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穿越小说 > 武英殿 > 第58章 山陵告竣皇上论功 东苑射柳太孙折桂(2)

第58章 山陵告竣皇上论功 东苑射柳太孙折桂(2)(1/2)

目录
好书推荐: 我居然有一万枚比特币 祁同伟:学生时代开始签到关系 野玫瑰欲又撩,太子爷失控诱捕 精灵闪光开局选什么好 朕忙着一统,没心思做舔狗 山涧影竹的新书 知道走了宝,不知我是感应异能王 灵镯仙缘 崩坏原神铁道:开局曝光三大主角 威凤赋之李世民

“皇上也不要过于自责,”杨荣劝解道,“三殿下年少,皇上南渡后,他一直留守北京,眼见着燕山脚下百姓复业,商贾日众,赵王之功还是大于过的,陛下也要看到其长。”

永乐深深地叹了一口气,作沉思状。杨荣所言是实,但这些功绩应归之为朝廷对北京的宽松之政,归之为北京所辖府州县官员和百姓的努力,归到赵王头上未免有些牵强。但他知道,杨荣的话不过是劝解之辞,听过且过,不必认真,便顺着自己的思路道:“此儿生于王室,耽于富贵,不知稼穑之难。留守北京这几年,所受禄米高于其他亲王一倍,有二万石之多,仍不济所需,还要圈地敛租,大建王庄,胡作滥为之状,穷奢极欲之行,岂可为继?前次虽受责罚,还是没有触动,朕此次要予以惩戒,让他感到更大地疼痛,几位以为如何?”

众人面面相觑,一时低头不语。皇上父子四人的关系太过微妙。高炽贵为太子,却如履薄冰,皇上百般挑剔,两个弟弟煽风点火,唯恐天下不乱,使他天天胆战心惊,如临深渊;高煦、高燧虽为亲王,却肆意妄为,无所顾忌。两人沆瀣一气,一南一北在两京不知干了多少不法之事。大家随皇上来北京,知其刚有私结老的罕之事,此次又早风闻了赵王圈地之事。可事涉皇亲,岂敢妄言?前有解缙、耿通之祸,谁愿再担个“离间皇家骨肉”的罪名?周新死了,只有陈谔还是条硬汉子,敢说几句事关皇亲的真话,连应天府尹顾佐都不似从前那般敢言了。众人心里嘀咕,谁也不愿言语。

“事涉皇家,也是国事,万马皆喑,却是何意?”永乐有些尴尬,想是大家对高燧不满,不愿说话,遂半是真话半是自嘲,“朕做主也是你等的主意,所设王庄由户部全部收回,有主田土返回旧主,无主的归入各县官田,由原吉去办。另,今岁只支给赵王禄米三百石,宝钞千锭。由行在户部掌控,还是原吉去做。来年是否如此看赵王所为再做道理。”

还是一阵沉寂,连受命的夏原吉都没有表态,看来,大家都不看好皇上的惩戒。也难怪,二万石都不足,一下减为三百石,天壤之别的差距,赵王的难堪可以想象。此举一出,善使阴招的赵王不变本加厉才怪呢!

“皇爷爷——”就在殿上一片尴尬之际,一声稚气未脱的亲切呼唤,打破了君臣间长时间无语的别扭。十五岁的皇太孙朱瞻基精神抖擞地跑进来向皇帝行礼。

“起来,起来说话。”见了太孙,永乐满心地欢喜,刚才的一页马上翻篇了。朱瞻基站到皇帝身旁,红扑扑的小脸似三月桃花,几位大臣拱手躬身向他施礼。见太孙满面春风,永乐猜着他的功课又得了老师的夸奖,很是宽慰。这个聪明的嫡长孙,是他天伦之乐中的最大慰藉。

三个儿子没一个完全称心的,儿子的儿子们也就朱瞻基文武之才的禀赋兼备。坐下读书,一个时辰不挪窝而毫无倦意,朗朗之声殿宇间余音袅袅;闻鸡起舞,一招一式十分到位,小半个时辰大汗淋漓而不言累。永乐怎么看怎么满意,心血来潮时,恨不得直接宣布万岁之后传位皇太孙。当然,这只能是想,根本做不得,皇太子还健在呢,所以,只有用平日的亲昵来显示自己的情有所钟。

