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加官(2/2)
他走了之后,李维忍不住啐了一口,什么样的儿子,能在父皇病得不知生死的时候还看得下书?
不过想想他是谁的儿子,这也就不足为奇了。
宇文无极生的,自然冷心冷清的,心肝儿都是冷的。
晚上,成城的消息送到了王府,宋瑶竹忍不住笑了声:“我都表现得这么明显了,他还是看不出来。”
谢离危将那纸条扔进香炉里,道:“以他的为人,怕不是要将你当成敌国奸细。”
宋瑶竹抿了抿唇,“估计是的,毕竟我才给他撒了软筋散,后脚刺客就到了。”
“没事。”谢离危摸了摸她的头发,“随便他怎么想,成城能当上这个禁军统领也是意料之外的事情,我们先静观其变。”
他们原计划是让千面玉郎进宫,装成病重的皇上。
但眼下,卢英红和五皇子都紧盯着皇上,他们哪怕有机会,但也太冒险了。
而且,那些人比他们更加不想让皇上的病好起来。
几场大雪一下,京中的冷冽气息更浓,炭火也紧俏起来。哪怕有很多的商户屯炭,但因为这样冷的天气,炭火的价格也是居高不下。
不仅京中,云州这个几年不曾下过雪的地方,今年也飘起了鹅毛大雪,冷得很多回云州城的百姓很不适应。
他们这些百姓可没有看过几句先生的文章,自然不知道要提前准备过冬的衣裳。
虽然当地的官府有准备好棉衣和炭火,但哪里能供应上整个州城的百姓呢?
比云州城百姓先回到云州的,是彭家商铺的员工们。在遭难后,他们是最后一批撤退,也是最先一批回到城内的。不过他们没有任何的怨言,毕竟主家十分的大方。
彭家卖着云州城内最便宜的炭火,但每日都是限量供应。其很多店铺都设置了义堂,每日燃着炭火,供流民乞丐取暖。很多流民乞丐就将此当成了自己的住处,靠着每日的一碗粥过活。
然而这些措施只是杯水车薪,还要看朝廷怎么做。
朝廷自然也是很努力的在赈灾,漳州兖州早早就备下了米粮和过冬的衣裳,只是他们才度过旱灾,现在又要经历雪灾,多少有点支撑不住。
而徐州的知州,虽然早就备下了这些东西,但雍王却让他将这些东西用在州兵身上,凡是愿意参军的人,才给他们提供棉衣和粮食。
这让知州吓得浑身颤抖,每个州的守城兵马都是有定数的,怎么能不经朝廷的同意,就私自扩充兵马呢!这行为就是在谋逆啊!
但徐州是雍王的地盘,他若是不从,全家老小的小命不保,只能如此干。
很快,连下五日雪后,徐州很多地方出现了大雪压倒屋棚的事情,知州和各地的知府带着人到处救人。
雍王却下令,不允许他动用粮仓里的粮食,那些粮食他后面有大用处。
知州不可置信,这个王爷才来徐州的时候,礼贤下士,爱民如子。不过数月,怎么会变成了这样呢?
他当然知道雍王不让他动粮仓是因为什么,他想用这些粮食做粮草,带着徐州的州兵打上上京城!
他简直是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