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绿绒草甸瓦剌北徙 血色黄昏火器发威(4)(1/1)
“那么大的威力不会伤到自己人吗?”转回到柳升的营地,祖孙二人还在饶有兴致地探讨神机营的事,柳升出帐相迎。
“当然不会。”永乐道,“其中奥秘,安远侯最清楚,一会儿你给皇太孙说说。”“遵旨!”柳升施礼,引领皇帝到神机营中巡视,炮筒炮架已整齐码放一旁,将士们正在用膳,黄俨一声“皇上驾到!”的喊声,大家忙放下碗筷齐齐跪下,永乐摆摆手,黄俨说了句“平身——”将士们席地坐好,等皇上训话。
永乐扫视远方,慷慨道:“火器营,是我大明官军的精锐营;火器营将士,是我大明官军最忠诚的将士!有了你们,我大明将无往而不胜。将士们辛苦了!”
“皇上万岁、万万岁!”的欢呼声、祝贺声一遍遍响彻山谷。柳升顿感血脉贲张,激情上涌,浑身充满力量,一天征战的劳乏早随晚间冰凉的山风散去了。
柳升陪皇上、皇太孙又往里面走了走,帐篷、战马、巡营、卫兵等各处井井有条,永乐心下赞许,思绪就飞到了周亚夫的细柳营。汉文帝所重之股肱之臣,偏偏景帝时百般刁难,死于非命。由此,他更觉让皇太孙随征和文臣武将熟识亲近的必要。柳升的心思则放在了神机营的介绍上,能为今天和未来大明的皇帝说一说敢于夸示天下的火器,他感到荣幸。
明初使用的火器主要是神机枪和神机炮。枪、炮的主管都是用生、熟赤铜和建铁相间冶炼而成,质地坚硬而刚中带柔。战场上,最麻烦的工序是装填黑火药,既费时又费力,需一点点夯实,做上引捻,最后封好。因耗时较长,一般一次战斗只能使用一次,打完了就得撤下来。神机枪的枪管细,装药少,发射也简单,用桩、用架、用托固定,点火后就能打出去,运送起来也简便,用骡用马驮负就可以了,但威力小。神机炮因火药多而威力大,发射时,只能固定在结实的车上,相比起来就有些笨拙。此次,两种利器都让马哈木尝了,既有很大的杀伤力,也很有震慑作用。两厢比较,神机炮利于守,神机枪利于战,随宜而用,都是战阵要器。此前,朝廷已将神机枪、炮安置在了开平、怀来、宣府、万全、兴和诸卫驻守的山顶上,搭配使用,每处五架。
最先进的火器永乐能欣然接受,接受了,拥有了,就未免保守。他担心,他的敌人也拥有了利器,大明的优势就没了。所以,所有的火器都是在秘密状态下铸造,在秘密状态下操练。“秘密”,也就决定了这种最新式武器的命运,保守,封闭,没有竞争,没有发展,所以,直到明末,大明的火器也没有太大的改进。
走出柳升的大营,祖孙俩还有说不完的话,似乎一战之隔已是三秋之远。张杌、腾定等数十人十几步外呈半圆形寸步不离。看到战马在一旁欢喜地打着喷鼻吃鲜草,朱瞻基惋惜地说:“太可惜,皇爷爷刚刚赐给孙儿的宝马未及一月就战死了,要不,它这时也会香香地吃草了。”
“孙儿之武勇朕知晓了,”永乐深情地抚慰着他的肩头,满足,自豪,幸福,期望溢满心胸,“一匹战马不算什么,去了,还会有。孙儿若有丁点闪失,朕对不住列祖列宗啊!要记住,朕带你到漠北是来体会将士征战不易的,不是要你真刀真枪去和瓦剌拼杀的,知体恤将士,知征伐之艰辛就足够了。”
“孙儿遵旨!”两人说着话已回到大帐。永乐于战阵之上对皇太孙的训练真可谓尽心尽力了。“皇爷爷,敌我虽死伤相当,但于马哈木来说,就是灭顶之灾的重创了。他能上阵的就这三万多人,逃走的都是太平和把秃孛罗的人马,死伤的两万人中马哈木本部的人最多。答里巴也死了,马哈木既没了实力也没了挟天子以令诸侯的天子,以后,他这个盟主的位子就难做了。说不定,阿鲁台还会趁火打劫,得机捞一把,瓦剌从此一蹶不振,我大明尽可高枕无忧了。”
“你的剖白还不全面,”永乐爱怜地看了皇太孙一眼道,“你年纪尚幼,还不大懂草原规则和国家大事。马哈木和阿鲁台全都野心勃勃,谁的心思都不仅仅在草原上。朕即位之初,撒马尔罕的帖木儿就想做第二个成吉思汗,率八十万大军欲灭我大明,真要打起来,那一定是一场旷日持久的大血战啊!可惜他只是做了个梦;马哈木和阿鲁台也想做成吉思汗,二人谁得势统一蒙古草原,都会疯狂举兵南下,攻我大明,双方的大战在所难免,生灵涂炭也不会是一年半载。只是,他们自己旗鼓相当,谁也不能彻底扫平对方,上天不给他机会,朕也没给他们机会。朕之北征的胜利,就是朕留给后世子孙的家业,守成之业上的一片安静之土!”
“孙儿也代父亲谢皇爷爷了。”朱瞻基说着,给永乐行了一个大礼。
永乐叫他起来,“这也是中国人祖祖辈辈的想法。不惟皇家如此,小民百姓谁不希望攒些家业给子孙,谁不希望子孙的日子好过些?国家与小家比,思路一样,方式不同。”朱瞻基点头,认真思索着,自浩海被杀,马哈木重整旗鼓,瓦剌十几年休养生息的家底一天几乎就打光了。依着草原的规则,失败的马哈木一准危机四伏,趁火打劫的部族比比皆是,他想找一块安稳的立足地都不易了;若阿鲁台再乘虚而入,说不定,马哈木就完了,或许就是个本雅失里的下场。北征的目的已达,眼见着将士劳乏,倒不如就此劝皇上班师。
“皇爷爷,马哈木远遁,已是去日无多,天弃此虏,料他也成不了事了,此时班师倒是时候。”
将士们死伤不少,尤其是大将郑亨重伤,太医院使韩公茂也不敢打保票,永乐心痛。皇孙提出,觉得有理,又把胡广、杨荣、金幼孜找来商议,几个人也都附和皇太孙的见解。于是,永乐让胡广起草诏书,以北征大捷班师,诏告天下。