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武英殿 > 第48章 天使归华访团爆棚 铁灾肆虐三卫谋明(1)

第48章 天使归华访团爆棚 铁灾肆虐三卫谋明(1)(1/1)

目录
好书推荐: 我居然有一万枚比特币 祁同伟:学生时代开始签到关系 野玫瑰欲又撩,太子爷失控诱捕 精灵闪光开局选什么好 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 山涧影竹的新书 知道走了宝,不知我是感应异能王 灵镯仙缘 崩坏原神铁道:开局曝光三大主角 威凤赋之李世民

“奴才郑和、王景弘参见皇上,愿吾皇万岁、万万岁!”工夫不大,一高一矮两个人齐齐跪在永乐面前,然后是声如洪钟、余音袅袅的拜见,回荡在殿宇中的浩大之气很快就将方才残存的悲戚之气驱散了,接下来是一派帆樯林立、波澜壮阔的壮观。

身高近丈、膀阔腰圆的郑和,是永乐非常得意的天朝大使,他往前一站,就把中等身材的王景弘比小了不少,使本不渺小的王景弘人为的就渺小了很多,永乐要的就是这种效果。不过,不是冲着王景弘,而是冲着郑和出使的西洋番国。郑和无与伦比的洪亮声音,无与伦比的高高大大的身板,出奇的智谋和见了一般的番王、番臣的“一览众山小”的感觉,不正是天朝大国的感觉吗?不正是他大明皇帝的感觉吗!望着小山一样身板的郑和,永乐心里欢喜着,方才低沉的阴霾早一扫而光了,招呼二人平身后,言道:“几十艘巨船,远洋千里万里,万顷波涛,异域风情,朕很羡慕啊,把你的新奇见闻讲一讲,也让朕君臣分享。”

“有了前两次风涛海阻的经历,本次奉旨远航,奴才首先想到的,就是货物贮藏和转运的方便。”郑和圆润的声音和他高大的形象,绘声绘色地描述,仿佛使在场的每一个人都融入了他的充满激情的航行中。

“征得当地国王同意,在枢纽的满剌加近海荒滩上,辟出一域,开凿水井,立栅建起了贮存宝物的巨仓,既算是仓房,又算是我远洋中一个歇脚的驿站。建成之后继续西行,经锡兰山到柯枝。很多土人没有见过这样大的船队,也没有见过这样精美的瓷器、铁器和丝绸,还以为是他们日夜祷告的神灵下凡了呢!”

殿内一阵轻轻的笑声。“奴才之所至,宣读圣旨,言陛下结好番邦之深意,土民那个高兴劲啊就甭提了,真真的把吾等奉为天使,倾其所有招待,并与我易物。皇上知道,锡兰山是个有名的宝石之邦。土人言,随便在什么地方,都能挖出宝石来。

有蛇能吞象,闻所未闻!几次航行都到锡兰山,偏偏这国王亚列苦奈儿贪婪成性,满国满山的宝石尚不能足其所欲,竟瞄上我大明的宝船了。我们西行的那一瞬,亚列苦奈儿驻足海岸上整整一个时辰,在他心中,邀夺宝船的阴谋就已成形了。宝船回航至锡兰山时,他这一次的顶礼膜拜,比来时还虔诚,竟率众臣民到岸边将我等迎入国都,你若不至,就是欠了他天大的人情似的。看着他强装欢颜的脸,奴才感到不自在,果然就有人密报了他的阴谋。

亚列苦奈儿暗中发兵五万人当晚就要袭夺宝船。奴才随皇上多年,攻埋战取,多大的阵势没见过?将计就计与他周旋,密令两千官军抄近路直捣空虚的锡兰国都,生擒亚列苦奈儿。又令王景弘、费信分兵两路,一路护住宝船,一路伏在通往国都的路上,待番兵得信回救时,被我伏兵击败,大获全胜。贪心的亚列苦奈儿和他的妻子宗族都给皇上带回了,就在宫外,请陛下定夺。”

永乐叫声“好!”夸赞郑和不仅是天朝大国的使者,还是一个智勇双全的大帅,几位大臣也随声附和,连同王景弘也夸赞一番,只有夏原吉默默点头,没有作声。

皇上算的是扬威海外、探珍寻奇的政治账;身为户部尚书的夏原吉算的还是财务账:一趟西洋六十多艘巨船、两万多水手、船员、官军,耗费宝钞约在近千万锭,折合白银也有几百万两。宝船除装载赏赐用的礼品外,主要是铜钱、丝绸、瓷器、铁器、茶叶、漆器等实顶实的东西,而换回是珠宝、香料、药材、珍奇异兽等,大都是奢侈的东西,胡椒、苏木虽价值不菲,但朝廷能去市上出售吗?长此以往,有朝一日怕是连官员的俸禄都要发胡椒了,可皇上正在兴头上,一时也想不出个劝谏的好办法。

