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复汉唐之土,尊天可汗之名!(2/2)
如此,李清照才想到这个办法。
王唤听懂了,只道:“如此看来,那苏学士,当真乃义薄云天之辈,父亲与之交好,也是先见之明!”
“收好,上下三十卷,万万不能落了一片,更不能损坏一字。”李清照再来叮嘱。
王唤岂能怠慢,便是小心翼翼捧着端着,只说:“姐姐放心,定然完完整整交到苏学士之手!”
“也请苏学士作个序……如此,天下之人,必争相去买,想那苏湖江南之地,更能广为流传……”李清照如此说着,何其无奈。
“那我这就去,寻个最好的木盒来装,锁得紧紧。”王唤连忙起身就去,捧着端着,走路都小心翼翼。
只待兄弟二人一去,嘤嘤泣声,就在屋内。
……
且说要走,苏武这两天四处在跑,该辞别都要辞别,该见的都要见一见,乃至枢密院里的事,也都要安排一下。
还当再见一番天子,上次来,也就是几天前,不曾当真游览艮岳,今日来,天子亲自做导游,带苏武游览艮岳。
要说这艮岳之造景,那真已到了登峰造极之地步,只可惜,苏武看去,并不能心旷神怡,这一步一步踩的,这一眼一眼看的,都是民脂民膏,都是江南血泪。
天子情绪其实也不高,不外乎旧景已老,新景念头无数,还未施展。
便也在问苏武诸般意见,这里如何改,那里如何变,你觉得怎么样
苏武答得也认真,只管是层次,架构,色彩,线条,创新,创意……
一圈逛完,天子情绪高涨不少,只管是夸:“苏卿大才也,想来丹青之道,也有造诣……”
苏武答道:“鉴赏还可,但动笔无能,陛下见笑……”
天子笑着摆手:“嗯,此道,要浸淫时光,方可有成,你一来年轻,二来以往不得名师,三来也是无有余财,自是难成,只待往后啊,再来学也不急……朕给你派几个人在身边也不是不可,若是有暇,入宫来,朕也可指点你一二,一二十年去,总也能大成!”
你说这天子待人不好吗
但你说这天子,一天天的……都干了点啥
苏武只管来说:“陛下,此番大战也,怕是无暇他顾啊……”
“也无妨,只待战罢之后,再说,人呐,也要忙里偷闲,苏卿如此之才,不学书画,那可当真暴殄天物,此时且不说,往后再说,只待伐辽而成,燕云在手,朕再也无甚所求,足够名垂青史,那时候,苏卿当也就闲下来了,岂能无有自娱之道丹青,最是能自娱自乐!”
苏武看天子如此认真在说,其实,心中越发不快,只管又是一语来:“陛下,臣心中有一个大志……”
“哈哈……说来!”天子抬手一挥。
“复汉唐之土,尊天可汗之名!”苏武说得认真,也看天子。
这话,有几分模棱两可,苏武自己一人懂得的模棱两可。
天子听来一愣,也问:“你竟是有此大志”
“如此,才是史书万代留名,不论何时,当也是千古一帝之尊!”苏武又道。
“汉唐之土,何其广也!”天子有些皱眉。
“汉可有,唐可有,缘何宋不可有当先复燕云,再复河西四郡,如此可出西域,汉唐不远!”苏武所言,不外乎先打辽国,再打西夏党项。
天子更是皱眉,便是想一想这件事,就觉得何其难也,这得操多少心,劳多少累
苏武又道:“陛下,臣万万不是空想,只待复了燕云,更是兵强马壮,威加海内,再打党项,定是势如破竹!”
“嗯!”天子点着头,也道:“先等得此番燕云得胜,再来朝中相议……”
玩物丧志这个词,苏武以往得来终觉浅,甚至还有怀疑,真的有那种极度聪明的人会玩物丧志吗或者这个词只是给失败者立的一条罪名而已
今日,才知其中真味。
苏武甚至与岳飞有了一种共鸣,岳飞在喊,直捣黄龙府,赵构不允。
苏武在喊,再复汉唐,赵佶却是皱眉……
“好,陛下只管静候捷报,此番北去,臣定当以死相报陛下隆恩!”苏武拱手躬身。
“好好好,苏卿极好,国之柱石也!”天子也是笑脸了。
“陛下,臣去也!”苏武拱手一礼。
天子却道:“早归早归!”
“事成就归!”苏武朗朗在答。
天子语重心长有言:“这艮岳要变景了,朕呕心沥血之作也,旁人来看,百十人不及苏卿一人,若是苏卿看不得新景,不得苏卿评点之语,此景造来,只如未造一般,苏卿早归!”
听来这话,苏武只有个五味杂陈,拱手再礼,慢慢退去。
最后一语:“陛下隆恩,百死难报!”
苏武在去,天子在招手,好似当真千百般的不舍。
苏武也知,许是天子当真将他引为知己。
许是天子难得碰上一点新鲜,还没有来得及感受多少,新鲜就要没了。
许也好似那男女热恋,刚刚开始,就要分别……
也是这天子,男女热恋对他而言无甚难,唾手可得,偏偏一个知己,着实难求,一生难遇。
只管是苏武去也,天子久久不舍,一旁梁师成还来安慰:“陛下,这艮岳移景之事,只待速办快办,苏学士终是要归,归来之时,若是新景还未造好,岂不悲哉”
天子点头:“也是也是,取纸笔来,速速写信,着蔡攸在苏州快快行事!”
