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章 谏言(1/2)
朱慎锥当即表态,这个案子三法司目前不适合马上介入,毕竟谁都无法保证所抓的人中没有漏网之鱼的,更无法确保三法司内部是否有人卷入此案。
目前抓获的人都已下诏狱,由锦衣卫负责,既然这样那么继续由锦衣卫先查再说,等全部查完,确保没有疏漏,整理完卷宗再由三法司介入明正典刑更为合适。
可此话一出,张瑞图、范景文、王命璿三人顿时就急了,张瑞图是都察院的实际一把手,目前被抓的人中可有不少言官,虽然张瑞图心中也恨这些言官的所为,居然卷入此案中,可以他的身份却不能不劝。
毕竟一旦案子闹大了,都察院脸面无光,他这个右都御史也是无法对外交代。而且看过刚才皇帝给他们的案卷后,张瑞图也能看得出来,这些言官中除少部分人是直接参与此事外,大部分都是被蒙蔽和利用的,就连之前身死的顾国恩也是一样,他只是亲信他人之言,再加上利欲熏心做了错事,虽有大错,却不至于有谋逆大罪名。
而且这件案子以都察院在朝堂的职责也应当提前介入,以避免事态扩大。所以张瑞图对此表示反对,声称锦衣卫仅仅只是天子亲军,虽有监察之权却无司法之权,之前因为事发突然,皇帝动用厂卫缉拿人犯不算为过,可既然人都已经抓到了,接下来就应该由朝廷正式司法部门来跟进,而不是用锦衣卫继续负责审讯和调查。
毕竟锦衣卫的手段大家都知道,诏狱是什么地方大伙也明白。一旦锦衣卫为了功劳为拿到口供对人犯严刑拷打动用手段,天下几乎没几个人能扛得住。假如是这样的话,后续的案子发展就无法收拾了,到时候案子扩大化根本控制不住,等到那时候已来不及了。
至于范景文就更不用说了,他本就是刑部尚书,刑部执掌律法,谋逆大案刑部肯定是要出面的。假如任由锦衣卫来负责这个案子,他这个刑部尚书还当个什么?职责所在,范景文于公于私都要表示反对,据理力争,要求刑部立即介入此案。
王命璿的性格向来强硬,为人也是正直,虽他如今已不负责刑部,可在这件事上依旧坚持自己的原则,强烈要求三法司介入此案中,以避免后续的扩大化。
除去他们三人外,内阁中范复粹和孔贞运也表明态度,恳请皇帝以大局为重,把此案交给三法司协查。至于皇帝所认为的三法司中有人牵连此案,为确保对案情追查无误,他们表示这实际上并不需要担忧,完全可以让三法司和锦衣卫一起查案,有锦衣卫监督,三法司内部不会有什么问题,如果这还不放心,作为内阁阁老,他们愿意以阁老的身份联合三法司、锦衣卫一起彻查,如此就能确保万无一失。
这个建议提出后,杨嗣昌等人也表示赞同。尤其是兵部尚书陈奇瑜,吏部尚书徐石麒同样表明了态度,建议按照两位阁老的看法来查此案,这样一来更稳妥些。
“这……。”面对众人的强烈反对,朱慎锥不由得有些迟疑了,这和他最初的想法不一样,如果现在就让三法司介入的话,恐怕这个案子最终结果和自己的打算有些不同。
虽然心中不悦,但面前的这几位重臣说的也有道理,锦衣卫虽然好用,可毕竟不是朝廷正式的司法部门,谋逆大罪最终还是要司法部门来定罪审判的,这点锦衣卫根本替代不了。而且全部交给锦衣卫,虽然效率能得到保证,可一旦外面传言所谓的谋逆是锦衣卫屈打成招,对于此案最终定罪也有着不利。
“钱先生怎么看?”目光落到了一直没怎么说话的钱谦益身上,朱慎锥开口询问道。
钱谦益心中苦笑,说实话当他得知真相后真不想掺和这件事,要知道被抓人中有好几个都是东林党人,虽然现在东林党已和之前的东林党大不相同了,因为之前的江南案再加上这些年皇帝对东林党的几次动作,东林党无论从影响力还是朝中实力都大不如从前。
何况自钱谦益上次负责江南案后,东林党内部就已分裂,现在的钱谦益表面上依旧是东林党的党魁,可实际上早就投到了帝党那边,成了皇帝的人了。
钱谦益只想安安稳稳当好这个官,更期望着进内阁当阁老,至于其他事他已不怎么关心。今天来养心殿,无非是因为这件事闹的太大,而且锦衣卫还因为太学生和学子的缘故抓捕了不少人,作为礼部尚书,钱谦益必须出面劝说皇帝,对太学生和学子网开一面,以此表明态度,捞取政治好处。
可没想之后的情况发生了这样的变化,这是钱谦益没有料到的。所以他在弄明白了起因之后就再也没说什么,开始随大流减少自己的存在感,但谁知道他都不表态了,皇帝却直接又询问起了他,这让钱谦益心中暗暗叫苦。
定了定神,钱谦益起身道:“天子一怒,伏尸百万,血流成河。陛下心中所想臣能够理解,毕竟此案重大,别说陛下了,就连臣刚才看了卷宗也是触目惊心,天下居然有如此骇人听闻之事,要以臣个人来看,这些人死不足惜,就算陛下全处置了他们也是他们咎由自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