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章 红字接单,黑字出货(2/2)
毕竟从资本市场的回报来看,你投资1亿美元去搞芯片设计,然后通过芯片代工把产品生产出来,最终也许可以直接获得超过5亿美元的利润。
但是如果你要自己去搞芯片生产的话,也许最终各种投资加起来达到了5亿美元,但是直接获得的利润可能还是5亿美元左右。
这种数据在财报上面,显然就不是那么漂亮了。
到时候股价上面是会有非常直接的反应的。
“江总,我准备在美利坚成立一家销售分公司,专门去拓展美利坚那边的客户。”
“通过这段时间的调查和接触,我觉得美利坚的芯片企业对于芯片代工业务是最积极的。”
“同样是芯片大国的东瀛,它们的芯片公司似乎对代工业务没有任何的兴趣。”
张少华这段时间显然也是下了不少功夫。
对于世界芯片市场都有比较清晰的了解。
他的这个分析,江辉是完全认可的。
哪怕是到了后世,世界芯片代工市场,最主要的客户还是美利坚跟华夏,东瀛那边很少有企业会选择代工。
这个情况,在日立半导体内部在讨论芯片代工业务的时候的观点,就已经很能说明原因了。
不仅是日立半导体,三菱半导体、东芝半导体等东瀛芯片巨头,其实都是某个大集团、大财团的一份子。
它们的经营虽然看起来像是独立的,实际上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
所有的业务都是主要围绕着集团业务来展开。
相关的研发任务,很多时候也不是考虑外面客户的需求,而是要看集团的需要。
在体制上,人家的情况跟美利坚的半导体巨头就完全不同。
“没问题,未来十年重点拓展美利坚客户,东瀛客户就不需要特别的操心了。”
“我感觉就算是芯片代工的成本比他们自己生产的要更低,短时间内也不会有人感兴趣的。”
江辉直截了当的让张少华放弃了东瀛半导体企业的代工业务。
要拓展它们的业务,难度太高。
关键是最终还不会有什么好的结果。
今后美利坚的半导体企业,甚至是欧洲那边都要比东瀛的芯片代工市场要大。
“行,那我就重点去拓展美利坚市场。”
江辉都已经把指示给的那么明确了,张少华自然没有任何疑问。
很快的,岭南半导体这边就正式的向英特尔提交了报价。
与此同时,台积电那边在收到英特尔80286芯片的代工业务询价。
张中某作为德州仪器的前任高管,在美利坚半导体行业的人脉是非常广的。
“凡尘,英特尔把这个代工业务的询价同时发给了我们跟岭南半导体。”
“这一次的报价很关键,我们要尽量的把岭南半导体阻挡在芯片代工市场之外。”
“要不然以后每个代工业务都由我们两家去竞争,很可能公司的利润就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
张中某把自己的得力助手曾凡尘叫到了办公室,商量着英特尔新的代工业务的事情。
前段时间,张中某依靠自己的个人关系,让台积电通过了英特尔的认证,并且顺利的拿到了第一份订单,开启了芯片代工业务。
现在面对岭南半导体的竞争,他绝对是非常重视的。
如今的英特尔还是妥妥的世界芯片巨头,一举一动都会影响整个芯片行业的格局。
给英特尔代工芯片,在行业内也是有很强的示范意义。
到时候其他芯片企业在考虑合作伙伴的时候,肯定就会优先考虑英特尔的代工厂。
“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不过公司投资了大量的资金采购各种设备。”
“我们现在的产量还不是特别大,摊销到每一块芯片上的成本是不低的。”
“只有尽可能的获得更多的订单,才能让局面出现扭转。”
曾凡尘在芯片技术方面肯定是比不上张中某的,但是在管理方面,他是很有经验的。
如何让一家工厂实现盈利,他比张中某更加有发言权。
“你说的没错,不过这个情况对岭南半导体来说,其实也是一样的。”
“并且他们的人工成本要比我们低很多,为了出口创汇,有的时候可能什么事情都做的出来。”
“这样子很麻烦啊。”
张中某这段时间显然也是对岭南半导体做了不小的研究。
要不然不会连出口创汇都搞的那么明白。
“张总,你说我们有没有必要直接找港城的宝马科技沟通一下,看看双方是不是沟通一下策略,免得互相杀价”