说着,天子也就忙起来了。
当真要走,该辞别的都辞别了,来送的人却也不少,程浩自要来送,他还代表了童贯,枢密院里的一些同僚也来,乃至宣赞也来了……
梁师成也派人来送……
王家也派人来送……
乃至,天子也派人来送……
天子派何人竟是谭稹,多少有些意外。
自是谭稹先来说话,先取一个大卷轴送到苏武之手,便再说:“此皇家书画院之小作,官家说送与你手,愿你常念汴京!”
苏武点着头,打开稍稍一展,只展个开头,心中大惊,竟就是《清明上河图》。
这《清明上河图》,怎会是小作
一旁谭稹来说:“官家说,这界画,耗时力,是书画院里一个年轻人所画,无甚雅致,便是记录了汴京城一角之繁华,送与学士离京,如此以解相思之苦……”
苏武便也知道,界画,就是横平竖直的线条之法,在这个时代,显然不是艺术上乘。
这幅画应该是天子先送给蔡京收藏的,却是阴差阳错先落苏武之手。
苏武卷起开篇,把画作夹在腋下,只管拱手一礼:“谭相公帮忙带句话去,拜谢官家隆恩浩荡!”
谭稹点着头:“好说……”
却是谭稹忽然又说:“苏学士,若是此番开战,嗯……我自也与陛下请战,若是官家来问……还望苏学士惦念一些昔日情分……”
这话苏武听懂了,是怕苏武给他使坏,谭稹还是想往战阵上去,还是想走昔日李宪、童贯这些内侍的老路,还想出人头地……
也是太监在大宋,大多只有监军这条路能出人头地。
要说情分,其实也是有的,苏武骗过谭稹八十万贯钱,只把谭稹当傻子来弄。
苏武点头:“那便也好说……”
谭稹便也一笑:“多谢。”
天子送完了,程浩来送,也有礼物,童贯送了一副好甲,一柄好腰刀,还有就是在京中各处甲仗库里又搜刮了一番,好几车神臂弩,这些苏武已然都知道了。
程浩已然在抹眼睛:“妹夫,你此去,你代我问父亲好,问妹妹好……”
“嗯,一定带到。”苏武点头,此番先回东平府,把工作都安排一下,也把工作都视察一下,会忙几日,然后再带人往大名府去,与此时还在入京路上的李纲汇合,再去巡边。
这巡边,一寻各地军事战备情况,更主要的,就是打探辽国之消息,侦查地形地貌,制定军事计划。
百年不战之宋辽,一切不能仓促,历史上之败,就有仓促之因,苏武来了,那自不同,这回是两国之战,一定要准备到极其完备。
乃至,也当联络一些人,里应外合之事,最好不过,堡垒内部最容易攻破。
历史上本也如此,辽国已然是穷途末路岌岌可危之局,宋在辽人那里,有不少内应,乃至辽国还有叛军投宋,叛军还身先士卒,带路去打,一度还打进了燕京城。
便是这般好的局势,最后还是一个惨淡收场……
这大宋,太垃圾,垃圾到难以想象!
再是王唤王会兄弟来送,送行之语不必多言,却是送行之物,苏武接在手中,岂能不是个五味杂陈
赵明诚啊赵明诚……
打开锦盒,稍稍看了看,便是文辞之中,皆是呕心沥血!
盖上锦盒,苏武答了一语:“你去回复易安居士,就说此《金石录》的前序已然有了,我便个扉页之言,也请她作一个后序,毕竟,其中也有易安居士之心血,不敢贪功。”
这件事,苏武显然是愿意的,文人治学之道,最高追求就是著书立说,苏武若把大名写在《金石录》的最头前,虽然不是他自己著书立说,但也算是蹭了名头。
便也更加向天下人坐实了他苏武,乃大宋最顶级士大夫圈子里的一员,还是名声显赫之一员。
这对将来许多事,都有大裨益。
说什么周公恐惧流言日,王莽谦恭未篡时,大概诸如此类吧……
就好比那王莽篡位的时候,那真是丝滑又顺畅,虽然王莽后来操作上有大失误,但这般操作,不知比赵匡胤带着大军入城赶走孤儿寡母要强多少。
真说起来,一个是“文篡”,一个是“武篡”,王莽最后失败,兴许真正的归因之一,就是并未如赵匡胤那般真正的掌控住了国家的主力军队。
若是把“文篡”与“武篡”,加在一起,强强联合……
便是苏武把这《金石录》书稿一收,王唤当真感动,拱手一礼:“学士待人之义,义薄云天!”
“回吧……”苏武点点头,上马去,招招手,打马就去。
此番去,先走河北,到大名府去看一眼索超,许也先见一见大名府留守中书舍人梁世杰。
更主要的是,苏武要去河北相州访一个人,那人名叫岳飞,今年正一十有八!
以往不好访,那是因为要人背井离乡之事,难以三言两语动人心。
如今可以访了,为何
因为苏武,已然大名满天下!
(兄弟们,么么哒!哒哒哒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