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追击东北悍匪(九十八)(1/2)
周年山副局长看着面前这些黑龙江警界的精英们,神情诚恳地说道:“大家一定要坚持住,案犯已经在现场留下了指纹,对他的形貌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只要大家齐心协力,肯定能将他绳之以法。我相信,下次再来哈尔滨,就能和诸位一起畅饮庆功酒!”
他的声音坚定而有力,目光中充满了对大家的信任与期望,仿佛在给众人注入一剂强心针。白景富等人听后,纷纷连声称是,眼神中透露出坚定的决心,仿佛在向世界宣告,他们绝不放弃。
周年山转身,迈着略显沉重的步伐走进了登机口。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一转身,竟成了永远的诀别。他再也没有机会看到案件破获的那一天,两年后的1990年,他就因病医治无效,永远地离开了人世。
临去世之前,他的心中仍然念念不忘那桩“呼兰—巴彦系列残杀公安政法干警案”,这份执着与牵挂,令人动容。公安部专家离开之后,并不意味着来自公安部的压力就此减轻。
公安部副部长俞雷仍然会时不时地打电话过来询问破案情况。每次电话铃声响起,白景富都能感受到那如泰山压顶般的巨大压力。而这种沉重的压力,又会立刻如接力棒一般,转移到一线的刘也、张福田和董超身上。
他们的心中,仿佛压着一块巨石,沉甸甸的,却又不得不咬牙坚持。
自从周年山认为凶手下一个目标很可能是狱警后,呼兰县公安局便在狱警家附近展开了长时间的蹲守工作。蹲守是一件极其艰苦的工作,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蹲守,更是难上加难。
寒风如刀,割在脸上生疼,长时间一动不动地待在一个地方,干警们的手脚渐渐失去了知觉,仿佛被冻成了冰块。想要起身活动一下筋骨,又生怕一个不小心惊动了罪犯,只能强忍着身体的不适,继续坚守。
而且在整个过程中,干警们必须时刻保持高度警惕,细心观察周围的一切,不能放过任何一点风吹草动。哪怕是一片树叶的飘落,一声虫鸣,都能让他们的心提到嗓子眼。
一般情况下的蹲守,可能只需要几个小时或者几天就能结束。然而像这次,持续足足将近两个月的长时间蹲守,则是极为罕见的。
在如此漫长的蹲守过程中,干警们逐渐变得疲惫不堪,身体的劳累加上精神的高度紧绷,让大家渐渐心生怨言,甚至开始对当初专案组做出的判断产生了怀疑。他们在心里不禁问自己:这样的蹲守真的有意义吗?
凶手真的会出现在这里吗?张福田如同一座巍峨的山峰,顽强地顶住了各方压力。他深知,此刻一旦放弃,之前所有的努力都将付诸东流。他不断地鼓励着大家,用坚定的话语和温暖的笑容,给大家加油打气。
就这样,一直坚持到了六月底。然而,凶手却始终如同人间蒸发一般,没有再次作案。长时间的等待与一无所获,终于让张福田失去了信心,无奈之下,他只能将蹲守的人员全部撤了回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