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章 ,这专辑无敌【求月票,求订阅】(1/2)
随着这场震撼的演唱会完美收官,音乐市场的另一热潮——新专辑的发售,在万众瞩目中开始。
惊涛音乐公司在数月前就倾尽全力,展开全方位、地毯式的宣传攻势。
社交媒体上,铺天盖地的专辑预告海报,搭配着极具吸引力的文案,不断冲击着歌迷们的视野;
音乐平台首页,新歌试听片段循环播放,那动人的旋律如同无形的钩子,牢牢地勾住了听众的心弦;
电视、广播等传统媒体也纷纷助力,访谈节目、音乐推荐时段,都在为这张新专辑摇旗呐喊。
在这般强大的宣传矩阵推动下,全球各地沈浪的歌迷粉丝们,内心的期待值早已被推至顶点,翘首以盼着专辑正式发售的那一刻。
翌日清晨,当第一缕阳光还未完全驱散城市的凉意,各大音像店门口已然热闹非凡。
顾客们早早赶来,将音像店围得水泄不通。
在美国洛杉矶,一家知名音像店外,两位年轻的歌迷正热切地交谈着。
其中一位戴着棒球帽的小伙满脸遗憾,不住地摇头叹息:“(英语)早知道迈阿密站演唱会上要唱新歌,我说什么都要买上一张票去看了。”
他身旁扎着马尾辫的女孩耸了耸肩,无奈地回应道:“不一定能抢到,我朋友提前去排队的,结果也没买到,那演唱会实在太火爆了,一票难求。”
就在这时,音像店的卷帘门缓缓升起。
“终于开门了!”
人群中不知是谁高喊一声,原本就躁动的队伍瞬间沸腾起来,大家下意识地往前涌了涌,眼中满是对新专辑的渴望。
……
大洋彼岸的英国伦敦,同样的场景也在上演。
在一家复古风格的音像店门口,几位歌迷一边排队,一边讨论着。
一位穿着英伦风风衣的男子开口说道:“(英语)我看网络上说,沈浪这张新专辑的歌曲大都是合唱歌曲。”
站在他身后的一位女士推了推眼镜,接话道:“管它什么歌呢,只要好听就行,沈浪的音乐,从来没让我们失望过。”
队伍前方,一位年轻人伸长脖子张望着,忍不住抱怨:“好听那是肯定的,就是我们这个队伍,不知道要排到什么时候。”
可即便如此,他们脚下的步子却没有丝毫挪动,坚定地守在原地,等待着进店购买专辑的那一刻。
……
而在亚洲的韩国首尔,街头一家音像店外,一群年轻的歌迷用韩语兴奋地交流着。
“(韩语)没想到啊,三星手机竟然找了偶像写广告曲。”一位染着粉色头发的女孩满脸惊喜地说道。
她旁边穿着潮流卫衣的男生连忙点头:“对,昨天的发布会我看了,歌名叫《whatakesyoubeautiful》,非常好听,旋律轻快,歌词也充满活力,一听就上头。”
另一位戴着鸭舌帽的女孩微微皱眉,语气中带着一丝惋惜:“惟一可惜的是,偶像没有去发布会现场,要是能亲眼见到他,那就太完美了。”
……
在当下的音乐市场,实体唱片行业的衰落已成不争的事实。
随着数字音乐的迅猛发展,人们获取音乐的方式愈发便捷,实体唱片逐渐失去了往日的主导地位。
专辑销量的高低,早已无法像过去那样,精准衡量一位歌手的人气与影响力。
而出网络单曲,凭借网络的传播力迅速吸引流量、开演唱会,通过现场的震撼体验拉近与歌迷的距离、跨行转战影视圈,拓展事业版图等等,似乎成为了歌手们在新时代的新出路。
然而,对于站在音乐金字塔顶端的那些歌手而言,情况却有所不同。
他们凭借着多年来积累的坚实粉丝基础,以及始终保持高水准的音乐作品,依然能够在实体唱片市场斩获不错的销量。
沈浪,无疑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他凭借着在全球范围内庞大的粉丝群体,以及新专辑中融合多元风格、精心打磨的优质歌曲,这张专辑自发售伊始,便展现出强劲的销售势头。
不过,此时的沈浪,心态已与刚出道时大不相同。
初出茅庐之际,他时刻紧盯着销售数据,数据的每一次波动,都能牵动他的心弦,成为他情绪起伏的晴雨表,而如今,在公司专业团队细致入微的市场调研下,他心中已然有数,对于专辑销量,大致能估算到一个合理范围。
但沈浪不关心,有人关心,而且是非常关心。
尤其是他在欧美市场以及格莱美奖项角逐中的竞争对手们,这些人平日里在音乐圈各展身手,暗自较劲,如今他新专辑再出,自然成了他们重点关注的对象。
其中一些人每天都盯着沈浪新专辑的销售数据,那急切的模样,仿佛这数据关乎他们的生死存亡。
当他们终于得知结果时,映入眼帘的,只有简单的两个字——大卖!
这一次,沈浪他精心打造的英文版《最美声音》专辑中,每一首歌曲都蕴含着独特的魅力,而惊涛音乐旗下一众海外歌手,各个唱功了得,他们用极具感染力的嗓音,将这些歌曲演绎得淋漓尽致。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