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九章 觊觎生大祸(2/2)
没想到如今二房失了势头,金陵甄家人还念着旧情,这让王夫人心中赞许,还是这些世家老亲懂得礼数。
虽如今二房搬出了荣国府,但这又不关二房的事,自己可是做了十几年荣国当家太太,就该有这样的体面。
王夫人就因此事,心中颇为欣喜,还特地入内院换了得体的衣服妆容,又让丫鬟将来人请到外院正堂。
……
自昨日甄家人在西府吃了闭门羹,姚寿安和刘宝正家的曾一筹莫展。
好在姚寿安因姐姐甄大太太缘故,对金陵各世家情形很是熟悉。
急中生智之下,想到当年金陵王家嫡长女,曾执掌荣国府十几年的王夫人。
其实,在寻常情形之下,王夫人如今位份已失,在世家中人眼中,不啻于云泥之别。
这种藏银的要紧之事,怎么也不会想到她身上。
但是姚寿安和刘宝正家的,两人受甄应嘉夫妇重托,携带大房十几箱家底,千里入京藏银。
两人家眷都还在金陵,深知事关重大,不容半点闪失……
原本想着重金馈赠荣国府琏二奶奶,一个内宅妇人还不是极易就范,没想到最终事与愿违。
那能说会道的二奶奶虽话语亲切,但最后刘宝正家的跟被轰出荣国府,并没有什么两样。
要让他们两人将十几箱财物,千里迢迢运回金陵,那是不可想象之事。
俗话说破船还有三斤钉,甄家大房即便败落,人又不可能死绝,大老爷未免就走投无路,日后翻身也未为可知。
再说,二房那位厉害的三姑娘,一直不见人影儿,还不知在哪里杵着。
难道银子没地方藏匿,他们两个还敢私吞,他们的身家性命可是经不起……
十几万两的金银财宝,虽然看着十分诱人,对两人来说,却是要命的烫手山芋,怎么都要找人丢出去。
如此急病乱投医之下,作为贾家二房主妇的王夫人,几乎是姚寿安和刘宝正家的仅有选择。
毕竟这种藏匿私银的大事,不是随便找一家就成……
……
王夫人刚进入正堂,已等候片刻的刘宝正家的,急忙笑容满面的起身,恭恭敬敬给王夫人行礼。
王夫人见她随手提着个精美的乌檀小箱,看着颇有些分量,心中不禁一动……
王夫人自从失了当家太太身份,满腹委屈搬入东路院,心智意趣也变了不少。
往日都不在乎的事情,如今皆变得斤斤计较起来,其中一桩极重外客来往礼数。
这刘宝正家的是个精乖之人,既有大事用到王夫人,自然礼数极恭,行的都是参拜世家主母的大礼数。
王夫人还没来得及让丫鬟拿来蒲团,她都已经叩首触地行过礼数。
刘宝正家的这般懂礼数规矩,让王夫人心中十分安慰,觉得甄家不愧是金陵大族,出来走动的都是正经人。
刘宝正家的笑道:“此次我奉了我家太太之命,进京办事,刚入神京便听到太太家中喜事儿。
听说太太膝下养了一位极其出众的哥儿,还是衔玉而生,天下罕见的奇兆。
且这位哥儿还生的极好容貌气度,这些奇异之事都汇聚一人身上,这位哥儿岂不是神仙般的人物。
也是贾太太一身福泽非同凡响,所以才能养出这等天下少有的哥儿。
我还听说这位哥儿刚过十五,现下已订了一门贵亲,是神京富贵闻名的皇商夏家。
当真是门当户对,郎才女貌,再没听过有这么好的事情。
要说我们太太和贾太太,虽然相隔两地,但当初也都出自金陵名门,各自嫁入豪门世家。
还有一桩极巧的事情,我们太太养的四公子,小名也叫宝玉,竟和太太的哥儿一个名。
只是我们家的宝玉,可没太太的宝玉这么尊贵奇异……”
……
刘宝正家的既要求王夫人办事,来之前自然已做过功课。
宝玉的一些事情,原本她在金陵便有耳闻,昨日稍加安顿之后,便打听些贾家二房之事。
神京贾家是都中大族,如今因为贾琮的缘故,更成众目睽睽之所,想要打听贾家之事,自然十分便利。
且她是内宅仆妇,一辈子在世家大族打滚,自然最懂内宅主妇心思,只要逮住她们的嫡子,死命夸赞准错不了……
