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结义兄弟(2/2)
崔宇峰说:“行啊。我有这个小老弟真不错。我们结拜为兄弟!”
吉姆大喜过望:“马哈吉吉大哥,那今晚我们再喝酒结拜好不好?”
崔宇峰说:“不用那么麻烦了。口头认了,心里认了,就是兄弟了。”
吉姆说:“那不行。我看电视,乔峰和段誉都是有结拜的,有仪式的。”
“那是古代,现代人不用了。”
“真的么?你不能骗我噢马哈吉吉大哥。”
“真的。”
“那以后你就是我大哥了?”
“对!”
……
一路和吉姆聊着天,很快就到了达拉村——传说中的手工武器制造圣地,民间杰出军火技师的摇篮。
阳光下,达拉村看起来一点也不神秘,甚至还有些传统集市的拥挤和凌乱。
村子坐落在依山傍水的一小块盆地里,群山环绕,建筑简陋,多用土坯和石头砌成。街道也不宽敞,堪堪容得两台车错位而行。路上随处可见村民大大咧咧扛枪招摇过市,或用驴车拉车,车上也都是武器。路边左右枪店林立,都是前店后厂的格局,叮叮当当的敲打声和试枪声交织。
“啪啪啪!”、“砰砰砰”、“哒哒哒”……耳边时不时传来试枪的射击声。崔宇峰一听,有手枪、自动步枪、机关枪各种枪械。崔宇峰有生以来第一次听到枪声而丝毫不感到紧张。这地方全民皆兵,家家户户都有重火力,估计没有人敢来这里搞事吧。
吉姆来这村里调研过,滔滔不绝向刚刚“结拜”的大哥马哈吉吉介绍这达拉村的情况:这村里有600多家作坊,年产5万支枪,AK47仿制品最受欢迎,价格低廉,甚至论斤称,还送子弹。退货政策也很刚,有问题直接扔河里,信誉好得很。据说这村子一年可以随意武装一个集团军。
崔宇峰发现达拉村也不尽是武器店,居然还有餐厅、旅馆、服装店、纪念品店……在达拉村除了买枪还能体验一把旅游的感觉。
吉姆解释,现在达拉村开展多种经营了,枪店竞争激烈,利润薄,部分村民逐渐开始转型。政府也多次号召村民提升经营意识,把达拉村的产业来个升级,变成旅游胜地……
崔宇峰摇摇摇头,来这地方旅游恐怕得需要点勇气。
吉姆说:“马哈吉吉大哥,你要买什么样的武器?”
崔宇峰说:“先看看,找一家大的、信誉好的枪店。”崔宇峰自有安排。自动步枪好搞,坎大哈能都买到老AK。搞一把狙击枪比较好,可以在别墅的屋顶阁楼设一个狙击观察点。条件允许的话再搞一挺轻机枪。在五塘村那场火拼中,崔宇峰见识到机枪的威力,一挺机枪足够可以封锁一波人的攻击,这对龙腾公司的别墅防御来说是一种保障。
吉姆说:“那我知道,这里有一家枪店规模很大,有很多好东西。跟我来。”
有吉姆带路,崔宇峰也省事,径直拉着艾拉姆跟着他走。
“这个老板叫阿里,他的门店在达拉村不算最大,但是他有很多好东西。嘿嘿。”吉姆笑道,“马哈吉吉大哥,你喜欢美军的枪吗?阿里的店有。”
噢?崔宇峰对美军的枪械一贯感兴趣:“达拉村怎么会有美国人的武器卖?”
“嘘——”吉姆做了个小声说话都动作,“马哈吉吉大哥,我做社会调研的,我知道。驻阿富汗美国军队、英国军队的物资很多是走的海运,从巴基斯坦卡拉奇上岸。然后从卡拉奇走货柜,开车到开伯尔山口。我们巴基斯坦人、阿富汗塔塔很多人去那条运输线偷美国大兵的货柜,有时候美国士兵人很少,阿里他们就抢,抢了就在白沙瓦达拉村拿来卖……”
吉姆警惕地看了看四周:“别告诉陌生人,阿里他们知道了会生气。”
崔宇峰笑道:“你怎么知道呢?”
“白沙瓦本地人都知道,只是不能给外国人知道。马哈吉吉大哥,你是外国人。”吉姆认真地交代,“你可不能问那些东西怎么来的。你问了,他们就会和你比武。”
好好,知道了,我不问。崔宇峰忍住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