在价格上面曾凡尘不是特别有信心可以打过岭南半导体。
所以忍不住想出了一个其他的招数。
类似的手法,他之前曾经了解过不少实际案例。
“不行,一旦这个做法被英特尔知道了,那个影响绝对是非常巨大的。”
“很可能直接就会影响芯片代工行业的发展,并且对方有各种方法让我们赔到破产。”
张中某一下就否定了曾凡尘的这个提议。
不过,从这个事情上面他也感受到了曾凡尘的压力。
所以想了想之后,补充了一下自己的想法,“我们这一次就按照0利润来报价。”
“正常来说我们的良品率和生产效率是比岭南半导体要高的。”
“这种情况下,我们的生产成本肯定是比岭南半导体要低。”
“如果0利润都拿不到订单,那这一份订单对我们来说就没有意义。”
“这段时间ad等气体几家芯片巨头也都开始安排人员跟我们接触。”
“今后的芯片代工市场还是很广阔的,我们也不一定就要每一份订单都抢到手。”
“战略性的让出去一两份利润率不高的订单,也是让客户那边能够跟内部有个交代。”
“毕竟从采购战略的角度考虑,任何一个领域的供应商,都是不希望只有一家的。”
企业初创时期,各方面的事情都是很灵活的。
张中某本来是想要跟曾凡尘商讨如何拿下英特尔的这个订单,但是现在聊着聊着,就变成安慰曾凡尘不需要特别计较每一份订单了。
他也是把做了。
一味地拼成本,不是他希望看到的。
后续不断的提升技术水平,依靠技术拿单,才是他想要发展的方向。
“我明白了,等会我就组织各个部门的人一起讨论一下,看看这个代工业务最低的成本能够做到什么程度。”
“如果这样子都还不能获得订单,那我就亲自带着销售团队去拓展其他的客户。”
“公司投资那么大,也不能把鸡蛋全部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头。”
听了张中某的话,曾凡尘松了一口气,心中的压力没有那么大了。
很快的,台积电这边也把报价提交到了英特尔那边。
……
“欧德宁,台积电和岭南半导体的芯片代工报价,你都看到了吧”
作为英特尔的ceo,格罗夫没有去询问采购总监,而是把技术总监欧德宁给叫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很显然,这一次的报价有点异常。
“我看了,价格比我想象的都还要低很多。”
“不管是交给哪家代工厂去生产,只要落实下去,明年至少可以给我们公司贡献额外的将近1亿美元的利润。”
“到时候公司股票价格的上涨,那就更多了。”
欧德宁现在对芯片代工的积极性更高了。
今后如果大部分的芯片生产都是交给代工厂家的话,那么他们技术部门主要负责芯片设计就行。
工作量可以大幅度的下降,亦或是集中更多的精力到新产品的研发上面。
这样子可以让英特尔一直保持技术领先。
“可是不觉得岭南半导体的报价太低了吗”
“一块芯片的报价只要80美元,比我们低了一半都不止。”
“这简直就是不可想象啊。”
格罗夫知道芯片代工业务可以降低芯片成本,但是也没有想到降幅居然那么的大。
“岭南半导体这一次应该是非常想要拿到我们的订单,所以才报了一个非常低的价格。”
“相对来说,台积电那边最低可以做到100美元,差了不少。”
“不过不管是哪一方的价格都比我们低很多,这意味着我们原本的模式,成本确实是比较高。”
欧德宁这么一说,格罗夫倒也没有去否认。
英特尔从1968年成立至今,如今已经有了20年的发展历史。
公司的规模也是越来越大,各种销自然也是不少。
特别是由于最近十年半导体行业发展的很快,不同公司挖墙脚的行为也变多。
所以给员工的福利待遇方面也是一年比一年高。
再加上新产品的一些研发费用,也会摊销到芯片成本上面去。
所以最终核算出来的成本就挺高了。
“既然芯片代工有优势,那以后我们的旧款芯片就都交给代工厂去生产吧。”
“这一次岭南半导体通过了我们的验证,价格又有竞争力,那就给他们一个机会。”
伴随着格罗夫的这个决定,岭南半导体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
很快的,这个事情就在业内传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