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小说 > 慢着,请别叫我昭烈帝 > 第四百一十章 诸葛孔明,伏龙也!

第四百一十章 诸葛孔明,伏龙也!(1/2)

目录
好书推荐: 斗罗:转生温迪,自由之风 斗罗:比比东囚养,古月娜哺育大 斗破之魂族妖女 她想买美容药,你把她变成魅魔? 大明:万寿帝君修仙了! 什么邪法?我这是正儿八经的正法 纯血鸿蒙诀 神秘古碑与林风的天命 日夜游神 我有一张大魔头的脸

九月中旬,随着天子的数道诏令与文书同时下发,尚书台与兵部、吏部、工部,还有医寺官署都迅速忙碌。

关中原本缓和的气氛,陡然一转,变得肃杀起来,连山里为祸的盗贼也似乎嗅到了山雨欲来的气息,纷纷夹着尾巴,躲在山里不敢冒头。

刘备却在百忙之中,抽出空闲召见了一人,此人身材高大,且五官端正,就算头扎皂色帻巾也显得仪表堂堂,令人见面心生好感。

刘备与其对坐,仔细地打量对方,眼神里却有些情绪复杂,过了许久才开口,笑谓道:“孔明,近来学业进修如何?”

“我与尊大人神交已久,奈何缘分浅薄,今见君坐于跟前,犹如故人归来,心中虽有千言万语,却不知如何所言。”

诸葛亮向前伏拜一礼,不卑不亢的答道:“严君逝去多年,能得陛下如此牵挂,乃诸葛氏之幸也。”

“亮托陛下洪福,使孙太守留下珍贵书简,得以向庞德公请教,又与徐元直等良师益友交善,本想躬耕于南阳草庐,以度此生足矣。”

“奈何心念陛下托人三授书卷之恩,无法再厚颜闲居于草庐,亮虽年少,却知恩高义厚,愿献至微之才,效犬马之劳,投报天子。”

“亮并非贪图官职之人,何况天下俊才济济,远胜于我,恐误陛下盛世之业,此言出口不为求赏,只愿在关中乡里任一小吏而事农,使百姓安于生计,以恪尽职守报得天恩。”

“然人力有尽,待到幽暗不烛之时,亮再乘马车回于南阳,重枕草庐,此白身诸葛亮之愿,请陛下鉴之。”

诸葛亮也没想到天子会单独召见他,但念及兄长诸葛瑾已被天子器重,哪怕严君留有遗泽,他也不愿再享殊荣。

此前从徐州跟随叔父诸葛玄,去了淮南寿春,见到了袁氏在大宴宾客,堂下众名士无不肥硕,厩中养马亦肥有肉,而城外庶民面有饥色,野有饿莩,万业凋敝,号寒啼饥,行至豫章,仍复见此景。

后来去到了荆州,在襄阳见到了刘景升,能看见当地百姓民生略有好转,可惜却只是仅有的数县罢了,南阳仍可见袁氏横征暴敛留下的痕迹。

他年少读儒家典籍,每见百姓之苦便有会意,能写录得失见闻,想不明白许多官吏为名士出身,熟读儒家书卷,治以经典,为注释典籍用尽心神。

却连抚恤民生,略微宽柔并济,不避豪强权贵一法同行,谅人疾苦之心都无有。

这般学儒而不存“仁”,治经典再多又有何用?

诸葛亮将心中的疑惑问了叔父,诸葛玄沉默良久,没办法直接回答,只好借先师孔子之言,答道:“君子,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为成人矣。”

做人的最高境界,就是能在私利前想起道义,在危难面前挺身而出,哪怕处在贫困时,也不忘初心,坚持如初。

诸葛玄还告诉了孔明,言行一致是件很难的事,不要过多去苛责别人,或许清谈的名士也在治民,只是用的方法不同。

可以远离,但不要凌侮士人的颜面,切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乡艳小村医 摸骨师的春天 护花神医在都市 妇科小村医 奉天承孕:帝王抛朱砂痣后沦陷了 痴傻三年,开局撞见妻子出轨! 五零:带着真千金养女改嫁军官 寒衣调 龙珠超之仙人模式 我是地府冥王,死后十世历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