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9章 晨光号,起航!(1/2)
第519章晨光号,!
“宇宙都不过是几何而已,大多数微观尺度上的粒子,都是弯曲的空间。”
“原来如此,听您这么说,我有些明白了。”
通讯器那头的科学家如此说道,谁也不知道他是哪个业界大拿。
“真是了不起的想法,这与我们传统的宇宙图象和世界认知,都有着很大的区别,我都有点迫不及待见到您,向您当面请教了。”
陈昂对于来自同行的恭维倒是不以为意,表现得十分淡然。
“这只是最接近真实的宇宙图象罢了,一个物理意义上的自封闭弯曲空间,一个数学上的曲线波动。
当然,要我说的话,我更喜欢将其称之为‘宏电子’。
而这个‘宏电子’被闪电激发成球状闪电的过程,也不过是电子由低能级被激发成高能级。”
“难怪,正因为它是电子,所以才能够沿着导线传输,并在电池中存储。”
通讯器那头的科学家举一反三,同时在他们侧边的一台电脑上,因为陈昂实验所提供的各种参数和“宏原子”的数据,“气象武器”系统的可视化进度条也在缓慢上涨,逐渐逼近100%。
也就在此时,一名情报官员突然闯了进来,递给那名领头科学家一份文件,并在其耳边低声说道:
“教授,白宫那边同意了你们的实验计划,太平洋气象基地那边已经一切准备就绪,小范围的气象武器实验随时都可以开始了。”
“太好了!”老教授激动不已,虽然“气象武器”系统并未圆满,但光靠陈昂提供的数据可不够,他们还得亲自试验一番,验证一下这些数据和推算结果的正确性。
军舰之上,镜头给到陈昂耳朵一个特写,虽然那名情报官员和老教授说话的声音很低,又有通讯系统产生的电流杂音和失真,但他的耳朵还是轻微晃动了一下,同时陈昂的脸上也是露出了笑容。
镜头就这样在陈昂和雷达兵忙碌的背影上定格了一秒,然后画面切换到另一边。
史强手拿着一份厚厚的文件,对面是王劲嵩所饰演的中年丁仪,而他们所处的位置,却是一架运输机内部。
“档案上面说,当年那场‘晨光’行动出现了严重的意外状况,最后不得不终止”
面对着史强的询问,丁仪这个当年的亲历者陷入了回忆。
“自从我们对于宏电子空泡的捕获成功之后,关于球状闪电的研究道路豁然开阔,进程也变得一帆风顺。
有我和陈昂两人合作,科研成果一个接着一个。”
依旧还是那荒凉却美丽的西南戈壁,和之前采用闪电发生装置激活球状闪电然后捕捉不同,因为阶段性的成功和宏电子的发现,这次他们获得了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在工具上也是鸟枪换炮。
为了更快速的捕获宏电子,在大量光学专家和软件工程师的帮助下,他们设计出了一种专业的大气光学探测系统,可以在一定空间范围内探测到宏原子这种透明但能折射光的东西。
于是数架经过改装的氦气飞艇飘在天空之上,射出道道激光扫过四方上下的空间。
而地面上,丁仪他们在屏幕上就可以看见,那大气纷乱的扰动气流,像是波涛汹涌的海浪一般,循环往复。
在这庞杂的扰动气流影象中,宏电子的球形影像虽然稀少,却也清晰可见,很快便被扫描系统锁定并成功捕获。
而在成功捕获了大量的宏电子之后,丁仪和陈昂他们又继而研究出了第一代将其应用于军事上的武器——雷球炮。
受限于材料和能源方面的问题,这第一代球状闪电武器和初代计算机一样,体型都比较巨大,占地面积约莫相当于四分之一个篮球场。
就像普通的大炮一样,雷球炮也是由供弹系统、加速系统、激发系统和辅助系统等几个部件组成的。
其中供弹系统就是专门用来存储宏电子的高能电池。
加速系统是一个5米长的金属轨道,上面每隔一定距离设有一个电磁线圈,线圈内的电流可以为宏电子提供一定的推力。
当宏电子经过轨道加速,抵达炮口之后,就会有一排放电电极将宏电子激发成球状闪电。
至于说这个武器如何瞄准,这却也并不复杂。
因为球状闪电本身还是电子,所以它也就呈现量子效应,亦或者是观测者效应。
当有观察者在的时候,它们的状态会塌缩为一个确定值,又因为这个值与我们在宏观世界经验相符,所以它们便会击中目标。
即便这个目标并不在弹道之上,也没关系,球状闪电在没有观察者的情况下是呈量子态的。
这种状态下的球状闪电实际上是一团电子概率云,然后它才会因为观察而坍缩,至于说这种坍缩是来自于发射者还是目标,倒是没什么要紧的。
所以球闪武器可以说是百发百中,具备有“必中”的特性。
只不过既然是第一代武器,自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
首先就是武器的供能,毕竟能量守恒定律还是没办法打破的,球状闪电的威力,完全取决于激发它的闪电功率。
而这也就意味着激发宏电子的瞬间电流越大、电压越高,它的威力越强。
这种情况下,用于装备单兵的雷球枪肯定是不可能的,只能是雷球炮。
甚至于这雷球炮还不好移动,林云他们曾尝试着将其安装到坦克或是炮车上。
但结果却是安装在坦克上的雷球炮因为体型的缩减导致威力变弱,并且续航也存在着很大的问题。
至于说安装在火箭炮车上,这球状闪电的破坏力老实说还真就比不上火箭弹。
即便林云他们很快就在原有基础上研发出了第二代、第三代雷球炮,但受限于当时的材料科学,也依旧很难做到既要威力大,又要小型化。
好在这也没能难住身为武器专家的林云,很快她就想到了适合这件武器的载具,不是坦克战车,也不是飞机,而是军舰。
于是在外界严峻局势的压力下,经过多轮内部研讨会之后,第一艘安装上雷球炮的实验战舰“晨光”号诞生了。
这并非是专门为雷球炮而设计的船舰,而是将一艘快要报废的巡洋舰改装了一下,增添了大型发电装置、储能设备以及远程瞄准装置。
而在有了合适的载具之后,就好比宝马配良将,球状闪电也终于展现出了武器方面的强大威力。
首先是球状闪电的攻击方式,它利用了物质的波粒二像性,在短暂的瞬间,宏电子和目标都会呈现波的性质,在共振中共享能量。
所以球状闪电的打击能够像抠图一样具有选择性,只破坏目标而对周围的一切毫无影响,就算它们紧贴在一起,也没关系。
然后就是球状闪电的针对性。
因为丁仪发现微波在经过宏电子后会产生一种复杂的频谱,不同性质的宏电子有着不同的频谱,同时它们在激发成球状闪电后所共振的物质也会不一样。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