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穿越大明,我要逆天改命 > 第一百一十九章 功劳

第一百一十九章 功劳(1/2)

目录
好书推荐: 国医:从乡镇医院到京都三甲 假期兼职被抓,问我洛阳铲好用吗 柯南:画风不同请不要强行融入 快穿:女配逗比后,男主黑化了 妙手仙医 成就仙帝,全靠师妹努力 下山后,闪婚绝色美女总裁 重生60:分家后带着老婆大鱼大肉 渣夫携白月光抢子?我离婚你哭什么 都重生了谁还混社会

这些粮食,那可都是大明是未来。没有这些新型农作物粮食,朱兴明也不知道未来的路在那里。

粮食产量上不去的话,势必制约着社会的发展。

被太子爷夸奖,来福感觉自己这些时日的辛劳都值了。更重要的是,他觉得这些植物,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是被自己一手带大的。

这种巨大的成就感,才是来福最想要的,他得意洋洋的说道:“太子殿下,奴婢发现这个什么土豆,土豆长得最快的。再过些日子就能收获了,还有这个红薯,也是长得最疯狂的。奴婢按照您的吩咐,将一些红薯嫩叶摘了熬粥,味道还真是不错。奴婢斗胆,还给懿安娘娘送了一些。”

这个红薯,也就是地瓜可谓全身是宝。只要是,作为一种经济作物,红薯耐寒耐旱耐盐碱,广泛分布与热带、亚热带地区。可以说,大明朝从南到北几乎都可以种植。

重要的是,这东西有着极高的产量。而且,红薯的根茎叶都可以食用。尤其是嫩叶,用来煮粥味道也不错,而且采摘下来的嫩叶不会影响红薯的生长。

其实,在大明万历八年的时候,红薯就已经引进过来了。到现在,引进的时间已经整整六十年了。可如此高产的作物,为什么依旧没有普及开来呢。

这源自于这个时代信息的闭塞,还有官府的不重视。

万历年间,多年在吕宋即菲律宾做生意的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同其子陈经纶,见当地种植一种叫“甘薯”的块根作物,块根“大如拳,皮色朱红,心脆多汁,生熟皆可食,产量又高,广种耐瘠”。

想到家乡福建山多田少,土地贫瘠,粮食不足,陈振龙决心把甘薯引进中国。1593年菲律宾处于西班牙殖民统治之下,视甘薯为奇货禁不令出境。陈振龙经过精心谋划,“取薯藤绞入汲水绳中”,并在绳面涂抹污泥,于1593年初夏,巧妙躲过殖民者关卡的检查,“始得渡海”。航行七天,于农历五月下旬回到福建厦门。甘薯因来自域外,闽地人因之称为“番薯”。

本来番薯传入中国后,即显示出其适应力强,无地不宜的优良特性,产量之高,“一亩数十石,胜种谷二十倍”。加之“润泽可食,或煮或磨成粉,生食如葛,熟食如蜜,味似荸荠”,故能很快向内地传播。

然而,直到康熙年间番薯才引种道浙江,直到乾隆时期这些番薯才在官方的推广下全国种植。有人说,满清人丁大爆炸源自于番薯,其实不无道理。

而朱兴明带来的这种红薯,则是后世经过培育的新品种。这种,比陈振龙引进的品种产量要高出一倍多。

不管历史的真相如何,朱兴明从来不肯承认所谓的康乾盛世。那不过是航海将美洲高产作物传入中国,才有了满清人口大爆炸增长。至于那位什么康熙乾隆的,朱兴明向来是嗤之以鼻的。

懿安皇后张嫣笑了笑:“来福给本宫送来的时候,本宫还颇有些犹豫。不曾想,此物嫩叶居然可食,如若能广而种植,倒是为百姓做了件好事。”

朱兴明笑笑:“大伯母,等这些红薯收割之时,收获更多。保守估计,这一亩地,能比几十亩稻米的产量还要高的。”

张嫣一惊:“这么多?”

朱兴明点点头:“是的,而且这红薯味道还不错。”

只有来福哭丧着脸:“若不是懿安娘娘,奴婢辛苦种下来的这些东西未必能保得住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官欲天下 权途:从乡镇科员开始 豪门蜜爱:首席老公别装纯 二嫁豪门:前妻很纯很腹黑 娱乐大亨的秘宠:甜心小呆妻 墨染倾城:哲少的预定新娘 首席设计师:总裁的无价宝贝 浮生若梦:血爵大人坏坏哒 霸爱99天:夜帝的杀手新娘 首席老公求名分:惹爱成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