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他想为干爹做点什么(2/2)
我们还回来过我们平淡的日子。
如果能添乱最好。
我们总要跟去看看才知道有没有机会。
我们不能就这样苟活着。
时间长了,我会活成行尸走肉。”
几人见主子态度这么坚决,只得听从。
两日后,七人乔装一番跟上太子一行,但慢了两日,离得很远。
但太子一行,一百多人的队伍,很好打听。
余元筝此次出行,不仅带着三个活泼可爱的孩子,还带着四个后来提上来的丫鬟:连翘、白芷、杜若和勺药。
此外,余元筝还带着两个得意弟子:茶香和木槿。
她们不仅是余元筝的得力助手,也能帮着照顾孩子,她们以前本就是小姐身边的丫鬟。
余元筝此次前往封地,除了想看看那里的情况,还有一个重要的任务:推广预防天花的方法。
带上两个弟子,到时就能派上用场,也是给她们锻炼的机会。
她早已将此法献给朝廷,皇上也已安排太医去落实。
但她的封地离京城太远,又是后来才划入大魏版图的,所以还没进展到奉绒城。
余元筝决定亲自出马,为封地的百姓带去这份福利,同时也借此机会收买人心。
不过,余元筝心里最重要的还是孩子们。
她希望借此机会带他们出来走走,长长见识。
京城的繁华固然令人眼花缭乱,但她也想让孩子们知道,人间疾苦处处有,人生百态事事新。
她想让孩子们明白,生活不仅有锦衣玉食,还有衣不遮体食不果腹。
每个人都必须努力才能生存,才能越过越好。
一路上,余元筝总是抓住各种机会给孩子们讲解所见所闻。
比如,当他们遇到一只小兔子时,她会告诉孩子们兔子的习性和特点。
当他们看到一座高山时,她会编一个关于山神的故事讲给孩子们听。
当他们目睹一场纠纷时,她会解释事情的前因后果。孩子们听得津津有味,不知不觉中长了不少见识。
他们行得很慢。
大约一个月后,才到达了奉绒城。
知府万清山早就收到太子派人送来的消息,带着几个府官已经在城门口等着了。
“微臣参见太子殿下,参见荣王世子,镇国公主。”看到太子一行远远而来,万清山快步上前,跪地行礼。
“末将参见太子殿下,大将军,镇国公主。”正是陈小将军。
“万大人免礼。”太子虚抬手。
“谢殿下。”
“陈小将军怎么也在此?”太子有些疑惑。
当初安排他镇守边关,但他的将军府并不在奉绒城,而是在北绒城。
“回殿下,咱们可否进城再说?”陈小将军一拱手。
在这城门口,不方便谈正事。
陈小将军正是陈世忠的大儿子陈梓轩。
万大人早就给他们安排好了住处。
驿站太小,住不下这么多人,特意给他们一行包了一间较大的客栈。
但不要客栈的小二伺候,直接征用客栈的房子。伺候的人都是知府单独安排的。
上官子棋带来的一百将士挤挤也都能住进去。
安顿好,几人才聚到天字一号房,特意给太子安排的房里谈事。
“太子殿下,末将收到荣王爷的密令,特来此恭迎太子,并带来五千将士在此候命。”陈梓轩这才把自己也在此的事说明。
“哦,原来如此,荣王叔考虑得很周到。奉绒边防驻守多少人?”
太子开始问起边防守卫。
“回殿下,奉绒城有八千边防军,不过不在奉绒城里,而是在与沧澜相接的县城里。
如果沧澜有什么异动,便能第一时间作出应对。”
也就是边防军,他都安排在最前线,每天还要巡逻。以防沧澜那边使坏。
同时这些边防军还要检查进出边关的百姓,有没有不轨行为,还有商人进出贸易的货物查验等。
三个从沧澜划过来的州府是防范的重点。
时间比较短,百姓多少还有反抗情绪,要不是有免税优待政策,估计会闹更多事出来。
要同化,还需要时间。
“万大人,可有遇到麻烦?”太子又问知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