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过陈仓(1/2)
不断有蜀军士兵顺着云梯爬上城头,与守军展开惨烈的白刃战。
鲜血喷溅,残肢断臂四处飞散。
守城的汉将双目赤红,声音嘶哑地咆哮着,指挥士兵拼死抵抗。
“顶住!给我顶住!”
“弓箭手,放箭!别让他们靠近!”
“火油!金汁!往下倒!”
然而,蜀军的攻势太过凶猛,魏延的指挥又极其果断坚决。
守军的伤亡在急剧增加,防线已经岌岌可危。
西门的城楼,在连日的攻击下,已经有多处坍塌,城墙上布满了狰狞的豁口。
“将军!顶不住了!西门快破了!”一名浑身浴血的校尉踉跄着冲到守将面前,声音带着哭腔。
守将一刀劈翻一个刚刚爬上来的蜀兵,回头看了一眼摇摇欲坠的城门和越来越稀疏的守军,脸上露出一抹惨然。
难道,长安真的要失守了吗?
叶明将军,您到底在哪里?
……
与此同时。
距离长安百余里外的陈仓故道。
这里地势险要,山峦叠嶂,一条狭窄的谷道蜿蜒其中,是西入关中的必经之路。
此刻,谷道两侧的山林之中,寂静无声。
但若仔细观察,便能发现那丛林深处,隐藏着无数双冰冷的眼睛。
刀枪如林,弓弩上弦。
数万蜀军主力,如同蛰伏的猛虎,悄无声息地埋伏在此。
中军大帐内。
羽扇纶巾的诸葛亮,端坐于案后,神态平静地看着眼前的沙盘。
沙盘上,清晰地标注着长安、街亭、陈仓等地的地形和兵力部署。
几名蜀中高级将领,如黄忠、马超等人,侍立两侧,神情肃穆。
帐内气氛沉凝,只有烛火偶尔跳动的噼啪声。
“军师,魏将军急攻长安,已近三日,长安守军虽拼死抵抗,但西门已是强弩之末,恐怕……”黄忠上前一步,略带忧虑地开口。
诸葛亮缓缓抬起头,脸上没有丝毫波澜。
“文长的任务,是吸引长安守军的注意,将叶明的目光,牢牢钉在长安城。”
他顿了顿,羽扇轻轻指向沙盘上代表叶明大军的那枚棋子,那枚棋子正沿着道路,朝着陈仓的方向移动。
“真正的猎物,是他。”
马超顺着诸葛亮的指向看去,若有所悟:“军师是想……围点打援?”
诸葛亮微微颔首,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洞悉全局的自信。
“街亭之败,非战之罪,乃马谡轻敌冒进,为叶明所乘。”
“但叶明此人,年纪虽轻,用兵却老辣果决,街亭一胜,其必然以为我军主力已被迟滞,关中门户洞开,定会急速回援长安。”
“他打垮了王平,困住了马谡,正是志得意满之时,也是防备最为松懈之际。”
“长安危急,更能让他归心似箭,无暇细察沿途凶险。”
诸葛亮站起身,走到沙盘前,手指点在陈仓的位置。
“此处,便是他的葬身之地。”
“我已布下天罗地网,集结主力于此,以逸待劳。”
“魏延在长安的猛攻,不过是诱饵,是为了将叶明这条大鱼,引入我精心准备的渔网之中。”
“歼灭了叶明这支援军主力,长安城内的守军便再无指望,关中唾手可得。”
帐内众将闻言,心中豁然开朗,看向诸葛亮的眼神充满了敬畏。
原来,街亭的小败,长安的猛攻,一切都在军师的计算之中。
真正的杀招,是针对叶明回援主力的这场伏击!
好一招声东击西,围点打援!
“军师妙计安天下!”众人齐声赞道。
诸葛亮摆了摆手,示意众人安静。
他重新坐下,目光再次投向沙盘,仿佛已经看到了叶明大军一步步踏入陷阱的景象。
“传令下去,各部严密潜伏,不得暴露行踪。”
“待叶明大军全部进入伏击圈,听我号令行事。”
“此战,务必全歼叶明主力,一战而定关中!”
“遵命!”
肃杀的命令传遍了陈仓道两侧的山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