖冲杀而去。
“来得好!”
豹妖以血核内的妖气附着身体,双手握刀,凶厉地妖瞳透过两股卷风的缝隙直视后方的洪辰星,咧着嘴露出一抹狰狞笑容:
“但这样的技法不觉得太过儿戏了吗?”
“打不中本座的技法,只是徒增自身消耗罢了!”
话音刚落,豹妖脚下猛地一跺,擂台上金石被这股巨力踩得瞬间崩碎。
接着它的身体便在妖气包裹之下化为一道漆黑暗淡的流光,划过一道诡异的弧线,那高达十丈的庞大妖躯竟从两股卷风笼罩的缝隙中穿过。
下一刻,那柄足有五个洪辰星身长的长刀猛地横在他的脑袋上。
洪辰星面露骇然,似乎根本没有预料到他这一招会被躲开,怔怔的站在原地,嗫嚅着张开嘴:
“圣人曰,曰……”
“死——”
豹妖瞧见他的模样,凌空横在擂台上,冲杀之势丝毫不减,双爪拖后猛地将长刀挥舞砸下。
铛——
便在此时,陈逸屈指一弹,一抹银白光芒划过,直接弹飞了那柄长刀,连带着豹妖一起掀翻,砸在千机塔外,轰然落地。
豹妖一个翻身跃起,瞪着陈逸状若癫狂的喊道:“小剑仙,你怎么能出手?!”
陈逸瞥了它一眼,身上的剑意瞬间压下,将它整个妖躯死死地按在擂台上,巨大的压迫感让它连一个字都吐不出,只能无奈地趴在地上。
随后,陈逸看向洪辰星,平静的宣布:“清河学府天骄,洪辰星败于三品境下段妖将之手,下去吧。”
洪辰星瞪大眼睛,惊慌地看着他,“不,不……”
“滚!”
陈逸像是有些不耐烦般,没给他继续说下去的机会直接挥了挥手,将他整个人抛向不远处的一座画舫。
“星儿!”
清河学府的两位先生看到这一幕,顾不得恼怒陈逸的不留情面,连忙上前接住洪辰星,将他带回画舫。
余下的一位先生瞪着陈逸,羞恼道:“英武侯!大人!您这般做是否有失偏颇?!”
“技不如人,可以修,但——”陈逸看了他一眼,冷淡的说:
“若是连失败都不敢面对,不配‘魏朝天骄’这四个字!”
说完,他不再理会那位清河学府的先生,转头看向一众神色呆愣的天骄们,哼道:
“先前的天资、修为和千机塔对你等来说,不过是纸面上的‘天骄’评定罢了。”
“最终你们能否配得上‘天骄’二字,仍旧要有拿的出手的战绩——连一头三品境的妖将都无法斩杀,本侯以为这样的‘天骄’,不值得花费大力气培养!”
话音刚落,画舫内的魏皇双手撑在椅背上,一跃而起站在厢房边缘,大喝道:“说得好!”
他神色威严的扫视着周遭,仅用眼神就将周围看台和画舫上的看客们压得无声。
“英武侯所说,也是朕之所想!”
“身为我大魏朝的天骄,可以败,可以死,但绝不能没有血性,更不能缺少直面危险的勇气!”
“尤其是对这等妖魔,它可只是一头妖将啊!”
魏皇语气浑厚,却也有着难以遮掩的愤怒,妖将二字几乎已经是低吼的嗓门喊出的。
“你们可知道什么是妖将?”
“朕来告诉你们!”
“所谓的‘妖将’,便是那些修为达到三品天合境的妖魔,在妖庭内可号令五万小妖魔占山为王,这就是妖将!”
“那你们可知妖庭内如它这般的妖将有多少?有他娘的不下十万!”
“而我大魏朝有多少三品境呢?按照守夜司的暗中统计,仅仅只有不到两万!”
“这样巨大的差距,你们可能想象北雄关上那些戍边的将士是怎样的处境?”
“朕告诉你们——那些将士,不论武安军、泰山军还是已经取缔的敬业军,和即将成立的尊武军,他们所思所想只有一个,那就是死战不退!”
魏皇的声音越发洪亮,甚至他的身周还有着一抹金灿灿的光辉,使得他的声音能够清晰地传到周遭每个人耳边,连京都府范围内不在附近的百姓也能听到。
而周遭的看客,那些刚刚还恼怒于洪辰星的表现,认为他不配称为天骄的江湖客、百姓们,此刻都已经被魏皇口中所说的话震惊到——十万头三品天合境妖将?
若是在今日之前,他们根本没有清晰的认识,而此刻一头三品境下段的妖将就在擂台上,它的威势、妖气和凶厉都一清二楚,清晰地展现在众人眼前。
仅是一头妖将就有这般威势,若是十万头……十万头妖将一起冲杀进入魏朝境内,那十七州府内的百姓必定生灵涂炭。
眼见周围鸦雀无声,魏皇目光一瞥,落在谢静等人身上,轻轻说了一句旨意,便朝周遭看客挥挥手。
“英武侯,继续吧。”
“不过之后的天骄与妖魔厮杀时,朕不希望再看到任何一位退让之人,否则……哼!”
说完,魏皇重新退了回去,坐回座位上,神情仍旧严肃冰冷。
而刚刚听到他旨意的谢静心中苦笑之余,也有了几分喜色。
“圣上方才所说,臣必定铭记于心,待盛会结束之后,臣便亲自带人奔赴十七州,逐一落实各地学府、道家宗门教员之事。”
魏皇蓦地叹了口气,摆手道:“尽人事听天命,若是能在本皇在位期间功成,便是为我大魏朝立不世之功,若是不成……”
“臣提头来见!”谢静跪倒在地。
而他身后,六部尚书跟着一起跪倒,“臣等愿与谢相一道!”
“免了,”魏皇瞥了他们一眼,哼了一声说道:“你们这些个还是继续待在京都府吧,朕自有安排。”
“臣等,遵命。”
画舫内的魏皇的旨意虽说是临时起意,但是真实发生在他眼前的一幕幕可没过多久。
他很清楚,若是再任由大魏朝那种其乐融融的假象持续下去,都不用妖庭动手,若干年之后魏朝必定分崩离析。
因而他才下定决心,哪怕困难重重,都要从他开始进行改制。
若是他无法完成,他的继任者也要继续,一定要为大魏子民开智,一定要让所有人清楚妖庭威胁,要让魏朝上下的武道之风延续下去。
直到此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