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魏征VS李二(1/2)
我...魏征叹息道,对于这方面,是李承乾和他唯一的政治分端:“我曾数次上书,让陛下不要轻启战争,因为战争会消耗国力,应该避免不必要的征伐。”
“我认为中国既安,则四夷自服,朝廷只要治理好中原就好了,何必将力气花费在其他地方呢?”
“可陛下给我看了一笔账目,朝廷的每次对外征伐,不仅没有消耗国力,甚至还会大大增长国力。”
“就比如侯君集征讨高句丽那次,得到的便是源源不断的免费劳动力。”
“从矿场运出来的煤炭,在惠及整个河北道的同时,还能惠及关内道一些,整个冬天,河北道的百姓都不用去山上砍伐木材了,因为朝廷会按照人头配额免费的煤炭给他们。”
“而他们要付出的,仅仅是在农闲的时候,去帮助官府修凿水利而已。”
“若是没有煤炭,这个冬天,不知道会有多少人熬不过去。”
至于高句丽人因为挖矿死了多少....
害!那是荣留王的事情。
反正李承乾是打算在矿场上耗尽高句丽人最后一滴血的。
“煤炭确实是个大功德。”李二也不得不承认这点。
就像是环洛阳的地龙一样,他在连接了皇宫、勋贵府邸、官署等地之后,不可避免的会将很多百姓的住所也联通。
于是在肉食者阶层平摊了取暖费以后,很多百姓在冬天,都享受到免费的地暖。
这怎么算不上活人的功德呢?
“但你也不是非要说这反面的事情啊。”李二不依不饶的说道:“我当皇帝的时候,你难道直进谏这个?”
魏征拂须不语。
其他方面.....他也想进谏,但他却不知道要进谏些什么。
比如他一向认为,治国应以百姓的利益为核心,可什么样的政策,能有均田令以百姓的利益为核心?
在这种太平时节,推行均田令就是在吸世家的血来反哺百姓。
因为世家不管是主动还是被动,他所扎根地方的田地就像是水流向洼地一样,不断地朝着他们的首周汇集。
而且他们在拿到大量土地的时候,在当地往往还有着极好的名声..
你想要惠民,那就要在顶着世家压力的同时,还要面对那些百姓的压力。
百姓是盲目的,那些世家成百上千年积攒下来的经验,便是哄着百姓为他们火中取栗。
而李承乾能够顶着这种举国皆反的压力,强行将世家的田均下去,便是魏征也没话说。
因为这不仅有实际上的压力,还有名声上的压力。
你别管那些百姓活不下去是不是因为世家有的田地太多了,那些世家在百姓眼中的印象还是极好的。
甚至很多人都会同情世家...觉得朝廷太苛刻那些清流了。
强者为什么不会抱怨环境,因为环境就是他们搞坏掉的。
就像是李承乾从来不抱怨环境不好,因为该抱怨环境的是五姓七望他们。
“难道我那个逆子就是完美的吗!”李二有些红眼了:“难道他就是像古之圣王一样,一点被人进谏的缺点都没有吗?”
“我!不!信!”
“我不管,你今天找也要找一个方向来进谏。”
“像什么个人的戒奢啊,不要任人唯亲啊,偏听则暗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