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普里莫首相之死(1/2)
第291章普里莫首相之死
事实证明,在加里波第的葬礼方面,翁贝托一世确实下了一步好棋。
作为闻名欧美的民族英雄,加里波第的死讯惊动了整个欧洲,同样也引起了美洲许多国家的关注。
因为距离原因,美洲国家只能让驻罗马大使全权代表自己参加加里波第的葬礼,纪念这位欧美著名的古典英雄。
距离比较近的国家都派出了自己的代表,哪怕是法国和德国这样的列强也都不例外。
一场葬礼能够引起许多国家的关注,这在欧洲也并不常见。除了那些历史悠久的大贵族和各国的统治者之外,很少有人的葬礼能够引起这么多国家的关注。
因为有着意大利王室的慷慨捐赠,让加里波第的葬礼变得更加盛大和豪华。
虽然加里波第的遗愿是被葬在卡普雷拉岛的家族墓园当中,但这并不代表整个葬礼的流程需要在卡普雷拉岛进行。
实际上,葬礼举行的地点是热那亚的圣洛伦佐大教堂。加里波第的遗体将会在这里存放几天的时间,以供民众们瞻仰和吊唁。
1882年6月3日,意大利出动了海军军舰将加里波第的遗体从卡普里拉岛运向热那亚。
在军舰的后方,有着大大小小的民用船只自发的跟随,形成了一支极其壮观的送葬船队。
意大利人自发的停工停课,争相赶往热那亚瞻仰这位民族英雄。意大利政府也索性宣布了全国范围内的停工停课,再次刷了一波好感度。
葬礼的流程和欧洲贵族们的葬礼流程相差不大。加里波第的遗体被运送者先后经过热那亚港口和他青年时期工作过的船坞,然后抵达圣洛佐伦大教堂。
停放了三天之后,加里波第的遗体又被马不停蹄的运回了卡普雷拉岛,举行完葬礼之后安葬在了家族墓园当中。
一整套的葬礼流程结束之后,有不少的意大利民众还是不愿意离开。面积只有16平方公里的卡普雷拉岛也几乎瞬间成为意大利有名的景点,每天都有数十上百人登岛纪念加里波第。
如果不是岛屿面积不大,再加上港口比较小的原因,恐怕每天前来卡普里拉岛的意大利人还会更多。
当罗伦管家回到西班牙的时候,已经是好几天之后了。
乔蒂则留在了意大利,他打算多陪陪自己的母亲,然后再返回西班牙。
本来乔蒂是打算邀请他的母亲和妹妹一家前往西班牙居住的。都在西班牙还能有个照应,他近卫军总司令的官职也足以养活一大家子人。
但乔蒂的提议很快被他的母亲拒绝。她和加里波第已经在这座岛上隐居了十多年的时间,自然不想再搬到西班牙。
更何况,加里波第已经埋葬在了卡普雷拉岛,她并不打算离开自己的丈夫。
乔蒂无奈,他只能尽可能的多陪陪自己的母亲和妹妹,为他们留下一笔钱财保障他们的生活。
实际上,加里波第晚年的生活并没有历史上那么困苦。因为早在十多年前加里波第就已经在报纸上发表文章的原因,他这十多年来获得了许多稿费。
加里波第获得的稿费加起来至少也有上百万里拉,这可不是一笔小数字。
光是这笔钱就足够乔蒂的母亲和妹妹过得很好,乔蒂也知道他们并不缺钱,但还是留下了一大笔钱。
这也算是乔蒂的愧疚和补偿。前往西班牙任职之后,乔蒂几乎没有机会陪伴在自己的家人身边。
自从上一次卡洛迁往西班牙的时候乔蒂和加里波第见了一面之后,加里波第到死再也没见过自己的两个儿子。
对于卡洛来说,已经过去的加里波第的葬礼已经不重要了。
因为就在罗伦管家回来的当天,前首相普里莫的医生向卡洛汇报,普里莫首相已经病危,随时有可能因病去世。
虽然卡洛早就做好了准备,但他得知普里莫首相病危的时候,还是忍不住叹了一口气。
近年以来,卡洛所熟知的人物不断的离他远去。
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是第一个,加里波第是第二个,然后就轮到了普里莫首相。
不过话又说回来,在这个医疗环境极其糟糕的年代还能活这么多年,对于他们来说也算幸运了。
哪怕是其中年龄最小的维托里奥埃马努埃莱二世,死的时候也快年满58岁。虽然不算是高寿,但同样也算不上是英年早逝。
坏消息的到来是很突然的。
在医生通知卡洛普里莫首相病危的第三天,也就是1882年的6月13日,普里莫首相就已经失去了呼吸。
卡洛得知普里莫首相死讯之后立刻赶往普里莫首相所在的医院,这位前首相的死亡也惊动了西班牙政府,内阁政府的大部分官员都前往吊唁。
看着病床上已经失去呼吸的普里莫首相,卡洛再次无奈的叹了一口气,随后和卡诺瓦斯首相商谈起普里莫首相的葬礼细节。
作为西班牙的前首相,普里莫首相的葬礼肯定要隆重举行。和加里波第一样,普里莫首相也是西班牙的民族英雄,他当然也有资格享受最高级别的葬礼待遇。
卡洛特意吩咐卡诺瓦斯首相,给普里莫首相举办葬礼的时候,不用担心资金方面的费。
卡洛打算捐赠50万比塞塔用于葬礼的费,政府只需要补足剩下的空缺即可。
卡诺瓦斯首相自无不可。于情于理,他都必须大力支持隆重举办普里莫首相的葬礼。
自卡洛继位以来已经过去了十多年的时间,西班牙到现在却只产生了三位首相。
在临时内阁时期担任首相的塞拉诺大公是比较特殊的例子,他担任首相也只是为了在普里莫首相和卡诺瓦斯首相之间进行过渡。
这其实也代表着,卡诺瓦斯首相手中的权力是从普里莫首相手中传承过来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