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1章 先王御赐紫金锤(1/2)
而且后面还续上了世家之乱的节奏。
这很难不让后世的史学家联想席辩和这些事情之间到底有没有关系。
席辩之名,犹如秦孝公之商鞅,汉景帝之晁错,会在史书上留下厚重的一笔。
不管席辩愿不愿意,这都是逃不了的。
因为这些史学家们只相信自己看到的,而席辩所行之事,又将所有的罪责都揽到了自己的身上。
“来护儿的儿子啊,他们家只剩下他和他哥来恒了,他们兄弟两个能有今天的职位,全靠这兄弟二人争气啊。”李二说道:“在选拔任用人才这方面,你倒是有我几分风范。”
“太上皇说笑了。”李承乾面容不动的说道:“别人怎么想的我不知道,至少张蕴古不会希望我在这方面像你的。”
因为一时冲动,没有审查就被冤杀的张蕴古,是李二一辈子的痛。
而李承乾这副言论,显然是在戳李二的伤口,而且很明显,这个伤口还没有愈合,被戳一下还是蛮痛的。
李二看了看自己单薄的身材,又看了看虎背熊腰的李承乾,突然有些沉默。
果然打孩子要趁早,晚了可能就打不过了。
“听说最近在朝廷中,有一个叫文彦博的大臣,一直在秉公直言?”李二深呼吸几次,努力调整自己的情绪后,才开口说道:“在你的威望日渐增长的今天,朝廷上能够出现敢向你进谏的大臣,难得可贵。”
可不是可贵吗,像之前著名的大喷子魏征都没有延续贞观的旧例喷皇帝,至于其他喷子...也都熄火了。
孔颖达这老小子更别说了,他现在离圣人,就差死了,现在广收弟子,就是想要找一个有天赋的弟子在他死后整理他的思想。
李二都听说,孔颖达都找到颜师古的身上,想要跟他的先祖一样,收一个姓颜的弟子了。
孔颖达之心,那真是路人皆知。
张玄素就更别说了,老舔狗了,这位余生的夙愿,便是解决河北与李唐不和的问题。
在李承乾清理过河北的世家,又给剩下的世家做官的机会以后,什么河北人心不属于李唐,根本不存在,在尝到了权力的地位以后。
那些侥幸活下来的士子,都恨不得给李承乾当狗!
所以说打人先扇脸是跟重要的,只要把河北这些掌握着发声权的人扇服气了,人心归顺什么的,均田令下去以后,种两年地以后,立马就安定了。
此事在分田地当中亦有记载。
“朝中除了文彦博以外,还有海瑞,于谦呢。”李承乾瞥了李二一眼:“为何在太上皇眼中,满朝除了文彦博以外,全都是佞臣呢?”
“这些谏言,会让皇帝感到不舒服,但这些大臣能够鼓起勇气面对君主,尤其是你我这样的君主,已经是莫大的勇气了。”李二笑眯眯的说道:“所以为了李唐的江山,我决定赐一件宝物给文彦博。”
好熟悉,但又觉得哪里不对劲。
李承乾总觉得李二说的这些话,他在哪里听过似的。
“太上皇既然起了这个心思,那就赐下去吧。”李承乾颔首:“就当是一种鼓励了。”
“不愧是我的好儿子,格局就是大。”李二红光满面的说道:“我一定会精挑细选出来一个,具有代表性含义的宝物,赐给文彦博的。”
“随你。”李承乾表示无所谓,任李二满腹算计,又算计不到他的身上。
既然李二觉得有用,那就让他去做吧,逗他开心也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