正思忖着,又听王景弘说:“西洋番国无限仰慕中国,纷纷遣使随船来访,但他们的使团人员太多,应了这国就不好应下一个,这一次是满剌加国王率领的五百四十人的庞大使团,分了几个船才勉强装下。此外,苏禄、渤泥、麻剌朗的国王也都要率使团前来,我们只好往下次排了。”

“不能多带一个使团吗?”永乐饶有兴致。“皇上,我们的宝船全部载满了货物,一个使团的安置也是硬挤出的地方啊!”郑和补充道。见皇上无比兴奋,转了半天心眼的礼部尚书吕震终于有话可说了,他谄媚的一笑,拱拱手,到了展示他超凡记忆的时候了:“真该恭喜皇上了!臣计议了一下,自永乐三年郑和岀使西洋,已先后到达占城、爪哇、真腊、旧港、暹罗、古里、满剌加、渤泥、苏门答剌、阿鲁、柯枝、大葛兰、小葛兰、琐里、加异勒、阿拨把丹、南巫里、甘把里、锡兰山等近二十国,皇上声威、大明声威远播海外,番邦小国莫不以来我大明为荣,仅每年的朝贡者就比以前多了一倍呢!”

这是他的分内之事,永乐斜睨了他一眼,也笑着点点头。六部尚书中,单单吕震是个十足的不学无术之辈,为人猥琐、阴险,心胸狭窄,睚眦必报,每每讨好都讨不到点上,今日,深思熟虑了好半天,奉承的话才没有被皇上驳回。洪武十九年,陕西临潼的诸生吕震以记忆超凡、课业优异由乡举得入太学,又有幸以太学生的身份到两浙稽查贡赋,还奏称旨,而后迁山东按察司、户部主事、北平按察司佥事。在北平的这一段,和燕王打得火热,燕王起兵后就留在北平辅佐世子朱高炽。燕王即位,他做了一任真定知府,永乐三年回京坐到了刑部尚书的宝座上。但他实在是疏于才华,一年刑部堂官下来,所积诉案千余件。永乐看他实在不是这块料,就把他调到了比较悠闲的礼部任尚书。殊不知,礼部更是个大家关注的部门,升殿上堂,节日礼祀,接待来使,科举考试,举手投足间都是礼部的事,他却常常因为说错了礼节被言官们弹劾,弄得永乐恨不能一巴掌把他打下堂去。

吕震也不是没有长处,他的最大的优点就是记忆力好。方才就是,堂上说起的那么一堆难记的番国名字,别人拿着笏板,都有可能念错的字,可他不管有多少,也不管多绕嘴,张口就来,既不用朝板,也不要纸条,更不用别人补充,还没有一点纰漏。

永乐八年北征,皇上在汉代名将李陵碑前驻足良久。李陵是出击匈奴的名将,不得已,投降匈奴。如果汉武帝不是在盛怒之下斩其全家,李陵降敌的真伪也就好辨了。那么,倘若他永乐的将领也这么做了,他会怎么处置?回来之后,永乐想起那段有趣的碑文,后悔当时未能将碑文录下。而吕震却在众目睽睽之下当场将碑文背诵下来,由沈度书成,在场的人无不称奇。永乐动了个歪心眼,悄悄遣人北去抄录了一份,拿回一对比,竟一字不差。他既为吕震过目成诵的本事而高兴,又为他只强记、不博学的状态而气愤,恨他有才不用在正道上,每每在关键时候出笑话。偶尔,他也发一发天地之感慨,这难道就是孟尝君所谓鸡鸣狗盗之辈,那么好的心思也只能作些雕虫小技之用。

吕震的长相也颇有些怪异,长身少须,面容黄白,深陷的眼窝中一双大眼却活灵活现,因人而异地闪烁出或冷或热的光亮。乍看上去,颇让人觉得有些书卷气太浓的迂腐,殊不知他清癯迂腐的外形下掩藏着深不可测的城府,这城府使他在任何时候都能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一辈子不务正业,错谬百出,却做了几十年的礼部堂官。

目录
新书推荐: 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 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 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 抄家流放,开局送我四个美娇妻 红楼:大明圣皇,坐拥十二钗 每日签到领军队,父皇跪求别造反 穿越民国纨绔少爷的温柔乡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