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七十七章 灭楚(1/2)
如果稍微给秦军造成较大的损失,那投降的机会也没有啊,而且也没有投降的价值啊。
自己这个领军大将投降,并不意味着大军跟着投降。
哪怕是自己投降,可以肯定是所有封君贵族带着自己人回家,树倒猢狲散,然后等秦军到哪里,再立马投降平安落地。
可自己若是身为领军大将,一箭不发投降,那项氏一族的名声就全毁了。
现在项燕是一根筋变成两头堵。
项燕焦急的等候着昌平君的回信,同时也在绞尽脑汁的想办法,怎么才能把这个大将军的位子给甩出去。
然后他就接到了昌平君的回信。
看了昌平君的回信以后,项燕心里踏实多了。
虽然心有不忍,心中不甘,但是想了想朝堂之上,那群冠冕堂皇,死活都要自己做大将军的货色,他就捏紧了拳头。
干了!
无论任何人,心中有着怎样的心思,这决定命运的一天,终于还是到来了。
秦王政二十年,仲夏。
秦王嬴政起兵六十万,并匈奴与东胡各部族联合骑兵二十万,共计八十万大军,对外号称二百万大军。
攻楚!
楚国这边熊犹与各封君贵族咬着牙起兵二十五万,并负刍十万大军,合计三十五万,对外号称百万大军,迎战秦国。
现在楚国还能挤出来三十五万大军,这是真的拼了命了。
这仗还没开始打,楚国就没什么战心了。
只因如今之楚国,多年损城折地,受挫不止,又是内乱不休,早已国力疲敝。这种情况下,各地封君贵族为了拼一拼,可以说是不考虑任何日后发展,竭泽而渔的压榨所有楚人,这才能凑得起这么多大军。
但是这么一来士气也是可想而知,不说是怨声载道吧,那也是怨气冲天。
更可怕的是即便如此,人数依旧是远远比不上秦国。
后勤补给以及军械武备,那更是差的远。
就这种情况,能有战心才奇了怪了。
秦楚大军在平舆一线对峙,根本没有腾挪辗转的空间。
项燕也没想着让秦军入境,那就没法打了。
秦军到了哪儿,楚军这边儿就必然有一支军队跑掉,直接去投降。
再加上还有别的谋划,更是不考虑其他的策略,直接就是正面对上。
梭哈!
也有人提出疑问,兵力占据绝对劣势,怎么可以正面对上呢?只能据坚城险关而守才是上策。
这话都不用项燕反驳,家族封地在第一线的贵族,直接就跳出来破口大骂,最后为了团结,依旧是只能直接对面硬战。
奇怪的是,熊犹和负刍在这个决策过程中,都没有提出反对意见。
王翦在经过一个月的养精蓄锐后,终于直接大军压上,楚国一方眼睁睁看着秦军养精蓄锐,但是依旧不敢主动进攻。
在秦国大举压上的时候,项燕没有考虑用任何战术,直接一窝蜂乱糟糟对了上去,甚至连最基本的阵型都不考虑。
至于负刍,他丢下了一部分人,率领心腹大军直接扭头就跑啦!
而且还把楚军本就乱糟糟的阵型冲击的更加乌七八糟。
大军团作战,最重要的就是不能乱。
军阵一乱,必败无疑。
众多将领和贵族完全不明白,为什么会突然变成这个样子?这完全不符合项燕的能力呀。
就是因为项燕可以将数十万大军,这才推举他做大将军的。
结果看这结果,就是栓条狗在大将军的位子上,全靠大家自由发挥,也不能乱成这样啊。
然后他们就发现找不到项燕了,中军帅旗大纛倒了!!!
负刍也跑了!!!
所有封君贵族,领兵将领,虽然不知道具体发生了什么,但是他们知道。
完啦!!!
只是几个呼吸之间,聪明人在看到项燕的帅旗大纛倒了以后,立刻就带着自己的亲兵,开始向后逃,什么都不管不顾了,向后逃了再说。
此时没有一个人想着力挽狂澜,也没有一个人想着殊死顽抗,这群如同乌合之众一般的贵族,毫不犹豫的开始逃亡。
此时的秦军,如同猛虎入羊群,纯粹是开启了屠杀。乱成一锅粥的楚军根本没有任何反抗能力,只是一味地四散奔逃,自相踩踏之下,死伤无数。
王翦这个好几年没出手的老将,冷眼看着尸横遍野,尸体铺满了几十里,一眼望不上边,但是丝毫没有心软。
依旧是冷静到冷酷的指挥各军缓慢推进,彻底击溃楚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