朱瞻基告诉皇上,他以前在街上见了义无反顾的促织的勇猛,想买回来养在宫里,对自己对属下都是个激励,永乐毫不犹豫地答应了。朱瞻基还说,宫女小孙温柔委婉,细致周到,善解人意,很想带在身边,永乐也爽快地点头了。皇孙是皇帝的心头肉,每日的文武功课外,容不得他受半点委屈。

永乐用手揽住太孙问:“今日做了什么功课,师傅这么早就放你出来了?”朱瞻基灵巧地侧身一躬,扑闪着一对大眼睛,小大人似的拱手道:“仪师傅先讲了一个时辰的《论语·道千乘之国》,继而,孙儿又习了一个时辰的武,还布置了另外一件事。”“千乘之国,”这倒是一个君臣求治恒久的话题,众人听了也有所裨益,“那就给朕和大臣们说说你的感受。”“遵旨。”朱瞻基往后退了退,像学生给老师背书一样,侃侃而谈,圆润、饱满而好听的童音又一次充满殿堂。“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仪师傅讲时,举了很多例子,说得很透。孙儿的理解是,孔子十分重视民力,在很多地方都说起民之艰难,百姓生存不易,说苛政猛于虎。故人君在治理国家时,既要谨慎行事,敬天法祖,又要令出如山,取信于民,让人民实在感受到国家的诚实信义。要崇尚节俭之风,就像皇爷爷总命人浆洗缝补一件件旧衣一样,对国家的财物也要节约使用,不奢靡,不摆阔绰,以爱护体恤人民。国家有大的工程需要百姓服役当差,要选择农闲之时,不在农忙之季,选错了时节,即是扰民,百姓不能适时耕种,也不利于国家长治久安。”

一把白胡子的仪智跟着朱瞻基后面进殿、行礼,一直忐忑不安。自己在教授时比较注意分寸,谨言慎行,说出的每一句话都能适合皇家的口味,太孙学说给皇上也无妨。今日听皇太孙越说越开,且皇上正在进行皇陵建设,生怕犯了大忌,他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却又无法提醒。

“哈哈哈——”一阵爽快的笑声飞过殿堂,朱瞻基说完,便是永乐连不迭声的夸赞,“讲得好,讲得好。皇太孙已深谙治国之要领,这要感谢仪侍郎。当初,朕命吏部推举老成持重之人侍奉太孙,蹇义第一个就推选了仪智,朕当时的感觉是,此人虽老,却识大体,能直言。前年元旦日食,礼部尚书吕震请贺,一个日食有什么可贺?众人都沉默不语,唯此老与杨士奇力言不可,今日一看,果是不错。”

听皇上说起自己,仪智老大的不自在,加上方才的紧张,衣服都快湿透了,忙上前叩头:“皇上过奖了,老臣尽职而已。皇太孙天章日表,玉质聪明。‘道千乘之国’一节,臣概略一说,他即心领要义,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实宗社之福啊!”

永乐频频点头,对仪智、又是对同是太孙辅臣的杨荣、金幼孜等说道:“宏材之建必由匠石之功,圭瓒之成必假琢磨之力。卿等宜同心协力,竭尽辅导之事。凡创业守成之难,生民稼穑之艰,朝夕讲论以涵养本源,恢弘智量,充其大盛之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目录
新书推荐: 我,朱允熥带大明走向日不落,老朱直呼赢麻 给异世界一点钢铁洪流的震撼! 当司马懿穿越北宋,误上梁山之后 乱世谋权,皇嫡孙他杀疯了! 穿书太子被猜忌陷害,我当场发癫 抄家流放,开局送我四个美娇妻 红楼:大明圣皇,坐拥十二钗 每日签到领军队,父皇跪求别造反 穿越民国纨绔少爷的温柔乡 这吕布,绝对有问题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