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五十六章 清醒的查理(2/2)
“哦,居然是这样呀,看来我是孤陋寡闻了。”查理二世笑着道:“大明的好东西真是不少,对于大明我可是仰慕已久了,如果此生能去大明看看,也就没有遗憾了。”
深深看了一眼查理二世,王夫之也笑了起来,见他放下了手中的茶盏,王夫之提起茶壶给他续了一杯,继续说道:“作为大明人,对于殿下的赞誉我无比欣慰,殿下想去大明看看,这可是殿下真正所想?”
“为何不是真的所想呢?”查理二世反问:“您的祖国是这个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也是最文明最富饶的国度。在欧罗巴很早以前就有东方帝国的传闻,几百年前一部马可波罗游记风靡了整个欧罗巴,让无数人向往东方国度。虽然我是英国人,但同样对大明帝国有着无比而浓厚的兴趣,而且这半年多来在您和伯爵阁下的身上也深刻体会到了大明的风范,这更让我心生向往。昨天我就向伯爵阁下提出了一个小小的请求,想来阁下您也知道了这件事,如果阁下同意的话,我愿意跟随阁下前往大明,亲眼去看看这个伟大的国度。”
“感谢您对大明的认可,这让我无比荣幸。”王夫之笑着点头,接着目光落到查理二世身上,正色问道:“不过殿下,您这个想法不仅只是去大明看看这么简单吧?您目前的处境我也清楚,虽然作为个人我同情您的遭遇,也希望看到您能够回到英国成为真正的国王,但是作为大明使团的一员,在这方面我却帮不了您什么,毕竟我们是外来者,大明也离着欧罗巴实在太远了,您说呢?”
王夫之和查理二世不是第一天认识了,这半年多下来他们也算是熟悉的朋友。而且在欧罗巴这么久,王夫之也知晓了这里人的交流方式,和东方人的含蓄不同,欧罗巴的人相对比较直接,如果隐晦地说些话,王夫之还担心对方听不懂自己的意思呢,所以他这才开门见山直接表态。
“当然,您说的对。”一抹失落在查理二世脸上掠过,但他很快就恢复了淡淡的笑容。
查理二世点头道:“大明虽然强大,可毕竟离着欧罗巴太远,而且英国王位就算大明想帮我也是插不上手的,这点我很清楚。”
“殿下,既然话说到了这,您能否告诉我真正的意图么?我想坦诚才是双方的基础,您觉得呢?”
“当然,这也是我来见您的初衷。”查理二世郑重道,他清楚如果今天自己不把真实的想法告诉王夫之,那么王夫之是绝对不会同意他的请求的,更不用说前往大明了。
查理二世当即就从欧罗巴诸国的形势说起,然后谈到了英国的情况,仔细描述了英国之前的政体和当初内战的起因。
查理二世告诉王夫之在英国金雀花王朝时期,英国国王因为国内的矛盾和大封建主、贵族、骑士的压力之下签署了《大宪章》,就此奠基了后来英国的体制结构。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英国的王朝更替后,这种情况逐渐发生了变化,等到了查理二世的父亲,也就是查理一世时期,因为查理一世信仰天主教的缘故意图进行宗教改革,而英国大部分贵族和普通英国人却信仰的是新教,就此爆发了宗教矛盾,最终因为查理一世不甘心改革的失败和议会导致冲突,直接以国王的名义解散议会,发动了内战,而随着先后两次内战的失败后,查理一世被其英国的贵族和国民们所抛弃,从而落了个凄惨下场。
对于查理一世的这些作为,作为王储的查理二世自然是再清楚不过了。他虽然能理解他父亲这样做的目的,可却不赞同查理一世用这种强硬手段处理问题的方式。而且在他看来,英国内部的矛盾关键在于宗教和贵族力量的过于强大,再加上政体的先天不足,这才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在这半年中,查理二世跟着王夫之他们从葡萄牙一路来到波兰,双方长期的接触下他也了解到了许多关于大明的情况,其中大明的政体结构还有文官体制等等让从未接触过的查理二世有着极大的震撼和向往。
结合英国政体,甚至包括整个欧罗巴各国的实际情况,查理二世对此进行了深思,他认为就算自己未来回到英国,重新成为真正的英国国王,可以英国目前的政体情况再加上宗教和贵族的强大力量,也无法彻底改变英国的诸多实际问题。
而大明的政体和许多情况恰恰能够解决这些矛盾,尤其是大明的科举制度,或者说文官选拔制度能够直接打破英国根深蒂固的贵族体系,而大明的皇权、内阁和完善的政务结构,相比英国的政治体系也更为稳固和实现权力平衡,再加上中央集权制,更增加了皇权的控制力,从而使得许多问题可以通过这些方式来解决。
正是因为这些,让查理二世突然冒出了一个念头,既然现在他在欧罗巴打不开局面,而短时间内也无法回到英国,为何不去大明帝国看看呢?或者说学习一番?
如果能够从大明帝国学到先进的制度,等到未来有机会回到英国,真正登上王位后,效仿大明的政体结构对英国进行改革,那么就能彻底扭转之前的矛盾,从而让国家在自己的掌控下强盛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