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 告别之战(1/2)
半年后,卫青鸾率领华夏军攻入东京城。
说攻入其实并不准确,因为此时的东京城几乎已经成了一座死城,整个关东平原都因为那场瘟疫而变得了无生机。
山口组组长前田春吉带着一些心腹手下于三个月前试图坐船逃离东京。
可是他们的船刚刚驶出东京湾,就被在外海巡弋的华夏军蒸汽炮舰击沉,前田和他的手下全部葬身海底。
卫青鸾进城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把靖国神厕拆成一堆瓦砾,细致到每一块砖石都要砸裂。
随后他在神厕的废墟上挖出一个几米深的大坑,把里面供奉的牌位全都扔进去后,把那个大坑当成了华夏军的公厕。
那段时间,华夏军官兵上厕所的频率明显增加,有事没事都要去蹲一会儿。
对于东京和京都这两座城市,夏至原本是打算一把火烧掉的,可经过他反复思量后,决定把这两座城市保留下来。
东京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日国江户时代,京都更是一座有着千年历史的古城,这两座城市不仅是大和民族历史的象征,还拥有数不尽的历史文化遗迹。
保留这两座城市,可以让后世的人都知道这个世界上曾经存在过一个叫大和民族的种族,而这个种族之所以会消失,就是因为他们得罪了华夏民族。
这场瘟疫几乎让大和民族濒临灭绝,如今除了最南边的九州岛上还有日国人之外,本州、四国和北海道三座岛已经基本见不到活着的日国人。
九州岛上,高丽人和日国人的生存之战也逐渐平息下来。
车正赫几乎算得上是高丽民族为数不多的名将,除了在岭东输给过青阳防卫军一次以外,他这一生再无其它败绩。
在车正赫的指挥下,高丽国民军仅凭借几万兵力硬是挺住了九州岛上二三十万日国武装的轮番猛攻,死死守住高丽人最后一块栖息地。
当初崔英镇临时起意运到岛上的几十万高丽难民也帮了他们大忙。
这些人刚一登陆九州岛就疯了一样和日国人争抢土地和食物,给还没站稳脚跟的高丽民国争取到一个难得的喘息之机。
经过半年多的厮杀,这些高丽难民也已经死伤殆尽,幸存下来的都被崔英镇接收。
如今岛上的日国人口已经缩减到不足百万,高丽人更是只剩下二十万左右,双方一南一北占据九州岛两端,默默恢复人口积聚实力。
就在这时,一个噩耗忽然传来,华夏军开始登陆九州岛。
这段时间以来,岛上的高丽人和日国人其实都知道华夏军正在本州岛征战,不过他们对此毫无办法。
崔英镇甚至已经开始绝望,他再一次后悔当初为什么要叛出华夏,不过事到如今,再怎么后悔都于事无补,他也只能硬起头皮想办法。
可是又能有什么办法呢?
打又打不过,跑也无处跑,难不成真要束手就擒?
在华夏军面前,高丽人已经很难鼓起勇气迎战,哪怕统领他们的是常胜将军车正赫。
从岭东,到奉省,再到高丽,最后背井离乡逃到九州岛,还是没能逃脱华夏军的追杀,这让所有高丽人都觉得无比压抑。
这里已经是他们最后一块栖息地,如果再被打败,等待他们的只有灭亡一途。
高丽人直到现在也只能制造木制风帆船,这种船横渡海峡还可以,可是要用这种船出海远洋,那无疑是在寻死。
日国人面临的情况和高丽人一样,他们知道,如今本州三岛上的日国人已经完了,他们是最后一群活下来的日国人,如果他们也被消灭,那大和民族基本就可以宣告灭族。
在这种巨大的生存压力之下,日国人和高丽人迅速从死敌变成盟友,联合起来企图对抗华夏军。
华夏军登岛半个月后,双方在熊本平原爆发了一场被日国人和高丽人称为决死之战的战役。
这场战役最终以华夏军获胜而宣告结束,尽管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可华夏军还是几乎全歼了日高联军。
车正赫这次不再逃跑,他选择了战死沙场,也算是在华夏人记录的历史中留下了自己的名字。
崔英镇想要抛下族人逃往华夏内地,换个身份苟活下去,却被自己的亲弟弟崔相宇出卖,最终被军情团生擒。
按照夏至的指示,他会被带到岭东老城区斩首,告慰在那场种族大屠杀中死去的华夏族人。
在华夏军的记载中,这场战役被称为告别之战。
这一战过后,华夏就要和两个相处了几千年的邻居告别,之前的恩怨情仇全部一笔勾销。
自此后,怀念,不相见。
------
初冬时节,夏至和姜摇返回龙省,在将军渡举行了婚礼。
尽管夏至一再想要低调,可他大婚的消息还是闹得举国震动,华夏日报连篇累牍地报道了好几天,两人的婚纱照占据了一整个版面,连婚宴上的菜品都被一一列举出来。
年后,姜摇怀孕留在将军渡,夏至独自返回燕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