这在刘宝正家的只是妇人的俗套手段,但她那些好话听到王夫人耳中,如同掀起层层波澜,让她难以自己。
衔玉而生,尊贵奇异,生得极好容貌气度,神仙一样的人物……
这些话每一句都说到王夫人心坎上,让她整个人像掉进滚水热汤之中,从心底往外的舒坦……
更让她心中思绪翻涌……
自东府那小子继承世爵,就抢走我宝玉的所有光彩。
这一年我宝玉过得都什么日子,不是宗人府上门闹事,就是三天两头出事,被老爷来回谩骂责打,着实太可怜。
一会儿打得下不了床,一会儿又摔破头血淋淋,还当着各家老亲的面,在荣庆堂口跪瘸了膝盖。
我的宝玉这么懂事乖巧的哥儿,过得也是太苦的,这都怪东府那小子,天生命硬,夺人气运,见谁就克谁……
……
王夫人仔细算算日子,这都多久没人这样夸过我的宝玉,且句句话都说到关窍之处,
这一辈子,王夫人就指望这些话来得意,竟被刘宝正家的一气全说了出来。
她心中不禁惊叹,这妇人不过是甄太太的陪嫁婆子,竟然就有这等见识,这么清楚我宝玉的好处。
怎么贾家就没多几个这等明白人,不然家里也不会闹成这个样子……
……
刘宝正家的看到王夫人脸上惬意的神情,心中不禁有些得意,想着火候也差不多了。
便把手上紧攥着的乌檀小箱,轻放在王夫人身旁案几上,然后打开箱盖,顿时珠光宝气,再次耀人眼目。
王夫人刚进入正堂,便注意到刘宝正家的手中攥着箱子,好像从不离手,没想到竟是个宝箱。
她有些神情讶异,问道:“刘家的,你这是个什么意思?”
刘宝正家的笑道:“我来之前,太太就让我拜会贾太太,上次太太来京,多蒙贾太太款待,这份情谊不敢忘。
原本便有薄礼奉上,如今你家哥儿定亲大喜,那些礼就拿不出手,这小箱里都是甄家一些零碎老物件。
就当送给哥儿的红喜贺礼,还望贾太太不要推辞,不然我回了金陵,太太必说我不懂礼数,丢了甄家脸面。”
王夫人心中吃惊,这甄家好生阔气,第一次上门,随随便便就送一箱珠宝。
她出身世家大族,一贯见过许多世面,也是个识货之人,这一箱东西看着得值四五千两……
……
如果以往,四五千两银子,真不太放王夫人心里,但如今时过境迁,她不再是手握荣国财权的当家太太。
而且王熙凤精明厉害,在极短的时间内,将她留在西府的耳目手脚,斩灭得一干二净。
如今王夫人即想伸手牵扯都不能够……
加上为女儿元春谋求宫中圣宠,托了亲家太太的大人情,结果一万两银子扔下去,连个响声都没听到……
到了今岁年尾,还要给宝玉操持和夏家的亲事。
按着王夫人的心意,宝玉的亲事怎么也要花万两银子,这样才有足够体面,才符合她宝玉的身份。
要是在算上给夏家的大批聘礼,可能还不止这个数目。
但如今王夫人这等情形,手头哪里还有这么多私房银子。
虽然宝玉成亲,因老太太还在堂,荣国府公中必定要拨银子的。
但王夫人也是管家多年之人,比外人更清楚荣国公中的底子。
要按往年来算,荣国公中一年会有近两万两入账。
遇上宝玉成亲大事,即便拨出一万两用度,也算不得什么,大不了用下年填补亏空。
但如今她已不是当家太太,早已没有任何权柄。
且从上年开始,朝廷推行新政,每年多出大笔夏秋田赋,需要按时缴纳。
琮哥儿降等承袭荣国爵之后,西府又少了五百石爵产。
王夫人曾私下盘算过,如今西府公中一年入账,满打满算也不过一万两。
这些银子如今可是大房家私,怎么可能为了二房宝玉的亲事,一股脑儿都给了自己。
即便有老太太的脸面,贾琮和王熙凤勉强支出五千两,再多只怕是不能够了。
王夫人早已私下打过算盘,心中一直为这事头疼,如今自己两家嫁妆铺子,可没太多东西可变卖……
没想到想要打瞌睡,偏有人送来枕头。
王夫人看了小箱里的珠光宝气,心中不禁跳动,有了甄家这箱贺礼,宝玉亲事就能够体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